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的午後,太陽懶懶的掛在天上,驅趕著空氣中的涼意。S市的逸竹公園裏冷冷清清,進門那片竹林,風吹竹子的摩挲聲倒有點林海的味道。當中一條鵝卵石鋪就的小徑上稀稀拉拉的掉著些竹葉。此季,草地已經呈米黃色。柳秋白就坐在草地中間草色較濃的地方。秋白今年26歲,約摸1.77的個頭,瘦瘦的身材,頭發長長的垂在鼻梁上,發隙間能看到濃密的眉毛和一雙靈動的眼睛,依稀還有一絲書卷氣。父母都在遙遠的小鎮居住。秋白自從考上S市的大學,到畢業後工作,一直留在此間。此刻的柳秋白正低頭把玩著一件黑漆漆的事物,象個較大的子彈頭,十厘米高,底下5厘米左右的直徑。左右各有一道銀灰色細紋呈對稱形伸向頂端。底部向裏凹進去一個圓形。這是大學同學鋼子在登珠鋒時候撿到的,後來就托人送來給柳秋白做登山紀念物。沉思間,忽然手中錐體微微顫動起來。柳秋白驚愕之餘忘了放手反而緊緊的握著。正僵持著,忽然錐體上的兩道銀灰色細紋上青光一閃,柳生脖子上掛著的那塊家傳的玉墜跳了出來,被吸入錐體下端的圓孔裏。接著光芒一閃,玉墜又退了出來。而那錐體刹那間變的三人高,青光一閃,卷入柳秋白後消失不見。
旦雅星是一個修真者的星球,環境酷似還未被現代工業開發的地球。旦雅星上修真的門派大大小小不計其數,最出名的要數天絕門,仙靈劍宗,青雲派,玄陽派,步虛門5大門派和解玉山莊,軒轅世家,齊氏三大世家。尤其是天絕門,憑借千年前的清風真人以天縱之才修到返照期的修為,領群英勇闖不歸島而隱隱成為各派之首。
對於修真來說,一共分為淨念期,培元期,心動期,元嬰期,遊離期,冥定期,重生期,浩然期,歸真期,大成期,返照期,寂眠期,渡劫期,飛升期14個階段。淨念期,培元期是築基階段,是步入修真的初期階段,隻要修真者指點,資質不愚,一般快則數月,慢則數年,10成修煉者中有7成都能達到培元期,到培元期之後身體就如一條幹涸的渠,需要勤修苦練外加靈藥之助,使元氣充實起來。等到了培元後期,元氣充足,則按各門修真典籍,化元氣為真元力,疏通全身經脈,到達心動期。心動期的修真者已經具備了真元力,所以能夠直接吸收晶石裏的能量,一塊晶石能抵數日或數月苦修,所以價格也高居不下,上品晶石更是價值連城。因為普通晶石雖然能吸取真元力,其中也包含雜質,吸收之後還要花費精力來純化。越上品的晶石,雜質越少,效用也越高。心動期的修真者已經可以開始修煉自己的法器,如仙劍,仙甲之類。當然此時真元力還非常微弱,所修煉的法器功效也極其普通。到元嬰期的修真者,已經是高手了,要結成元嬰,所需真元力龐大,如隻靠本身苦修,非數十年積累才行。而在結嬰過程中往往一個不慎還會造成鼎覆嬰散,真元力約束不住,瀉出身體,就隻能做個普通人了。所以元嬰期可以說是修真途中第一道關口,過了此關,後麵就是元嬰的進化和真元力的增長,隻是修煉的年歲長短,並沒什麼風險。不過人的生命有限,如果不能在有生之年修上重生期,即使靠真元力活到百歲,身體蒼老,自然死亡也不可避免。身體一死,元嬰無所依托,往往會依附在某物上,到了這個地步,隻有指望遇到修真高人或傳說中的仙人耗費真元幫其修煉成靈仙一條出路。十之八九是在等待中耗盡真元,灰飛煙滅。還有的則被居心叵測的修真者抓去修煉法器,或用法力強行打散意識,把真元力占為己有。結局是非常悲慘。到了重生期,元嬰已經長成,能引導真元力重塑肉身,身體不再衰老,如果沒有外在因素,已經能長生不死。擁有漫長的歲月繼續修煉了。直到渡劫期。渡劫是修真者的最後目的,也是一道生死門。由於修真乃奪天地之精華,有違自然規律,當修到渡劫期時,本身強大的真元力突破到臨界點時就會引發天劫的降臨,十之七 八的修真者在天劫的轟擊中神形具滅。屆時能挺過去的則進入飛升期,飛升之後得道成仙。
這些都是各派典籍記載的修真之路,除了當年清風真人修到了返照期,旦雅星千年來還未有聽聞超越此境界。
楓揚山正如其名,漫山楓林,特別是山北那方圓一裏的楓樹,一年四季通紅如火。一條小徑蜿蜒出沒在草木間,通往山頂。往下則連到兩裏外的落雁湖。湖畔有兩處小村莊,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也時常把柴火和多餘的糧食送到山頂上的楓揚派裏,換些錢幣。楓揚派以前也曾是名門大派,弟子眾多,兼管著一塊晶石礦脈,眾弟子修真事半功倍,人才輩出。一些記名弟子又兼營木材,錢莊,每年供奉給派裏的錢物豐厚。其他各派也樂於和楓揚派交結。奈何百年前礦區采完,人才凋零,又經營乏術,日漸勢微,現在要修真的,大都往5大門派三大世家裏湧,已經很少有人來拜楓揚派。
楓揚派接天閣裏,4張交椅分列兩邊,右邊起首一張坐著看起來四十左右的中年男子,身著醬紫色長袍,身材略有發福,一頭烏發束在道冠裏,國字臉上劍眉入鬢,雙目開合間能看到內斂的精光。正是楓揚派掌門夢雲子。此刻正手拿一個黑沉沉的錐體,陷入沉思。其他交椅上坐著2位青袍老人,看起來六十多歲,左首第一位身材高大,濃眉厚唇,頭發花白,雙目不怒自威。正是夢雲子的二師弟火雲子。火雲子下首則是三師弟儒雲子,身材消瘦,四肢修長,瓜子臉,眼神清逸悠遠,依稀可見年輕時的儒雅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