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玉帝與眾仙在金闕議事,南天門守將上殿來報,說:“下界征塵滾滾,直衝天門,不知何故。”玉帝聞報,急命太白金星前去查看。
太白金星來到南天門一看,下界果然黃塵滾滾、殺氣騰騰,一團青雲和一團紅雲纏繞在一起,上下翻飛,攪得天門龍柱晃晃悠悠。他透過重重迷霧仔細搜尋,看見征殺的煙塵來自太行東麓邢國地麵,掐指一算,心裏明白了,隨即返回金闕躬身奏道:“啟稟玉帝,下界征塵直衝天門乃是周公與桃花女鬥法所致。此二人皆係天宮之物,可命各宮各府諸路仙家回府查查,看看那誰家丟失了什麼寶貝。”玉帝準奏,傳旨各路神仙立即回府查看。
真武大帝領旨回府,查來查去不見丟失什麼寶貝,正待複命,突然想起自己當年雲遊寰宇,途徑殷地,遇見了商朝君主盤庚,見他是個具有雄才大略,有所作為的明君,就把自己隨身佩帶的那柄降魔寶劍賜給了盤庚,作為鎮國之寶。時隔三百多年,莫非出了什麼不測?他掐指一算,方才明白,原來這劍傳到商朝第十二代君主紂王手裏,這紂王淫心失道,濫殺無辜,寶劍嫉惡向善,私自下界轉生去了。真武算出了原因,連聲說道:“原來是這兩個冤家!”
古語說得好:“王子去修行,單程如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真武大帝的降魔寶劍下界以後,投胎轉為周公,劍褲下界投胎,轉為桃花女,因劍身下界早幾個時辰,所以周公歲數大,桃花女歲數小。
真武大帝駕起一團黑雲出了南天門。周公與桃花女正在鬥寶,鬥來鬥去,鬥到午時三刻仍不分輸贏。突然天空一片漆黑,二人抬頭一看,隻見一團黑雲籠罩大地,漸漸雲開日出,晴空裏轟隆隆響起一聲沉雷,電光中現出一隻蒼龜和一條巨蛇。
蒼龜背上站著一人,身長九尺,麵如滿月,身穿金甲玄袍,披發跣足。身後高擎一麵皂纛玄旗,旗下擁立著六丁六甲。周公與桃花女都認出來,來者是真武大帝,急忙雙雙跪倒。這時,隻見真武大帝高聲念道:
“太陽太***火之精。
上帝有敕,吾因降靈。
敢有小鬼,欲來見形。
吾目一視,五嶽摧崩。”
說罷,大喝一聲:“劍把,劍褲,還不速速歸天!”話音剛落,周公與桃花女身不由主,被吸引上天空,從周公和桃花女的頂梁靈光裏分別飛出一劍一鞘,一同飛到真武麵前,嘎然一聲寶劍入鞘,合為一體。真武伸手一接,佩在了左腰,率領六丁六甲回金闕交旨而去。
自此,陰陽歸位,劍鞘合一。周公與桃花女的凡體上天之後,成了“大羅仙”,留在真武身邊左右侍候。所以後世修建的真武廟裏,在真武大帝金身左右,也塑有周公,桃花的神像。桃花女站在真武的右邊,雙手捧著一個花骨朵;周公站在真武的左邊,手打燈籠為真武照路。
周公與桃花女的傳說故事到這裏就算完了。他們倆在迎親鬥法過程中流傳下來的一些儀式規矩,漸漸的形成了一行風俗習慣,一直沿襲到現在。華北一帶廣大地區至今還流傳著貼喜字,放鞭炮,迎親不走回頭路,以及蒙蓋頭、穿新襖、紮黃鞋、射弓箭、跨馬鞍、撒草料、新娘入洞房麵對牆角;還有,人與災難,上房叫魂,人死之後,衝門內凳門板停屍等等婚喪嫁娶的俗儀禮節,據說都是周公與桃花女留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