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腕將軍諾列加
巴拿馬前總統諾列加是位眾所周知的獨裁人物,人稱‘“鐵腕將軍”。
他屬印地安和哥倫比亞血統,卷發,細眼濃眉。這位人稱“鳳梨腦袋”的私生子,有著超人的聰明才智。他從一個貧窮的孤兒成長為一名將軍,並躍居總統寶座。
他搞軍人統治,對內專橫跋扈。他是位實權人物,曾使巴拿馬五位總統含恨離
開寶座。他生性責婪、好色,生活放蕩不羈。然而這樣一位將軍在他垮台以後卻被巴拿馬人民視為英雄。諾列加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是如何垮台的?
這些謎將由下文揭開。
5.1孤島囚徒
在美國大西洋沿岸的一個孤島上,走著一位孤獨的老人。
他孑然一身,踽踽獨行,頭發半灰半白,象染了一層霜。他並不算老,半月前還是一頭青絲。他離開了祖國,離開了親友,被押到異國他鄉的小島,心底萌發出無限的惆悵和複仇的願望。他就是巴拿馬前總統諾列加,現被美國關押在被譽為“惡魔島”的馬裏恩監獄。
幾年前,他是位實權人物,以鐵腕手段登上了巴拿馬總統的寶座。幾年後,他成為孤島囚徒,是美國把他推下台的,他活不到145年,卻被美國判了145年的監禁。這意味著他將要在這荒涼的小島上,在鐵窗和警棍下安渡餘生了。
他的流放和監禁,是美國以他販毒和受賄數百萬美元等10項罪名被判處的。布什你有什麼權利到一個主權國家去綁架別國的總統?美國你有什麼權利審判一個主權國家的首腦?
他越想越不是滋味,嘴裏不停地罵道:
“美國,你這霸權主義!布什,你這棍棒主義!混蛋!都不是東西!
他麻木了,精神全垮了。他早上起來經常忘記了漱洗,晚上不洗澡,所有的日常生活都要有人提醒。他不修邊幅,胡鬢已長到5公分,但他不願理掉。他不為別的,就因為這些胡須是在巴拿馬領土上,吃巴拿馬飯長出來的。他仍然懷念著故土。他不知日月地渡日。他絕望了嗎?不!他仍有一顆複仇的心,希望有朝一日能衝出牢獄,重掌大權,把美國佬趕出巴拿馬。他能否再出牢獄,重見天日,他的這些願望能否變成現實,隻有天知道!
5.2 巴拿馬的災難
1989年12月20日淩晨,一個令巴拿馬人惶惶不安的午夜。月亮隱沒了。星星隱沒了,濃墨般的夜幕把整個巴拿馬城捂得透不過氣來。
巴拿馬首都西南角的裏奧哈托鎮。萬籟俱寂。這裏是巴拿馬國防軍第6、第7步兵連駐地。連日來,與美軍劍拔弩張、虎視眈眈的巴拿馬官兵,此時早已疲憊不堪,個個和衣枕戈,沉醉於甜美的夢鄉。
崗亭內,一個虎頭虎腦的哨兵抱槍倚牆,不停地打著哈欠。盡管他的上司曾三令五申:局勢緊張,夜間絕不能有半點疏忽,但這位年輕的軍人仍抵擋不裝瞌睡蟲”的襲擊,發出了酣睡聲。
正是在這神不知、鬼不黨的時刻,遙遠的天際傳來隱隱約約飛機的轟鳴聲。已拿馬人萬萬沒想到,一場滅頂之災即將降臨。
頃刻間,黑暗的天空被耀眼的火球燒開一個莫大的窟窿。
幾枚橢圓形物體翻滾著,直墜而下,在與地麵接吻的一瞬間,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大地在顫抖,崗亭在搖晃,氣浪和硝煙吞噬了沉睡的營房。第一個被震醒的是那個哨兵。他正要舉槍還擊時,一串子彈已擊中了他的後背。
被震醒的巴拿馬官兵頓時亂作一團。他們做夢也沒想到,剛才那幾聲巨響是美軍使用最先進的F—117“隱形”戰鬥轟炸機投下的重900磅的巨型炸彈。蒼天保佑,飛行員沒有擊中目標,炮彈在一片空地上爆炸。稍稍清醒的巴拿馬官兵,倉促地抓起武器,開始了頑強的抵抗。
