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肴的烹製(1 / 3)

菜肴的烹製

菜肴嫩化

冰糖嫩化牛肉法

燒煮牛肉時放進一點冰糖,可使牛肉很快酥爛。

鳳仙子嫩化牛肉法

在燒牛肉時加入幾粒鳳仙子,肉就容易煮爛,可節省時間和燃料。

土豆絲烹調保脆嫩法

土豆絲切好後在清水中洗2次,以去除表麵的澱粉質。然後用旺火、熱油,快速翻炒。邊翻炒,邊淋水,邊加調料,待土豆絲變成玉色時即可出鍋裝盤,清脆鮮嫩,十分可口。

山楂片嫩化肉片法

燉肉時,在每500克肉裏放入山楂片3片,可使肉很快熟爛,而且味道鮮美。

炒青菜脆嫩法

青菜洗淨切好後,灑上少量鹽拌合,稍醃幾分鍾,瀝去水分後再烹炒,可使青菜脆嫩清鮮。注意炒菜時加鹽應適當少放一些,以免過鹹。

牛奶嫩化魚肉法

做魚湯時加入少許牛奶,可使魚肉白嫩,湯味鮮美。

豬胰嫩化老鴨法

取豬胰1塊,切碎與老鴨同煮,鴨肉易爛,湯汁鮮美。

生薑嫩化肉質法

①將生薑搗碎取汁,薑渣留作調料用,將汁拌入切好的牛肉中,每500克牛肉加1湯匙薑汁,在常溫下放置1小時後即可烹調,可使牛肉鮮嫩可口,香味濃鬱。

②把鮮薑切成細末或薄片,與肉一起烹調,能使肉質柔嫩,這是因為鮮薑中含有一種肉類蛋白質的水解酶在起作用。

白糖嫩化火腿法

在火腿皮上塗一些白糖再煮,很快就能煮爛,肉嫩而可口。

芥末嫩化牛肉法

先在老牛肉上塗上一層幹芥末,次日再用冷水衝洗幹淨,即可烹調,這樣處理後的老牛肉肉質細嫩容易熟爛。

蘇打嫩化牛肉法

牛肉絲切絲後,在放有少量小蘇打的清水中浸泡幾分鍾,撈出滴幹,再上漿烹調,牛肉絲就會變嫩。

蔥消除油沫法

用植物油起油鍋時,會湧出大量油沫,隻要在油內放幾段蔥葉,稍炸片刻,油沫自會消除。

醋嫩化海帶法

煮久了的海帶會發硬,可在煮海帶的鍋裏加幾滴醋,海帶便會很快軟化。

醋嫩化炒蛋法

炒雞蛋時加上一點醋,炒出的雞蛋就會鮮嫩鬆軟,色味俱佳。

醋嫩化肉質法

很硬的肉難以煮爛時,可用叉子蘸點醋逐次叉到肉裏去,放置30分鍾,就可以使肉質變軟變嫩,因為醋的用量很少,所以不會影響肉味。

醋浸嫩化老鴨法

將老鴨用加少量醋的涼水浸泡2小時,再用文火煮,就很容易將老鴨煮爛。

調料添加

料酒合理使用法

①大火炒菜,應及時噴上料酒,馬上起鍋。過早噴酒,容易揮發。

②腥氣較濃的魚、肉可先用料酒浸一會,讓酒精滲透到胺類物質中,然後烹調,腥味就能消除。

③先將魚、肉表麵用料酒抹一遍,再加點蔥薑,然後入鍋清蒸,鍋內溫度不斷升高,腥味隨之揮發。

④煎魚、燉肉,可將適量的酒放在佐料中。在烹調過程中,讓魚肉的腥味,被酒精溶解並隨熱量而揮發。

⑤魚、肉和蛋類在料酒中浸7~10天,可存放時間久,食之香醇。

烹調加鹽時機掌握法

①炒菜加鹽宜遲,待菜快熟時再加鹽,煸炒均勻即可出鍋。

②燒湯加鹽也宜遲,盛起前放鹽即可,否則會使菜中的水分大量滲出,使菜不容易酥爛。

烹調加酒時機掌握法

烹調中最早加入的調料是酒。加酒的最佳時機是鍋中溫度最高時。具體的加酒時機是:炒蝦仁,在蝦仁滑熟後加酒;炒肉絲,在肉絲煸炒完畢時加酒;紅燒魚,在煎後立即加酒,以保持酒香入味。

