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運用人力資源是獲得成功的捷徑(1 / 3)

充分運用人力資源是獲得成功的捷徑

世界500強的團隊力量

1.團隊精神的內涵與特征

從一般意義上講,一個真正的團隊應該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其成員在行為上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並且能很好地合作;在心理上能意識到其他成員的存在,並有彼此歸屬感和工作精神,以追求整體成功的集體。而團隊精神是團隊成員以團隊的利益為目標而相互協作,盡心盡力地發揮作用。團隊精神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麵:

(1)在團隊與其成員之間的關係方麵,團隊精神表現為團隊成員對團隊的強烈歸屬感與一體感。團隊成員強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團隊的一員,並且由衷地把自己的前途與團隊的命運係在一起,願意為團隊的利益與目標盡心盡力。團隊成員對團隊具有無限的忠誠,決不允許有損害團隊利益的事情發生,並且極具團隊榮譽感,常為團隊的成功而驕傲,為團隊的困境而憂慮。在處理個人利益與團隊利益的關係時,團隊成員會義無反顧地采取團隊利益優先的原則,個人服從團隊,反對本位主義與山頭主義,維持公利與大利,為此寧願犧牲私利與小利,甚至犧牲最寶貴的生命。

(2)在團隊成員之間的關係上,團隊精神表現為成員間的相互協作及共為一體。團隊成員彼此把對方都視作“一家人”,都是團隊的一分子,他們相互依存、同舟共濟、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團隊成員在互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係列的行為規範,一方麵他們和諧相處,充滿凝聚力;另一方麵他們又彼此促進,為了團隊的成功他們常指出對方的缺點,進行對事不對人的爭執,其終極目標都是為了促成更好的合作,追求團隊的整體績效與和諧。

(3)在團隊成員對團隊事務的態度上,團隊精神表現為團隊成員對團隊事務的盡心盡力及全方位的投入。

高效團體的根本特征是高績效。但從團隊建設的角度來看,高效團隊的特征具體表現為:共同願望、共同目標與有效的策略;健全合理的考核製度與升遷製度;民主的、和諧的與善於溝通的文化環境;重視人才;有效的激勵機製;提倡學習和創新。

2.團隊精神是企業旺盛生命力的原動力

六七十年代日本經濟的騰飛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神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日本企業展開了深入研究,以尋求日本經濟奇跡的秘密。研究發現:日本地狹,物少,人多,其經濟的騰飛雖說有內外各方麵的原因,但從根本上說還是日本企業本身的競爭能力使然。而企業的競爭力雖然也源於各方麵的因素,但從根本上說以及從日本的現實情況來看,對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才是最終的致勝因素。比較而言,假如以日本最優秀的員工與歐美最優秀的員工作一對一的對抗賽,日本的員工多半不能取勝,那麼,日本人力資源開發的優勢到底在哪裏?更深入的探討表明,日本的員工一對一雖然不占優勢,但如果以班組和部門為單位比賽,日本總是會占上風。日本的員工對企業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他們工作勤奮認真,可以說將全身心都投入到了企業事務上,而歐美的員工就難做到這一點。歐美的企業是由少數尖子來主導的,凡事“照我說的辦”,而日本企業則充分發揮全體員工的智慧,充分調動其能動性。在個人主義盛行、鼓勵個人奮鬥的歐美社會,組織內部常產生內耗,形不成1+1>2的團體競爭力。而在日本,組織成員極富協作精神,他們能結成堅強的團隊,產生強大的競爭力。可以說,日本企業的優勢主要源於其團隊競爭力,其中很重要的是彌漫於日本企業內的團隊精神。

