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人生的責任
在人類社會中,社會權利要求他們履行自己的責任。成功的人生都是勇於履行人生的社會責任的人生。沒有責任感的人永遠不會得到別人的信賴,而有的時候,事情的艱難性、自身的局限性、外部條件的幹擾性等都會使一個人逃避自己的責任。長此以往,沒有了責任感的人也就失去了在社會中生存的空間。
其實,責任是值得我們永遠重視的。責任始於出生,終於死亡,陪伴我們終身。它引導我們做好事,禁止我們做壞事。責任始於對兒童的養育,它命令我們以身作則,去培育他們、指導他們、教育他們並影響他們,把他們引向行善之路。
責任陪伴我們終生,它使我們走出家庭去幫助別人。主人對仆人有責任,反之,仆人對主人也有責任。我們對鄰居、對家鄉、國家都有責任,我們對所有人所履行的義務含有極大的責任。除非一個人意識到這種感覺並積極地去實踐,否則他就不可能過一種真實的生活。
責任感使我們的人生之路變得平穩,幫助我們去理解、去學習、去服從。責任感給了我們力量去戰勝困難、抵製誘惑、奮鬥不息;給了我們力量去成為誠實、仁慈和真實的人。所有的經驗都告訴我們:我們是自我塑造的人。我們努力戰勝做惡的傾向而努力向善,漸漸地,我們就成為我們所努力成為的那樣。日複一日的努力使這一奮鬥變得容易一些,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播下什麼種子,就收獲什麼果實。
人們並不僅僅是隻為自己而生存。除了為自己的幸福而生存以外,他也為別人的幸福而生存。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履行的職責。富人和窮人都不例外。對某些人來說,生活是快樂的;對另外一些人來說,生活是痛苦的。但是,最有價值的生活卻絕不是那種隻追求自我享樂的生活,甚至也不是那種沽名釣譽的生活,而是那種在每一項美好的事業中都紮紮實實、兢兢業業地做一些給社會帶來希望和益處之工作的生活。
海爾洛克勒說過,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圓心,它被許多同心圓所環繞。從我們自己的圓心出發,第一層圈出現了——這是由父母、妻子和孩子組成的圈。第二層圈是各種親朋好友關係;然後是自己所屬族群的同胞關係;最後,是與整個人類這個種族的關係。
要想在人世間能夠始終如一並堅定地履行我們對上帝和對人類的職責,這就需要對上帝賜予我們的所有能力進行開發和培養。上帝確實早已把一切給了我們。正是上帝那至高無上的意誌在引領和指導我們的意誌。正是那些有關是非、善惡、美醜和好壞之類的良知使得我們在今生履行對人類的責任,在來世履行對上帝的責任。
職責的範圍是沒有固定的界限的。它存在於生命的每一個崗位。在我們的一生中,無論我們是富有還是貧困,是幸福還是不幸,我們都無法選擇,但我們卻能夠選擇去履行那些在我們身邊無時無處不在的職責。不惜一切代價和甘冒一切風險地遵從職責的召喚,這是最高尚的文明生活的本質體現。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偉大的事業都值得人們去為之奮鬥、值得人們為之神往、為之奉獻自己的生命。
我們常常不由自主地把責任這一概念同士兵的職責相聯係。這讓我們想起在龐培古城中因履行職責而死在工作崗位上的那位異教徒衛兵,那是發生於一千八百年前的事情。當時,龐培古城附近的維蘇威火山突然爆發,龐培古城被火山灰徹底埋葬。這位士兵是一位真正的戰士。當火山爆發時,別人都在倉皇逃命,唯有他仍然堅守自己的崗位。因為那是他的職責。當時,他被安排守衛那個地方,而他也絕無退縮之意。他因吸入火山灰中過多的硫化氣體窒息而死。他的身體化作了灰塵,但他的精神卻永存於人類的記憶之中。今天,我們仍能在那不勒斯的巴爾波尼可博物館中看到這位士兵曾經使用過的頭盔、長矛和胸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