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人體化妝美

(一)臉部化妝

天生麗質畢竟隻是少數,盡管豔如桃李,也難免稍有瑕疵,多多少少還要靠打扮來完成。

化妝的曆史很早,大致起源於周末夏初。《後漢書》中就有“采女數千,脂沒粉黛,不可貲計”的描述,可見很早就有婦女花很大的代價用在化妝上。當今社會,各種化妝品奇花異放,滿目琳琅,可見也是有曆史原因的。

古時化妝所用的白粉和脂胭是女性兩件必需品。白粉又稱鉛白、鉛粉、鉛華,或單是一個“粉”字,起源之說紛歧不一,如《墨子》載:“禹作粉”,《博物誌》載:“紂燒鉛”。胭脂是由一種深紅色的木蘭花汁製成,此植物原產於匈奴,後被移植至燕國各地。匈奴人稱愛妻為“閼氏”,近似“胭脂”之音,而“閼氏”即是塗有胭脂的愛妻之代名詞,所以,“胭脂”一詞遂被沿用至今。

六朝宮女化妝時,先以手掌握住胭脂,待溶化後再塗於兩頰。濃而朱紅者稱酒暈妝,顏色較淺者謂桃花妝。有的宮女先以白粉濃塗雙頰後,再裹上一層大紅的胭脂謂之飛霞妝。都曾先後大為流行,頗受當時女子喜愛。

濃妝豔抹的少女兩頰緋紅,映於微弱的夜燈下,宛若桃杏花朵映於朝霞般,別有一番朦朧中透紅的美,稱為晚霞妝。

豐頰施粉脂的化妝術,雖說是起源於周,然而其動機並非全是為美觀而化妝。當時宮中的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等宮女,每當有月事時,就以朱漆塗在雙頰,大紅圓點恰如靶心作為標示的記號,讓主管進禦順序的女史即能分辨清楚,或刪或補,一目了然。

頰紅之外,又有斜紅。梁文帝描寫:“分妝淺靨開,繞臉斜紅傳”,斜紅就是在眼皮上塗上鮮紅的胭脂,如此一來眼皮一動,一眨一閃間紅、白、黑相見出現,煞是另有一種氣象。陳子昂的“柳葉眉上來,桃花臉落紅”即是指此。

自古以來,腮紅有各種各樣的變化,《說略》雲:“美人妝麵,既敷粉,複以胭脂調勻掌中,施之兩頰,深者為酒暈妝,淺者為桃花妝。薄施朱,以粉罩之為飛霞妝。趙合德為薄眉,即遠山黛,施小朱,號慵來妝”《瀚苑新書》:“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一日臥於會章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後有梅花妝。”

眼影就是眼蓋膏,是用以塗抹在眼皮上的,能夠增加眼睛的神彩和魅力。現代的化妝術,眼影的使用,可以掩蓋眼睛的形狀與位置的缺陷,使用方法大約有六種。

深陷的眼睛:可先在眼瞼上塗一層淡而朦朧色澤的眼影,如象牙色,在眉毛下方的顏色要更淡,然後在雙眼皮的上方,畫一道假的眼窩線,在外眼角部分逐漸擴大、上揚,這道假的眼窩線的顏色要深一些,如用綠色,這樣眼睛看來就不會那麼深陷了。

眼睛太小:可用深色眼影,從眼瞼的中央開始塗,逐漸向外,外眼角部分逐漸上揚,然後用淡一點的顏色在眼瞼的剩餘部分塗滿,不要畫假眼窩線,也不要用眼線,這樣眼睛看起來就不會太小了。

眼睛大而突出:可用深色眼影來模糊眼睛的輪廓,內眼角至眉毛部分不要用眼影,其他部分平均攤開。可用較深些的眼影塗在雙眼皮部分,盡量弄模糊一些。在眉毛下方,可用自然膚色的光亮眼影,輕輕地刷上一道。

