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的體製改革(1 / 3)

石油化工的體製改革

一九八三年,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成立後,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國營工業企業進行全麵整頓的決定》,全麵開展了以“五項工作”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整頓,其中,把調整和整頓企業領導班子,建立和健全經濟責任製,作為企業整頓的中心環節。一九八四年,石油化工係統列入全國企業整頓規劃的41個企業全部驗收合格,提前一年完成石油化工企業全麵整頓的任務。通過整頓,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得到加強,各項管理製度得到不斷完善。

▓調整直屬企業領導班子,改革領導體製

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把企業領導班子的調整和整頓,放在企業整頓的首位,並在調整工作中注意做到四個結合。一是調整領導班子與改革相結合,把調整領導班子既作為改革的重要內容,又作為落實總公司改革方案的組織措施。二是調整黨、政主要領導同調整班子整體相結合,解決調整中求穩怕亂的思想和黨、政主要領導特別是黨委書記年齡偏高、文化偏低的現象。三是調整領導班子與第三梯隊建設相結合,新選拔進領導班子的成員有70%是後備幹部,同時又補充後備隊伍,使領導班子形成梯隊結構,後繼有人。四是調整領導班子與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相結合,把選拔優秀知識分子進入領導班子作為落實政策的重要內容。

在有關省、市、自治區黨委的支持下,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四年,石油化工企業先後進行了兩次領導班子的調整,一九八五年又對部分企業進行了充實和調整。領導班子調整前,石油化工總公司所屬38個企業的70名經理(廠長)、書記中,低於大學文化程度的占57.2%,超過55歲的占15.7%。通過調整,領導班子的群體結構有了改善,過去存在的人數偏多、年齡偏大、文化偏低、專業人數偏少等問題,基本上得到解決。調整後公司(廠)的領導班子,平均人數由原來的10.7人減少到7.5人,平均年齡由52歲下降到45歲,具有大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7%,有81%的領導幹部具有技術職稱。黨、政主要領導基本實現高文化結構,一批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幹部走上了領導崗位,領導班子基本實現了二、三梯隊相銜接的年齡結構、合理的智力結構和配套的專業結構。絕大多數領導班子成員政治素質和思想作風好,工作積極努力,有開拓進取精神,群眾反映都比較好。

在調整領導班子的同時,一九八四年,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在企業整頓驗收合格、生產秩序正常的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大連石油化工公司、遼陽石油化纖公司、高橋石油化工公司、大慶石油化工總廠、上海石油化工總廠、長嶺煉油廠等9個企業,實行經理(廠長)負責製,進行了領導體製改革的試點工作。試點經驗證明,企業實行經理(廠長)負責製,有利於改變生產指揮決策慢、效率低、無人負責的狀況;有利於明確黨政分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有利於加強民主管理,體現職工的主人翁地位。到一九八五年,實行經理(廠長)負責製的企業擴大到19個。與此同時,有些石油化工企業,還進行了幹部的任期和招聘製度的試點工作。領導班子的調整和幹部管理製度的改革,為各企業經濟改革的實施提供了可靠的組織保證。

▓推行經濟責任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決定》指出:“為了增強城市企業的活力,提高廣大職工的責任心和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必須在企業內部明確對每個崗位、每個職工的工作要求,建立以承包為主的多種形式的經濟責任製。”

經濟責任製是在國家計劃指導下,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實行責、權、利相結合,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相統一,職工勞動所得同勞動成果相聯係的生產經營管理製度。為了共同承擔對國家和社會的經濟責任,保證中國石化總公司改革方案和企業生產經營目標的實現,調整國家、企業、職工的分配關係,石油化工係統實行了三個層次的經濟責任製。