烹調用糊配製法

①全蛋糊:用100克全蛋、75克澱粉調製而成,用於炸、溜等,一般不用於上漿。

②蛋清糊:用100克蛋清、110克澱粉調製而成,主要用於軟炸。如上漿用,即在主料中用蛋清、澱粉加適量的鹽拌勻,但澱粉用量減半,適用於滑炒、滑溜等。

③蛋泡糊:用4個蛋清快速甩攪出泡沫,加50克澱粉調製而成,多用於鬆炸、甜菜,不作上漿用。

④麵粉糊:用麵粉、少量蘇打粉、水、鹽等調製而成,可用來炸魚蝦。

⑤水粉糊:80克澱粉加70克水拌成,主要用於幹炸、幹溜。如上漿用,可直接在主料中加澱粉、水和調味品拌勻。

⑥發粉糊:用麵粉、少量發酵粉、水調製而成,有漲發作用,多用於鬆炸。

⑦脆糊:取75克發酵粉,375克麵粉,65克澱粉,10克精鹽,加入550克水調勻,發酵4小時;用前再加160克油、適量堿水攪勻,靜置20分鍾即成,多用於炸製菜肴。

⑧蘇打漿:取50克蛋清、50克澱粉、10克蘇打粉10克鹽、75克白糖,加水150~300克,一同拌勻,多用於漿肉類菜肴。

紫菜去除油膩法

湯過分油膩時,可將少量紫菜先放在火上烤一下,然後放入湯內,再放一點芫荽,就能減除膩味。

食用色素合理使用法

加工食品不宜使用色素,必要時,則宜用天然色素,而且不能過量。目前,我國批準使用的四種色素的使用標準量是:莧菜紅、胭脂紅不得超過萬分之零點五,檸檬黃、靛藍不得超過萬分之一。

防濺防溢

熱油消沫法

油熱泛起泡沫後,彈入一點水,油沫就消除了。

鹽防濺油法

在熱油中先放少許鹽,再煎炒食物時油就不會外濺。

花椒防溢油法

炸食物時,油的體積很快增大,有時會溢出鍋外,隻要投入幾顆花椒,脹起的油就會消下去,不致外溢。

麻花炸製省油法

先在油鍋中倒入300克水,水沸後再倒入油,油開後就可放入麻花炸製。這樣,約能炸5千克麵的麻花,炸出的麻花好看好吃又省油。

火候掌握

冷油煎魚防粘鍋法

將炒鍋洗淨烘幹,先加少量油,使油布滿鍋麵後將熱的底油倒出,另外加上已經燒熟的冷油,形成熱鍋冷油,再煎魚就不會粘鍋了。

薑汁防粘鍋法

燜飯、炸魚前,先在鍋內底麵抹上薑汁,能有效地防止粘鍋底。

油溫識別法

烹調術語常用油溫幾成熱,掌握的方法是:3~4成熱:80~130℃,油麵平靜,無煙和聲響,菜入鍋後,有少量氣泡,伴有沙沙聲。5~6成熱:140~180℃,油麵波動,有青煙,原料下鍋後,氣泡較多,伴嘩嘩聲。7~8成熱:190~240℃,油麵平靜,有青煙,菜勺攪動時有聲響,菜下鍋後,有大量氣泡,並伴有劈啪的爆破聲。9~10成熱:250℃以上,油麵平靜,油煙密而急,有灼人的熱氣,原料下鍋後,大泡翻騰伴有爆炸聲。

油炸食品溫度控製法

炸製食品關鍵是掌握好油溫:①炸花生米、蛋鬆:100℃左右為宜,油麵由四周向中間翻動,沒有油煙,約有3~4成熟。

②炸咕肉、鬆鼠桂魚:170℃左右,油煙開始升起,約有5~6成熟。

③炸糖醋排骨(第二遍):油麵趨於平靜,出現較大量油煙,約7~8成熟。

烹調油溫適用法

需上漿滑油的,油溫4~5成;要掛糊炸的菜肴,油溫7~8成,炸製的食品外脆裏嫩;爆製的,油溫8成以上。另外,油溫還要根據原料大小、用油多少、火力強弱等調整,但盡量不要讓油溫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