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意(1 / 2)

秦嶺支脈伏牛山。懸崖之上,馮成走進洞穴,關閉了石門。此番馮成要閉死關,成則突破宗師,敗則寂滅於此。三十年時間修為不得寸進,馮成不想再苦守了,這次他不留後路,就是要在生死大危機下激發潛力,尋到那一絲破境的機緣。

馮成六歲習武,十二歲拜入形意大師吳克凡門下習藝。二十歲馮成就打通全身經脈成為千年來最年輕的內家拳宗師。可惜此後盡管馮成武功上仍有提高,更是在三十歲就擊敗了武林第一高手武當派太上長老莫問天,威鎮寰宇,但是那卻掩蓋不了一個事實,馮成始終無法突破到內家拳的下一個境界,這個隻有馮成相信一定存在的境界。

內家拳一脈興起於南宋,嶽武穆首創樁功,這是內家拳雛形。武當派張三豐真人創功太極拳,集前輩百家精華於一身,使內家拳真正走向繁盛。清末民初內家拳各門派走向巔峰,百家爭鳴,武學宗師層出不窮,黃飛鴻、白露禪、霍元甲、陳真、葉問等等,威名遠揚。可惜如今科技為主,武學衰落,內家拳昔日盛況不在,甚至連傳承都有覆滅之危。

千餘年來,無數前輩摸索之下流傳下內家拳修煉三境。第一重境界,武者以拳法錘煉己身,是自身肌肉強化到頂點。肉身到了這個地步血氣衝霄,精氣旺盛,內力自然衍生。等閑七八個好手根本近不的身。想再往下走那就要以內勁打通經脈。這個境界的武者追求的是對身體的進一步強大,在以內勁繼續強化皮膜的同時還要鍛煉內腑,功力高深者甚至能夠做到控製肌肉結構夾住子彈。這種人物已經是超人了。可惜內勁修煉不易,這個時代天地靈氣絕跡,吸收天地靈氣補益自身的練氣之法早已失效,為了練功武者隻能從食物中吸收精氣,因而每一位拳師都是大胃王,常人十倍以上的飯量才能略略滿足消耗,這也是“窮文富武”的來曆。第三個境界即為宗師之境。宗師者,經脈盡皆貫通,對身體的掌控力達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移形換影,改頭換麵,不過爾爾。宗師強者肉身進一步強大,可以承受內力爆發的力量,能夠肆無忌憚地爆發內力以獲取強大力量。力大無窮,不懼槍彈,裂石穿金。要想殺死一位宗師除非萬炮齊發,彈雨洗地,不然宗師一定可以通過過人的速度逃出生天。一位宗師不要命地報複絕對能夠毀掉一座城市,因為宗師太強大,又可以改變身形,無從約束。因而每一位宗師都是國寶,是“核彈”級別的存在,無人敢招惹。可惜宗師雖強但是太過稀少,全世界七十億人口,宗師強者不過六十,每一位都是億中無一,堪稱“活著的傳奇”。中國印度兩大文明古國,武道源遠流長,占了宗師總數三分之二還多。其他地區不成係統,成就宗師多賴機緣,因而較少。不過有得必有失,係統傳承的武道戰力要稍弱於那些野生成長的天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