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膽小者的靈魂1(1 / 3)

車站廣場人頭攢動,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中等身材長得非常清秀的秦剛提著行李在火車站熙攘的人群中駐立著,好像一個很久未回到故鄉的遊子,眼神帶著鄉思。

秦剛,山裏的孩子,因為家境貧寒在蔑視中長大,他膽小,懦弱,他一直認為自己是被上帝拋棄的人,是個正兒八經的失敗者,因為自他懂事起就沒有遇到讓他高興的事。

重點高中和重點大學都是差一分沒有上線,從小學到現在的三流大學,同學都躲著他,懶得搭理他,老師不記得他,從來沒有關心過他學習怎麼樣,連批評都懶得批評他。

在大學裏備受挫折的秦剛好不容易等大學畢業,他興高采烈準備找個好的工作掙錢養家,回報父母,卻在京城找了幾個月工作連一個像樣的工作都沒有找到,嚐試做網絡作家,雖然他寫的東西他自以為還可以,但是在文學網站發表點擊寥寥無幾,萬般無奈,實在熬不下去,隻好打包回到家鄉。

剛勁挺撥的鬆樹,青翠蔥鬱的古槐,矯健的蒼鷹在懸崖峭壁腰間盤旋,這就是提著行李走下了大巴秦剛看到的情景,山還是和以前一樣,雄偉,拔地參天,直上青雲,讓他感到非常熟悉,更讓他感到非常親切。

大茂山,是秦剛他父親營生的地方,秦剛的父親每天在這大山采藥,打獵,馬上要到家了,秦剛突然感覺到異常輕鬆,他昂首挺胸,邁開大步,向大茂山進發。

走了近兩個小時,就在天漸漸黑了下來的時候,一座土房出現在他眼前,那土房背靠著大山建在半山腰,三麵被木柵欄圍成一個小院,秦剛一陣興奮,他拉開木柵院門,走進小院。

小院裏幾隻母雞,帶著幾支小雞在屋的四周找食,小狗在牆角睡著懶覺,“爸、媽。”秦剛整理一些激動的情緒大喊。那土房房門被打開了,開門的是一個中年男人,他看上去略顯蒼老,短發中依稀可見不少銀色白發。

“爸!我回來了!”秦剛哽咽的聲音有些沙啞,那中年男人看到秦剛欣喜若狂,快步走到秦剛麵前一把抱住他,顫抖的說:“是剛剛,我的好兒子,你終於回來了。”

“老秦,是我的剛兒回來了嗎?”一個中年女人從屋裏出來,她一看到秦剛,撲了上來也一把抱住了他,眼淚一下子就止不住的往下掉。

看著父母白發蒼蒼,秦剛的眼淚還是忍不住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他用力抱住老秦和那中年女人:“爸!媽!兒子這幾年在外麵讀書、沒有回家,我真的想你們啊。。。。。。”

那中年女人語氣哽咽的說道:“孩子,我們也想你!你一走就是幾年,你昨天打你爸的手機說要今天回家,我和你爸這個高興啊,高興得一宿沒有睡覺,來來進屋。”拉著秦剛進了屋。

客廳除了一張吃飯用的桌子和幾張椅子外沒有其他東西,地上到處是山貨和幹活的工具,秦剛提著行李走進他的房間,他的房間好像還殘留著他特有氣息的臥室,靠牆放著他睡的單人床,單人床旁邊是一個黑色書桌,擺放衣服的櫃子放在進門的右邊,門的左邊放著一張桌子上麵有一台小的彩色電視。

秦剛心道:一點沒變,還是老樣子。他把行囊裏的衣物一一拿出來放進了衣櫃,秦剛剛把衣物放好,就聽到秦媽在客廳裏喊道:“剛兒,你坐了一天的車,也餓了,趕快出來吃飯。”“好的。”秦剛馬上轉身走了出去。

他來到客廳,隻見他爸爸媽媽已經坐到了那飯桌前,那飯桌早已放了七、八個菜,秦剛走過去坐到桌前,給他爸媽一人倒了一小杯酒,然後端起已經倒滿酒的自己酒杯,笑著說:“爸、媽,因為讀書、打工,兒子這幾年都沒回來看你們,是兒子不孝,我在這裏敬你們一杯,祝你們二老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老秦和秦媽滿臉笑容一口把那一小杯酒喝了,然後對秦剛喜悅的說道:“剛剛在外麵讀書也辛苦了,我們祝我們的兒子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秦剛聽到他爸媽說萬事如意臉上露出苦笑,心道:我真還不求什麼事都如意,隻要老天再不折騰我,我就萬分感謝了。

秦媽和秦爸也不知道秦剛在想些什麼,秦媽夾了一點魚肉放到秦剛的碗裏:“剛兒,嚐嚐這條糖醋鯉魚,這魚是你爸今天在山下河邊釣的。”秦剛吃了一口,“味道怎麼樣?”秦媽臉上充滿期待的問。

秦剛看著母親笑著點了點頭:“好吃,媽的菜還跟以前一樣弄得一級棒!”秦媽一聽她兒子說她菜弄得好,喜笑顏開,高興得嘴巴都笑得合不攏:“如果好吃,我們的剛兒就多吃點啊。。。。。。”

妖嬈的雲霧在山間彌漫,翠綠的竹子在林間若隱若現,嘰嘰喳喳的鳥叫將秦剛從睡夢中驚醒,他漫步走出屋來到院子,圍著院子跑了幾圈,然後活動活動,接下來走到牆角,拿起靠在牆角的長斧頭,走到放在竹院中間的一堆木樁前,拿起一個木樁,手中的長斧劈了下去。。。。。。。

秦媽提著菜籃從山下上來進了院子,她看秦剛正在劈柴,奇道:“剛剛,你昨天坐了一天車,怎麼不多睡會?”秦剛扭頭看著秦媽微笑:“媽,在學校養成早起的習慣,每天六點半準時起床,過了那個時候我也睡不著了。”

秦媽笑了笑:“哦,是這樣,那媽給你下麵去哦!”秦剛:“嗯!”秦媽轉身準備走,秦剛:“媽,爸呢?”秦媽道:“你爸到鎮上了。”秦剛:“爸到鎮上幹嘛?”秦媽道:“前幾天在他山上挖了一點山藥還有一些蘑菇,今天是集市,所以你爸把這些東西拿到鎮上去賣。”秦剛:“哦!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