第一個層次是國家和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之間的經濟責任製。從一九八五年開始,在實行第二步利改稅的基礎上,由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對國家實行稅後留利盈虧責任製,在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年六年內實行投入產出承包,把宏觀控製與微觀搞活統一起來。國家賦予總公司相應的經營管理自主權。稅後留利盈虧責任製的主要內容是:“四定”、“四包”、“四保”。“四定”就是定產出、定投入、定稅種稅率、定留利辦法,一定六年不變。在此基礎上,總公司對國家實行“四包”,就是包財政上繳,包主要產品產量,包新增加的技術開發、智力開發、新產品試製等開發基金和包產品質量。與此相對應,國家對總公司實行“四保”,就是保原料、燃料、電力和運輸,保生產建設必需的資金,保統配材料和設備,保生產發展所需的人力。

第二個層次是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與直屬企業的經濟責任製。總公司把對國家的稅後留利盈虧責任製,按承包的各項指標分解到企業,並建立石化總公司與直屬企業的“包、保”責任製。企業對總公司實行“四包”,即包分解到企業的實現稅利總額,包主要產品的品種、產量和質量,包主要裝置的建設投資和投產時間,包應當上繳總公司的各項資金。總公司對企業實行“四保”,即保分解到企業的投入資金的貸款指標和專項撥款,保計劃內的原料、燃料、動力,保計劃內的統配材料(三大材料)和設備,保新投產項目所需人員指標。

第三個層次是企業內部的經濟責任製。企業與基層單位內部實行以承包為主要內容的經濟責任製。從過去包產值、利潤指標,發展到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全麵包;從過去指標落實到生產第一線,發展到包括領導、管理幹部在內的全體成員、全部單位的經濟責任製。主要形式有:(1)利潤包幹,超利潤分成。按全年利潤(稅)承包數的超額部分,確定一個分成比例,完成利潤包幹指標得基本獎,超基數分成,基金按規定比例用於生產發展、福利和獎勵,超額利潤越多,分成越多。(2)保證生產,聯利分成,節約提獎,這是對輔助生產的基層單位采取的經濟承包形式。保證生產是要求安全平穩供應,滿足生產單位的需要;聯利分成是不直接創造利潤的輔助生產單位,由於保證生產單位正常生產需要而增加了利潤,按生產單位利潤平均完成率上下浮動;節約提獎是指生產費用節約後,按一定比例提獎。(3)百元產值工資含量包幹,是對基建、工程施工單位采取的承包形式。承包單位在保證完成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的前提下,核定每百元產值中所含的工資係數,並以此係數按實際產值完成的多少而浮動。(4)保證任務,利潤(費用)承包,超收節支分成(留用),是對服務性和事業單位采取的承包形式。有的承包銷售收入或經營收入,有的實行定額補貼或單項承包,有的對設計單位承包設計收入等。(5)全民所有,集體經營,照章納稅,稅後利潤分成,用於食堂、招待所、車隊、理發、商店、印刷所等單位。(6)對集體所有製單位,實行獨立經營,照章納稅,稅前利潤承包,稅後利潤分成。

三個層次的承包,調動了企業和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使總公司和企業的承包指標落到實處,做到了工業產值、實現利潤、上交稅利三同步上升,國家、集體、職工分別得益。

同時,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還初步進行了分配製度的改革。通過在安慶石油化工總廠進行試點工作,總公司所屬企業、事業單位分期分批統一了工資標準,實行了職務工資、崗位(技術)工資和工齡津貼,對責任較大、勞動複雜和生產倒班工人,車間主任(施工隊長)、班組長實行專業津貼,對中年知識分子適當照顧,初步理順了工資關係,對穩定生產第一線,發揮知識分子作用,促進生產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揚長避短,發展橫向經濟聯係

在經濟體製改革中,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認真貫徹“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改革方針,積極開展“外引內聯”活動,按照經濟規律,發展多種形式的經濟聯係,開拓生產經營的新領域。

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的成立,就是橫向聯係的產物。它把過去分屬幾個部、幾個省市的企業聯在一起;把過去分屬幾個係統的供、產、銷,人、財、物和內外貿聯合起來,統一管理,統一對外,克服了行業和地區之間條塊分割的現象。同時,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及直屬企、事業根據生產發展的內在聯係和客觀需要,按照經濟合理和自願互利的原則,大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橫向聯合,與外部組成聯合體或關聯企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