然而,晚了,一切都晚了!素以“神兵”著稱的美軍82空降師,已像一群從天而降的“蝙蝠”,把巴軍圍了個嚴嚴實實。
寡不敵眾,在一陣激烈的槍戰之後,250名巴軍被俘,部分趁夜幕而突圍後撤離,還有一部分成為美軍入侵的刀下鬼。
為什麼美軍將入侵的第一槍放在裏奧哈托鎮打響?專家們有兩種分析:一種認為是報複。眾所周知,巴軍的6、7連是諾列加的“鐵杆部隊”。同年10月3日,在諾列加被扣的危急關頭,曾營救過他。除掉這支部隊,就等於挖掉了諾列加的“心肝”。另一種意見認為是聲東擊西。美軍此次行動的主要目標是國防司令部。把巴軍注意力吸引在裏奧哈托鎮,以保證捉拿諾列加馬到成功。因此,400枚炸彈扔在了裏奧哈托鎮不大的土地上。
美軍從裏奧哈托鎮拉開了入侵戰爭的序幕,旋即陸、海、空軍分4路,各自撲向不同的目標。一場大規模、以強淩弱的軍事入侵席卷整個巴拿馬。
逮捕諾列加,這是入侵的主旨。
接受這項隻許成功、不許失敗的頭號重任的是美軍第6機械化營和第87步兵師所屬的第5營。據說,這兩支精銳營曾有過上百次配合,幾乎萬無一失,屢戰屢勝。為這次重大行動的成功,他們又進行過無數次演習。
憑借著昏暗的夜幕,這兩支精兵,在坦克、裝甲車、戰鬥機、武裝直升機的簇擁下,閃電般地直撲國防司令部大樓。
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獲得的可靠情報,19日晚,諾列加就呆在司令部大樓。種種跡象分析,他不會離開辦公室。這一世界頭號情報機構的準確情報,不僅使美國官兵堅信不移,就連布什總統自己也確信無疑。
然而,奇跡確確實實發生了。
1時許,當美國軍隊把國防軍司令部大樓團團包圍時,大樓內外一片寂靜,幾乎鴉雀無聲。美軍營長感到異常驚詫。他怎麼也不相信,這座位於巴拿馬運河東岸的軍事指揮中心竟會無人把守。更何況參謀部、反遊擊戰專業化精銳團、軍事情報局、反騷亂部隊總部都設在這裏。諾列加的辦公室和臨時臥室也自然設在大樓裏。
莫不是巴軍還在蒙頭大睡?
美軍營長正在迷惑不解、深感納悶時,“噠噠噠”一梭子接一梭子的高射炮彈直射美軍飛機。一架來回盤旋的直升機來不及躲藏,已起火墜地。
頓時,美軍的迫擊炮、坦克炮一齊開火,子彈、炮彈、導彈雨點般的傾瀉下來。僅僅有100多人的守樓巴軍在美軍絕對優勢的逼迫下,邊打邊撤退了。
美軍營長率先衝進了國防司令部大樓。他們在挨門挨室地搜查,廁所,倉庫、沙發背後、桌子底下,他們沒有放過任何一個藏身隱體的空隙。整整兩個小時,除了搜到諾列加的一件公文包之外,其它一無所獲。
美軍營長火了。他對著濃煙滾滾的天空在謾罵:“情報局,你們他媽的都是飯桶!”一氣之下,美軍營長斷然下令,燒毀了價值幾千萬美元的國防軍司令部大樓。濃濃的煙柱、閃亮的火光刺破黑暗,刺破雲層,向世界的四麵八方彌漫、飄散幾乎在同一時刻,美軍另兩支分隊迅速切斷了諾列加空中和海上的退路。諾列加的小型私人機唱—帕蒂拉機場被炸毀。一架諾列加專用的美製“利爾傑特”運輸機中彈後,燃起濃濃烈火。諾列加多年苦心經營的專用船隻,連同守護士兵,在一陣密集的槍聲中船毀人亡。被炸碎的屍體和船板伴著河水漂泊而去。
然而,諾列加本人去向不明。
美國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布什總統僅僅5分鍾收到4路大軍的報告:“無諾列加蹤影!”
