自序
《春樹芳洲》一書, 敝帚自珍,輯錄了30年來我對藝術的思考、見解和評論文字。真正的藝術家,能夠在世俗的風雨中,靜靜守望著藝術的天空,關注日月星辰的起落,追逐美的光芒,並經常擦洗心靈的鏡子。科學和藝術,是人類文明的兩翼。科學的發展,需要發明創造;藝術的發展,需要根脈延伸與傳承,也需要審美提升與藝術創新、藝術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藝之成猶如樹之長,任何藝術家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的悉心嗬護和培養,所以,師恩難忘。
我撰寫藝術理論文章,始於1983年的畢業論文——《形式美和意境美的探索》,由著名美學家洪毅然先生指導。不到二萬字的文章,洪先生反複審閱,看得十分仔細,對我的觀點和文字加了很多批注和修改意見,從開題到結束,受益匪淺。至今難忘洪先生對我說的一句話:“你有較好的理論基礎,希望以後在繪畫之餘堅持寫作理論文章,這將有助於你藝術實踐的提升。” 洪先生嚴謹的治學精神,謙遜的品格對我影響深遠。
春天,大地複蘇,萬木開花、抽枝散葉,生機勃發,組成花的海洋。藝術作品亦如百花齊放,藝林競豔。而美術教育家,興辦教育,播下一粒種子,萌生出無邊的果林,造福桑梓,桃李滿天下,更是芳菲洲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