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天師大戰女宮主 國師親見觀世音
詩曰:
陰風獵獵滿旌竿,白草颼颼劍戟攢。
九娃羌渾隨漢節,六州番落從戎鞍。
霜中入塞雕弓響,月下番營玉帳寒。
底事戎衣著紅粉,敢誇大將獨登壇。
卻說黃遊擊、王應襲碾著紅蓮宮主,隻指望活捉他。那曉得他扭轉身子來,一聲響,就有萬道金光,千條紫氣,一個人照頭一下。也不知是個山崩將下來,也不知地塌將下來。番陣上一聲梆響,早已斷送了兩個將軍。紅蓮宮主得勝而去,不勝之喜。藍旗官報上中軍,元帥大怒,說道:“無端潑婦,敢生擒我四將,成個甚麼體麵!”王爺道:“斬妖縛邪,天師還是專門的。”元帥去請天師,天師即時出馬。紅蓮宮主看見南陣上擂鼓三通,一聲信炮,跑出一枝軍馬來。前後左右,旌旗閃閃,殺氣騰騰,中間一杆皂纛,皂纛之下坐著一員將官,眉清目秀,美貌修髯,頭上戴著一頂九梁冠,身上披著一領雲鶴氅,提一口七星寶劍,跨一匹青鬃駿馬,心裏想道:“來者莫非就是甚麼引化真人張天師?待我叫他一聲,看他怎麼?”高叫道:
“來者莫非是個道士麼?”天師喝趨聲道:“唗!”我乃大明國朱皇帝駕下官封引化真人張天師,你敢說甚麼道士?”宮主道:
“我把你這個誅斬賊,你又沒有三個頭,你又沒有四個臂,何敢領兵侵犯我國?”照頭就是一刀。好天師,就還他一劍。你一刀,我一劍,戰到三五合,天師劍頭上噴出一道火來。宮主道:“天師,你手段不加,空激得劍頭上出火。”道猶未了,劍頭上燒了一道飛符。天師口裏喝上一聲:“到!”隻見正南上吊下一個天神,臉如赤炭,發似朱砂,渾身上下,恰如火燎的一樣,睜眉怒眼,手執金鞭,朝著天師打個恭,說道:“天師呼喚小神,何方使令?”!天師起眼一看,原來是個赤膽忠良王元帥。天師道:“這女兒國出一個甚麼紅蓮宮主,無限的妖邪,拿了我南朝四員大將,阻我的去路。相煩天神替我擒他過來,才可以過得這一國。”王元帥得了道令,一駕祥雲,騰空而起,落下雲來,把個紅蓮宮主照頭一鞭。打得紅蓮宮主萬道金光,千條紫焰,反把王靈官一雙眼如煙搊一般,如火燎一般,如針刺一般。王元帥不得他到手,駕雲而去。
天師道:“有此潑婦。”連忙的一連燒了幾道飛符,天上一連吊下了一幹天將。天師抬頭一瞧,原來是龐、劉、苟、畢四位元帥,齊齊的打一恭,說道:“天師呼喚小神們,那裏使用?”天師道:“相煩四位天神,擒此夷女。”四員得了道令,落下雲來,擒拿宮主。隻見宮主身上迸出萬道金光,四邊廂都是些騰騰紫霧,那宮主就腳踏著金光而起。金光一丈,宮主高一丈;金光十丈,宮主高十丈;金光百丈,宮主高百丈;金光千丈,宮主高千丈;金光萬丈,宮主高萬丈。一高就高在半天之上。四位天神回複道:“此女人已成仙體。小神們未易擒拿。”四位天神駕雲而去。
