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隋朝末年,群雄並起,天地分崩。高祖滅隋,建立古唐。天下之地盡並於唐。太祖李世明登基,貞觀之治現,至此古唐進入盛世,政治清明,軍事強盛,四夷賓服。
神州遼闊,浩土無窮。強如古唐王朝也無法征服天下,況且除了中原肥沃之地外大多貧瘠荒涼。所以強大的古唐王朝隻是占據了中原的肥沃之地,擁有了天下人口的十之五六,並沒有討伐天下,一統神州之心。古唐以西是佛宗發源地天竺,以北則是吐蕃,波斯等國,再北便是荒涼之地,山險水惡,多是飛禽猛獸,邪瘴毒物等。
神州浩土遼闊,奇人異事極多。古唐道教盛行,後又從天竺傳來佛宗,加上吐蕃,波斯等國傳來的巫術毒功之流,古唐中原之地便有了無數的道門流派。因為各門各派的修煉之法不同,威力有高低之分。無數的道門流派也因此有了三六九等之別。
古唐坐落在中原之地,疆土遼闊,山林水秀。門派更是多如牛毛,其中古唐朝廷立有天機壇和規天閣。天機壇,掌管觀察天文,並推算天機未來。規天閣,主要職責是代表朝廷在修真界行事,捉拿在古唐逞凶的修真者。除朝廷所立的兩大部門外,中原之地還有天下公認的第一大派“天道門”。
天道門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相傳是由老子李耳連同其弟子共同建立的。天道門坐落在洛陽城旁,千洛山絕頂之上。千洛山一共有三峰,形狀奇異。遠遠看去,便像是三把巨劍拔地而起,直衝雲霄,將天空撕裂。
天道門弟子眾多,大部分的普通弟子都集中在千洛山的守靜峰上,隻有內門弟子與大弟子等天道門的核心弟子才會居住在千洛山的主峰千洛峰上。至於千洛山餘下的那一峰則是無名峰,是天道門的後山重地,一般弟子是絕對不可以進入的。
天道門之所以能夠穩居天下第一大派,除了內門核心功法“乾坤道德經”的絕世玄妙之外,還有的便是攬進天下修真奇才的千洛試了。千洛試每年舉辦一次,吸引無數的來自天下間的修煉奇才,通過對根骨、毅力、心智等的測試,篩選出適合天道門的少年。這種人才篩選製度能夠為天道門提供新鮮血液使其能夠保持源源不斷的活力。
當然除了坐落在古唐之地的天道門之外,天竺國境內有佛宗源頭天竺寺。波斯有波斯聖教,吐蕃有苦行門,這些門派都是實力非凡。其他實力較弱的宗門更是數不勝數。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曆史的車輪滾滾而來,這個故事便始於在古唐王朝,最終波及天下。
********************************************
長安城在老百姓的眼裏那可是真的不得了呀。虎踞龍盤於平原之上,後倚龍須山,一條奔騰的龍須江從城前跨過,形成天然的天險。長安城內又分為內外兩城。內城是皇宮大院,是古唐王朝的政治核心中樞。外城則是老百姓經商居住的地方。
屋宇林立,阡陌縱橫。轆轆的馬車聲昭示著這個城市的活力與繁華。怪不得有人曾經說過,天下財富共十分,長安城占八分。這話雖然誇張,但是足矣說明長安城是一個繁華無比的夢幻之都了。
長安城的繁華與強盛在商殷正眼裏都是自然而然的,用他的話來說是這是順應天道的。
商殷正此時正站在龍須山的山頂,不遠處便是那個雄偉到被認為不可能攻破的長安城。商殷正此時靜靜的站在那,宛如一個石像一般。他的確也長的像石像一樣,不長不短的頭發盤在腦後,一張平凡卻浩然正氣的臉,身著一襲修身的素白長袍,左手持著一把古劍。整個人站定在那,仿佛是再大的風也不會將其吹動,英氣十足。
“商兄,長安城很雄偉吧,你每次來都喜歡在這駐足上片刻呀,難道不會看膩嗎?”
商殷正的身後突然響起了一個低沉的聲音,聞言,商殷正卻沒有回頭。這個身著一襲黑漆盔甲的中年人也不生氣,向前走了兩步,來到商殷正的身旁。
“你曾經說過長安城的繁華與人治無關,一切都是天道所然。這話傳到了皇宮裏,倒是讓聖上傷心了好長的一段時間。”
“我說的是事實,長安城的繁華絕大部分的功勞都是依靠他的地理位置而來的,長安城坐落在龍脈龍眼之上,被天理紫氣所罩,厄運不至,霍亂不及,縱使是一個平民百姓當皇帝,隻要不傷天害理,****乾坤,這龍脈自然會保他”
“你知道你說的這話要是傳出去,你會被滿門抄斬的,不過想來這些世俗的權力也根本無法限製你,況且你和宮中那位的關係更是非比尋常,有勇氣說出這話的人天下間恐怕也就你一個了”
提起宮中的那位,商殷正微微皺眉,不過也沒說什麼,隻是不經意間微微握緊了左手的劍。一旁的中年人嗬嗬笑了聲,看向長安城的眼神中多了中戲謔的神情。不過這種神情很快便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擔憂之色。
“商兄,實不相瞞,這次叫你下山實在是有要事相求。我知道你們天道門一向精通天道之術,所以請你看看這長安城的可有異樣嗎?”
“異樣?你是指...”商殷正皺眉問道,長安城人傑地靈,可謂長存千古,會出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