“沒有發現諾列加!”
“諾列加不在國防軍司令部辦公大樓!”
“沒有發現諾列加的屍體!”
一貫對自己的情報深信不疑的總統,怎麼也想不到諾列加會不翼而飛。此時此刻,布什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整個入侵方案和戰前多次重要會議,竟忽視了抓不住諾列加怎麼辦的對策。他和所有美國高級軍事指揮官一樣,過高地估計了自己,而忘了對手是一個“鐵腕人物”。
誰也沒料到,就在美國人用刺刀和子彈向巴拿馬人、巴拿馬的土地索要諾列加的時候,膽大包天的諾列加自己露麵了。
20日晚8時,夜剛剛降下帷幕。廣播中傳來諾列加短促而剛勁的聲音:“父老鄉親們,你們的將軍還活著,他將同你們一道捍衛巴拿馬運河的主權,為它流盡最後一滴血。請不要後退一步!勝利屬於巴拿馬人民!”
驚醒的美軍迅速向電台撲去,但看到的隻是一堆廢鐵。
因為,諾列加並非等閑之輩,他的曆史足以證實他的軍事謀略。
1954年諾列加畢業於巴拿馬國民大學,井獲得科學學士學位。隨後,諾列加又步入秘魯喬裏略斯軍事學院。1962年,在國民警衛隊開始了戎馬生涯。了解內情者知道,10年期間,他有過三次大的晉升:1970年升為中校;1982年升為少將參謀長;1983年一躍而為國防軍總司令。一位頗有名望的軍事家這樣評價說:“諾列加既是軍事專家,又擅長反間諜活動,既是排除地雷的內行,也是對心理戰研究有素的軍中強人。”
無論評價客觀與否,這次,諾列加與美軍的周旋足以證明了這一切。
“20日淩晨1時武裝入侵巴拿馬。”這個被美軍稱為“H時行動”的絕密計劃在美國入侵官兵還未曾知曉前48小時,諾列加已了如指掌。雖說,美國國務院有人曾打電話旁敲側擊地提醒過諾列加,但更重要的是諾列加從19日每隔10分鍾,有一架美軍巨型運輸機降落運河區美軍霍華德基地的反常跡象中斷定:入侵就在20日深夜。盡管五角大樓再三掩飾:“這是一場軍事演習!”但仍未騙過諾列加。
聰明過人的諾列加,權衡自己的兵力,擬定出一套作廢小而奏效大的軍事計劃。他心裏很清楚,200萬人口的“巴掌”之國,正規國防軍僅有5200人,連準軍事部隊“尊嚴民兵營”算在內,也不過10000人而已。再加上那屈指可數的28輛裝甲車、39架飛機和12艘艦艇。在強大的美軍麵前,無疑是一場老虎吞噬山雀的戰爭。
“用小規模的運動戰和遊擊戰與侵略者周旋。”諾列加暗暗決定。
12月19日,諾列加下達緊急密令:除留小部分兵力守衛重要軍事目標外,所有正規軍換便服,潛出巴拿馬城。這是美國人做夢也未曾想到的軍事行動。結果異常奏效。
就在裏奧哈托鎮美軍初戰告捷、得意忘形地高喊:“巴軍投降了!”“巴軍逃跑了!”時,神出鬼沒的諾列加已率領百名武裝人員衝進了美軍駐巴拿馬的南方司令部大樓。一陣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襲擊,徹底搗毀了這座“老巢”。
幾乎同時,巴軍在科隆市、巴拿馬城郊區全麵向立足未穩的美車發起攻擊,使美軍傷亡慘重,感到無力抵抗。
美軍入侵軍司令部向五角大樓發出緊急救援的呼喚。白宮內一片驚愕。布什總統的心情更為沉重。他知道,這場戰爭不僅關係到美國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威望,也決定著他自己的前途和命運。輸和贏至關重要!