天師道:“這等一個女人,會成甚麼仙體?卻也是個異聞。”道猶未了,那宮主的寶貝望空一撇,萬道金光,千條紫霧,豁喇喇的響將來。天師也沒奈何,跨上草龍而起。轉到中軍,渾身是汗,氣喘做一堆。元帥大驚,說道:“天師為何這等模樣?”天師卻把個始末緣因告訴了一遍。元帥道:“天師尚然如此,何況這些將官!”馬公公道:“似此難征,不如收拾轉去罷!”王爺道:“兵至於此,有進無退,怎麼說個轉去的話?縱有甚麼妖邪,還有國師在那裏,偏你會愁些。”元帥隻得去請國師。國師道:“貧僧也隻好去勸解他一番。”到了明日,藍旗官報紅蓮宮主討戰。國師戴一頂舊舊的毗盧帽,著件舊舊的爛袈裟,一手缽盂,一手錫杖,一個兒逐步的搖也搖,遙近前去。紅蓮宮主曉得南朝的長老有若大的神通,他也不敢怠慢,問說道:“來者莫非是金碧峰長老?長老,你既是一個出家人,豈不知佛門中三規五戒?怎麼今日跟隨著這些造孽中生,墮落這多孽瘴?”國師道:“宮主在上,非是貧僧出家人肯墮孽瘴。隻因我萬歲爺要追尋玉璽,故此奉命而來。”宮主道:“玉璽不在小國,你何故苦苦加兵?”國師道:“既是玉璽不在,須得一封降書降表,倒換一張通關牒文,日後才好回話。”宮主就有些不快活,說道:“長老差矣!小國自來不曾通住你大國,怎麼逼勒我要降書降表?你莫怪我說,有我在一日,你這些船難過一日。”國師道:“阿彌善哉!我這寶船上有戰將千員,雄兵百萬,豈可就不得過去。”紅蓮宮主說道:“你也把這大話來謊我。我連日出陣,我連日生擒你大將,隻走得一個黑臉賊。雖然走了這一次,終久是個甕裏鱉,船裏針,走到那裏去?”國師道:“阿彌陀佛!我南朝的大將,倒也有些難拿哩!”紅蓮宮主大怒,喝聲道:“唗!莫說是你大將難拿,就要拿你這個和尚,何難之有!”國師道:“也有些難處!”紅蓮宮主把馬一夾,提起刀來,就要照頭一下。國師不慌不忙,把個九環錫杖到地上一畫。隻見宮主的馬,望後就退走了幾十丈之遠,打死也不上前來。
宮主心裏想道:“這和尚是有些本領,連我的馬也怕他。”卻又取出那九斤四兩重的銅錘來,照國師頭上一錘。這一錘正中在老爺的頂陽骨上,早已打得金光直上,紫霧斜飛。那金光直上,就結成一朵千葉的寶蓮,把個銅錘托起在半天雲裏,動也不動。宮主道:“好利害也!”連忙的取出一口喪門劍來,望空一撇,直取老爺的首級。老爺不慌不忙,把個手指頭兒一指,那口劍就化做一個紅紅綠綠的蝴蝶兒,迎風飛了。宮主道:
“這和尚好利害,連我的兵器都去了,我肯與他幹休!”取過一壺百發百中的九枝箭來,一齊照著國師的身上,豁喇喇一響,都中在國師身上。國師把個袈裟兒抖一抖,那九枝箭都吊將下來,宮主道:“那些爛袈裟有個射不穿之理,好利害!”連忙的取出寶貝來,望空一撇,隻見金光萬道,紫霧幹條。國師慢慢的把個缽盂也一撇,隻指望收他的寶貝。原來他的寶貝也利害,就把個缽盂托在半天之上。國師收下缽盂來,宮主收下寶貝去。國師心裏想道:“這是個甚麼寶貝?卻不曉得他的根苗,怎麼好處?”一聲念佛,計上心來:“且把個四大色身閃他一閃,閃他家去坐下,待我細細的查他一番,看是怎麼?”想猶未了,那宮主又把個寶貝飛來。國師閃他一個空,應聲而倒,三魂渺渺歸陰府,七魄茫茫入九泉。那宮主看見個打死了國師,歡天喜地,隻是不敢過來取他首級,躍馬而歸。歸見國王,告訴道:“殺敗了南朝道士不至緊,今日又打死了南朝僧家,得了全勝。不日之間,掃盡了那些寶船,拿盡了那些將帥,我國家苞桑磐石,永保無虞。”女王道:“多虧了孩兒這一番保國之功。”安排筵宴,大賞三軍。一連就是三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