通過對日本競爭力源泉的研究,歐美人士猛然醒悟:單打獨鬥不可能獲得現時代的成功,依靠個人奮鬥的個人英雄主義時代已一去不再,光靠領導者殫精竭慮而沒有員工的積極參與,光提高員工的個人能力而沒有有效的團隊協作,在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已沒有生命力了。正如美國管理學家詹姆斯·馬克所說“要想取得今後的成功,就應充分運用人力資源,尤其要盡力形成強大的團隊合力。”為此,歐美企業大力學習日本的團隊建設經驗,建立起一個個的團隊,努力培養團隊精神。因此,自70年代起,團隊精神在西方逐漸風起雲湧,大行其道;跨入90年代,團隊精神不僅經久不衰,反而更加流行。目前團隊精神之風正席卷全球。

因此,在世界500強企業中,很多企業都十分重視培養團隊精神,良好的團隊精神成為世界500強成功的內在力量。悉心研究世界500強的企業機製、經營戰略,不難發現其中絕大多數都十分重視建設企業高效團隊,注重培育良好的團隊精神。例如,台灣的台塑集團40餘年一直注重建設“塑造高純度、高忠誠度、高熱忱度的台塑人”的團隊文化,使企業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從一個瀕臨破產的小企業成為世界塑膠業的領袖企業。又如,日本豐田汽車公司一直強調以老帶新、以強帶弱的“互助運動”和鼓勵職工參與“親睦團體”的企業團體精神,使豐田形成了優良的企業文化,實現了“有路必有豐田車”的豐田戰略目標。

世界500強的策略追求

在企業發展的曆史上,世界500強始終都在追求建立一個高效的團隊。在策略選擇上,概括而言,它們通常實施以下四個重要策略。

1.高效團隊策略之一:精選共同目標

精選一個共同目標,並采取有效策略,親合每個職工的思想,使他們為實現這一共同目標全身心地奮鬥。這一目標是職工共同願望在客觀環境中的具體化。它以實現公司整體利益為前提,同時要包括職工的個人意願和目標,充分體現職工個人意誌與利益,並且具有足夠的重要性和吸引力,能夠引發團隊成員的激情,同時這一目標要隨環境的變化有所調整。隻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整個團隊效率最大化。例如:台灣霖園集團把“人人都是‘小富翁’”作為團隊的共同目標。

霖園總裁蔡萬霖被譽為台灣金融界的“聚財神”,以販賣大米起家,1979年開創霖園集團,下轄國泰人壽、國泰建設、三井工程等企業,20年不斷壯大,現已有近20家分公司。據美國《財富》雜誌報道,1990年蔡萬霖個人資產達90億美元,在全世界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六,並成為全球華人億萬富翁中的翹楚。

蔡萬霖認為,為自己的目的工作的人,比為別人的目的工作的人會幹得更持久,更努力。蔡萬霖說:“我做大富翁沒啥了不起,跟我做事的人,每個人都能成為小富翁,這才是我的驕傲。”讓員工發財,讓員工致富,讓員工感到工作會給他帶來高回報,從而使員工更愛、更珍惜自己的工作——這就是蔡萬霖的經營之道。

如今,霖園的“人人都是小富翁”的口號,緊隨時代推進而被賦予了新的內容。經濟富翁、知識富翁、精神富翁三者合一,已成為霖園團隊追求的新坐標。

2.高效團隊策略之二:完善製度與機製

合理的製度內機製建設主要包括:團隊紀律、上級對下級的合理授權;團隊的激勵與約束;建立公平考核、健全升遷製度。如果說選擇團隊共同目標是建設高效團隊的核心,那麼建立合理的授權、激勵為約束、考核製度是實現團隊共同目標的保證。有嚴明紀律,團隊就能戰無不勝;有合理的上下級授權,就既能明確責任的義務,又能充分調動各方麵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的激勵約束、公平考核與升遷製度,就能作到人盡其才,既可充分實現職工個人價值和團隊價值,又可杜絕團隊中因責、權、益不明而導致的摩擦和衝突而損害團隊整體利益。例如:被稱為韓國企業“三劍客”的大宇公司在建設高效團隊、合理的製度為機製方麵而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