“火速向巴拿馬空運2000名士兵,”“抓住諾列加賞金100萬美元。”美國政府又一次下達了新的命令。
“100萬美元?哈哈哈!”諾列加捧著一張重金通緝令大笑不已。他對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的無能舉動感到可笑。
突然,諾列加的笑聲嘎然而止。他緊鎖雙眉,陷入了沉思……。麵對著100萬美元的重金通緝令,諾列加在心靈深處默默地問自己:“退路在何方?”通向鄰國的主要通道已被切斷,友好國家的大使館已被美軍的槍口所監視。所有通訊中斷,僅有的與國外聯係的小型電台,也被美軍電子偵察機控製,哪怕功率再小,仍逃不脫美軍接收器的監視。絕望了嗎?不!這位早年就研究過美軍情報機構,當過10年情報局長,曾與以色列“摩薩德”老牌特務頭子邁克爾·哈拉裏形影不離的將軍,並非平庸之輩,他自有絕招。諾列加扔掉了電台,拋開了保護他的大部隊,隻身一人與美軍開始周旋。
100萬美元,像一塊巨大的“肥肉”,不僅吸引著美軍官兵,而且也誘惑了無數諾列加的反對者們。一時間,“發現諾列加”的電話、紙條、人員接踵而來。
23日清晨,旭日剛剛躍出地平線。一位氣喘籲籲的中年人向美軍報告:在海濱美軍基地附近的私人住宅發現了諾列加。
美軍快速包圍了這座住宅,卻發現這是一座被諾列加用來算命的房子。屋內淩亂地散落著巫婆用的黑吸管、黑麵布、動物內髒和幾盒獸血,煙灰缸裏的煙蒂卻在冒煙,隻是不見一個人影。
當天下午,又有一位婦女向美軍打電話:諾列加躲在巴拿馬與哥斯達黎加邊界不遠處的他以前的別墅裏。
等到美國兵趕到時,諾列加剛剛扔下的煙頭仍未燃盡,細細的煙柱在空中劃上一個個嘲笑的問號。
整整4天過去了,諾列加仍未抓到。頻頻撲空的消息像一塊巨大的陰影籠罩在美國五角大樓上空。世界在指責,多數國家發出了強烈的抗議。
美國總統布什坐臥不安。此時此刻,他又想起兩個半月前與諾列加較量而慘遭失敗的一幕……。
5.3 十月政變
發生在1989年10月3日巴拿馬的一場拙劣政變,使美國白宮丟人現眼。人們由此猜疑布什政府是否能夠擔當大任。
而政變對於諾列加來說,蒼天保佑了他化險為夷。
10月3日,清晨。天高氣爽。安睡了一夜的巴拿馬城又恢複了白日的繁忙。街麵上,上班的人流匆匆,車水馬龍。陽光下,巴拿馬國防軍司令部大樓顯得格外的安靜和威嚴。
和往常一樣,諾列加準時步入國防軍司令部上班。四、五個手插在口袋裏的衛兵前後簇擁著他。稍懂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他們手裏握著槍。
突然,眼尖手快的衛兵發現辦公室周圍有全副武裝的疑兵。他立即攔住諾列加。“有埋伏!”說著衛兵們迅速掏槍,用身體掩護著諾列加向後退去。然而,一切都晚了。
埋伏在辦公室附近的政變部隊一擁而上,直向諾列加撲來。衛兵們迅速開槍射擊,頓時國防司令部大樓內槍聲大作。
訓練有素的衛兵邊打邊退,企圖將諾列加送出司令部大樓。但嘩變部隊已將諾列加圍了個水泄不通,萬般無奈,諾列加隻好命令衛兵停止還擊,自己束手就擒。
幾乎同時,外麵也進行著激烈的槍戰。
一隊全副武裝的巴拿馬中層軍官向諾列加的警衛部隊發起了猛攻。子彈像雨點一樣落在牆壁和玻璃上。
“政變了!”“內部的軍事政變!”
