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你,最大的關係並不僅僅隻有法律的撫養關係。
—
有時候,我與媽媽的關係,像是朋友:
最近因為天氣太熱,媽媽決定去泳池,媽媽拿著手上的幾條泳衣在身上比劃著,一邊朝著我說:“女兒啊,你看看我穿那條好看啊?”
媽媽的品味算是很好的了,身材也不想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哪一條我覺得都挺好的。
“醜不是你的錯,到處去嚇人就是你的不對了。所以我們還是別去了吧。”
我在一旁打著遊戲,外麵的高溫實在是讓我不想出門,泳池肯定是人擠人的,倒不如在家裏落得輕鬆。
“就你好看!”
“你隻是想賴在家打遊戲吧,別人家的孩子哪個不是趁放假出去和別人逛街玩啊,就你天天宅在家裏。”
“那是別人家的孩子,你家的女兒是棒得可以上天和太陽肩並肩的。”看著媽媽收拾好一切,看來是打定主意出門了啊,隻好關掉電腦。
“上天?就這熱度?估計可以把你烤個八分熟,你還是下水吧。”
有時候,我們的關係像陌生人:
四年級那會兒,爸爸媽媽不知道為什麼,變得開始天天吵架,我問媽媽,她隻是搖搖頭讓我回房間,而爸爸早就已經摔門出去了。我想,這大概隻是兩人鬧脾氣了吧。
或許是我想得太簡單了,爸爸變得常常夜不歸宿,媽媽還是什麼都沒說,兩人每天正常上下班,似乎與以前一樣,可,卻又有什麼不同。我當時還小,不知道父母發生了什麼,每天該玩的玩,該鬧的鬧。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家裏不再像以前一樣熱鬧了,媽媽下班也不按時回來,常常打電話告訴我出去玩,讓我自己煮些東西吃。
似乎,漸漸的我也習慣了這樣。
或許我已經知道了,但我逃避了答案,為了不讓爸爸媽媽與我之間的關係覺得尷尬,我常常會選擇待在房間裏。
家裏的冷暴力讓我覺得窒息,我不再像以前一樣纏著媽媽問東問西,每天把自己鎖在房間裏沉迷電腦遊戲,要麼就是一直睡覺,或許我想著這樣就可以遺忘了。
在學校裏,我變得總是喜歡一個人坐著發呆,常常沉迷寡言的性子讓我在學校並沒有多少朋友。
媽媽似乎並沒有發現我的變化,我覺得她似乎把我遺忘了,什麼事情也不肯跟我說,雖然,我也是一樣。
我覺得有些不甘,想引起媽媽的注意,覺得或許成績至少可以讓媽媽誇自己一次,連續玩了一個月的電腦遊戲我早就玩膩了,這個想法產生後我便開始改變我那因為沉迷遊戲而直線下滑的成績。小學的東西都比較易懂,大概隻是英語讓我覺得頭疼,期末的考試裏,我以總分隻扣了九分的成績拿了年級第七。
我拿著成績單興衝衝的跑回家,迫不及待想給媽媽看。
然而,家裏空無一人。桌子上有張紙條,大概寫著媽媽出去了。
或許,我錯了?
我所期待的到底是什麼?
手上的成績單被我撕得掉落在地上,莫名的,心裏感覺有些悶,我有著輕微的低血糖,想著或許是早上忘記吃早餐時,我已經暈了過去。
我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媽媽還沒回來,我似乎有些慶幸媽媽沒有看到我的這個樣子,可,又感覺不是,我似乎想讓她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