眼睛太圓:可用淡色眼影塗滿眼瞼上方,再用深色眼影沿著眼皮折線向外、向上擴散塗開,一直到眉毛為止。眼折線的部分較深,可用色筆畫一道向外到眼角為止。然後用手指塗開。

兩眼太接近時:可用亮光眼影在內眼角部分,然後用深色眼影向外、向上塗,一直到眉毛為止。在外眼角部分可試著加進若幹深色眼影。

兩眼太開:和前麵的方法恰好相反,用深色眼影塗內眼角,亮光眼影塗外眼角,畫一條假眼窩線,使之盡量靠近鼻子。眼窩線在眼瞼中央即行消失,眉毛下方用點亮光眼影,或用淡色眼影亦可。

棕色眼珠的人用藍色調的眼影,反能襯托出棕影的光澤。淡褐色眼珠的人,可用柔和的深綠色眼影,使眼珠的自然光彩顯現出來。

眼影色彩的搭配,應考慮發色、眼珠色、膚色、服裝色調以及季節和場合。藍色調的眼影應配合正紅色的腮紅和口紅,搭配的服裝有正紅、藍、白等;綠色係列的眼影應配合橘紅腮紅和口紅,搭配的服裝有橘紅、黃、綠白等色;咖啡色的眼影除了本身成一調的腮紅、口紅能用外,能配合任何色調的化裝品和服裝。

化妝的色調、色彩要恰到好處,如服裝是紅色走橙色,可以用藍色調眼影;服裝是黃色、咖啡色或橙、綠色,用紫色調眼影較為合適;而咖啡色調眼影則可與任何色調的服裝配合,可以稱為安全或百搭色。

炎熱的夏天,眼影的色調最好別采用熱情係列,冷色調來得比較合適,如銀灰色、淡綠色、天藍色等。晚間可以稍濃一些,但不宜太濃太豔,若帶一些金粉會更好。

日常的便服偏於清淡、自然,試以杏色或淡黃色由眉頭抹到眼的中央,再配上藍色或綠色,眼影自眼中抹至眼高,自有一分清麗自然感。

顏色為生命帶來色彩,世界若缺少了它,定會黯然無光。不同的色彩勾劃出幻覺的形體,而不同的顏色也可以影響情緒。人們對顏色的喜好各異,感覺不同。濃淡的搭配,變化無窮。和諧的色調予人舒服感覺,顏色所傳遞的信息比文字還直接有力。

利用顏色的配搭,營造美麗的效果,正是化妝的一大要門,尤其是眼部分妝,更是整個麵孔靈魂的所在,化妝要配合適當的場合,選擇色調恰到好處。

繪畫的技巧在化妝中被廣泛應用著,因此,如果懂得素描的基本表現法,化妝就很簡單而容易了,把嘴唇甚至整個臉當成畫布,即可盡量發揮。

要使嘴唇顯出立體感,單靠線條是不夠的,嘴唇往往在塗滿口紅後,反而顯不出立體感了,因此,必須有適當的方法。要顯出立體感,得靠嘴唇周圍部分。

我國古代美女塗口紅時,將嘴唇紅的部分塗一層白粉,而口紅隻塗在嘴唇內部,這種化妝法的效果有二:一在強調嘴唇的柔美;二是能使嘴唇顯得小一點。因為當時是以櫻桃小口為美,細小的嘴唇較受男子歡迎。時到今天,嘴唇的化妝法已大有革新,不單是將嘴唇原來紅的部分塗上口紅,使嘴唇更加鮮紅誘人,連毗接皮膚的細帶部分也塗上口紅,使嘴唇闊大多了,使人有熱情、性感的感覺。這是近年來時興的女性美變化之一。

從化妝的曆史、膚色、輪廓等角度來看,我國婦女極適合紅色色係化裝,如以朱唇的化裝:膚色略深的女性可用略帶咖啡色的紅色口紅,配以大紅色的腮紅,眼影則以咖啡紅為宜,膚色淺的女性,可用最豔麗的紅色口紅,配以大紅的腮紅、大紅的眼影。在白天,塗抹範圍應小些,輕刷眼影、腮紅、口紅,晚間則不妨誇張些,口紅塗厚,腮紅刷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