驚慌失措的巴拿馬居民們奔跑著、呼喊著。瞬間,政變的傳言沸騰在整個巴拿馬城。10分鍾後,槍聲嘎然而止。一切又恢複了死一樣的寧靜。一輛乳白色、印有紅十字標記的救護車,風馳電掣般地從交火區穿過,隨即又引起一陣槍聲大作。
巴拿馬城上空的空氣凝固了!電話中斷,商店關門,無數膽小怕事的居民,氣喘籲籲地衝到學校、幼兒園,把剛剛送出的孩子又接回到家中。誰也弄不清這場政變將持續多久。
然而,在距離首都不遠的幾個地方,一些無視槍彈的學生和反對黨的狂熱分子們,高喊著“自由萬歲”的口號在示威遊行。
策劃這場政變的頭號人物是巴拿馬國防軍“烏拉卡營”營長莫瓦塞·希羅爾迪。而直接後台是巴拿馬參謀部情報局長和一些高級軍官。政變的總後台是美國政府。請看政變前後的一幕一幕。
10月1日,星期日。巴拿馬城,入夜。
一輛小車偷偷摸摸地駛進了美軍駐巴拿馬南方軍區司令部大院。車燈剛熄,希羅爾迪營長的妻子就匆匆地跳下車。在一個衛兵的引導下,她徑直走進大樓。
在辦公室裏,她在急切地向美軍軍官報告:“按貴國授意,我丈夫準備在2日發動一場推翻諾列加將軍的政變。請求今晚與貴國情報官員麵談。”
“可以。”美軍官答應得非常痛快。
會談在美軍情報局的會議廳秘密舉行。
希羅爾迪少校提出兩點請求:一是請容許自己的妻子暫時躲避在美軍基地;二是請美軍出兵封鎖美州大橋和阿馬多公路,以助他一臂之力。
事關重大,美情報官員表示:請示白宮後立即答複。
華盛頓,10月2日,星期一。淩晨兩點半,夜深人靜。睡夢中的美國國防部長切尼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叫醒。他睡眼朦朧地抓起聽筒,裏麵傳來上任第一天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鮑威爾的聲音。他在報告希羅爾迪少校的政變要求。切尼聽罷後,一骨碌從床上坐起,他臉上露出極度的興奮。
美國政府久久等待的時機終於到來了。趕走諾列加這個看門狗,永遠霸占巴拿馬運河。這個曾讓美國人付出心血而未能如願的計劃,今天有了天賜良機。借刀殺人。這既不沾血腥又能實現願望的美差,豈能不插手相助?
“同意波尼娜到我基地避險!”切尼當即表示。
“封鎖道路之事……”切尼猶豫了。他感到動用軍隊關係重大,必須向總統報告。
究竟出不出兵?布什也拿不定主意。他想聽一下高參們的意見。
上午9點半,布什總統召集的緊急會議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裏舉行。官員們的意見異常一致:“屆時見機行事,封鎖道路!”
命令下達後僅14分鍾,駐巴拿馬的美軍已占領了各個交通要道,隨時配合政變。
此刻,美國白宮。密切地注視著巴拿馬的動向。
一個消息接一個消息飛進白宮。
“原訂2日上午的政變取消,改到下午。”
“下午政變取消,改為晚上。”
夜幕剛剛降臨,希羅爾迪夫人又匆匆通知美方:政變改為3日上午行動。
此時,守在電視屏幕前的切尼大怒:“希羅爾迪,你這個混蛋!”他真想大罵希羅爾迪少校一頓,但這位政變分子沒有給美國人留下真實的電話號碼,真可謂鞭長莫及。
突然,切尼的腦際閃現出一個奇怪的念頭,莫非是諾列加故設圈套,引誘美國人上鉤。頓時,切尼出了一身冷汗。
謹小慎微的切尼,立即用電話通知駐巴拿馬南方司令部:“看風駛舵,切莫輕舉妄動。”
然而,切尼多慮了。曆史又一次嘲笑了這位國防部長。就在美國人舉棋不定,疑慮重重的時刻,3日早晨8時,政變發生了。
諾列加被關進一間臨時監獄。他表現得異常鎮定,他似乎相信自己的威力和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