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將門虎子
“動了,動了,將軍大人眼睛剛才動了!”一陣嘈雜的聲音,在耳邊模模糊糊地傳來,又仿佛來自極其遙遠的地方。蔣師仁迷迷糊糊地感覺到有人在自己身邊奔走、呼喊。可是這些聲音聽起來卻是那麼不真切,同時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怪異。
“將軍大人?這將軍大人是誰呀?”蔣師仁迷迷糊糊地想,“我,我又是誰?”意識如同跌入黑暗的湖底,蔣師仁又沉沉地睡去。就在這沉沉的睡眠之中,腦海中的記憶畫麵卻如同快進的電影一樣,迅速而雜亂地快速翻閱。
大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蔣師仁出生在關中一個將門世家。
蔣師仁的父親蔣勇貴,在高祖李淵建立大唐後,跟隨將軍李靖南征北戰,十多年征戰下來,成為李靖的心腹愛將。
武德九年六月,蔣勇貴奉命參加了玄武門事變,在玄武門事變中,蔣勇貴頗為英勇,殺敵十多名,自己也受傷頗重,丟了一隻左手。後來登基稱帝的太宗李世民對玄武門事變有功之士論功行賞,蔣勇貴因功授勳從六品振威校尉。因受傷頗重,蔣勇貴就離開軍伍,回到關中老家調養身體。
蔣勇貴因隻剩右手,也不想再在軍中給同袍和李靖將軍添亂,就向李靖將軍請辭。李靖安排蔣勇貴回老家渭南做了個團練校尉。團練兵並不是大唐正規的府兵,而是作為府兵的預備兵,團練兵一般是選丁戶殷實,身材強壯者充之,官府給予口糧、醬菜,免其徵賦。
蔣勇貴平時農閑時候,就是負責操練這些團練兵。這對打了一輩子仗、也沒有其他謀生技能的蔣勇貴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安排。
蔣勇貴之前連生兩個女兒,在四十三歲這年,終於老來得子,妻子胡氏生下一子,蔣勇貴大喜,特意準備了一大車禮物到大將軍李靖府上報喜,並請大將軍李靖為自己孩子取名。李靖說道:當仁不讓於師,我大唐現終結隋末亂世,國泰民安,當以禮治國,仁義為先。就給這孩子取名師仁罷。得到李靖為兒子賜名,蔣勇貴大喜,連連叩首而回。
蔣勇貴自己不善經營,所幸妻子胡氏倒是頗善理財。在妻子胡氏多年苦心經營下,上麵又有衛國公李靖暗中照拂,蔣家也賺下了一些家業,雖然不算富裕,可也有良田百畝,一家人吃穿還是不愁。
到蔣師仁出生時候,大唐已經立國八年,關中地區人口逐漸恢複,大唐國力也日漸強盛。新生的大唐雖然仍然麵對群雄割據及東、西突厥的威脅,但是就像初生的太陽一樣,光芒萬丈、無法阻擋!
蔣師仁自幼不喜讀書,卻偏愛武藝。他從小就跟著父親在團練兵軍營內習武,在家裏也是舞刀弄槍。蔣勇貴頗喜這個兒子,把自己家傳的馬槊技法一股腦地傳給蔣師仁,同時還把自己在軍旅中所學的騎射戰法、行軍作戰的本領全部教給了兒子。
蔣勇貴為了讓兒子能學到更強的武藝,也費勁心思給蔣師仁找了江湖上頗有名氣的一些武術師傅來教兒子習武。
不過這些江湖師傅一般也是會的江湖技擊之法,家裏找來的那些教蔣師仁習武的江湖師傅,一般隻會徒手搏擊或者使用刀劍等短兵器。自幼就頗有勇力的蔣師仁,在這些江湖師傅的教導下,也練就了一身強橫的近身搏擊之術。
隨著蔣師仁年齡漸長,力氣也日漸增大,十歲那年,身高就高達五尺,就已經可以把家門口的石獅子舉起來舞動玩耍,等閑三五個壯漢無法近身。
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李世民為了解除東突厥對大唐的威脅,派李靖領兵攻打東突厥,李靖率三千精騎,深入草原,大敗東突厥,俘其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西北各族酋長,共同上表,尊唐太宗李世民為“天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