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是世界上最美的事物
人是社會的核心,社會中的一切活動、一切事物和一切製度都離不開人。每天每時,人們都要進行交談、交往和交流。
但說到人體,人們往往就想到裸體,想到人體攝影、人體藝術,想到油畫中常見到的裸體女人,想到她那嫵媚的眼睛,她那含情的神態,她那高聳的雙乳,她那凝脂般的肌膚,以及她有那富有彈性的豐滿的凸臀,……等等。
是的,這確實是人體,而且還是最直接、最自然、最純潔、最具體的人體,即裸體,但這隻不過是人體存在方式中的一種。除此之外,人體還有多種存在方式,如裝飾過的人體,這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人體;將人體用某些媒介,如泥土、石頭、金屬、木料、顏料、膠片、畫布等表現出來,創造成千姿百態的人體藝術品,這便是我們平時見到的人體雕塑、人體攝影、人體繪畫等;此外,人體的運動形象、舞蹈形象等也是人體的存在方式。
人體是天生的,受之於父母,人是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人的身體是自然界最高的傑作,沒有一樣東西比人體更美。
我們知道,美有多種形式,大至可分為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自然美即存在於自然界中事物的色彩、線條、形狀、質地等;社會美即社會關係中的美,所謂社會事物主要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家庭、社會、國家、民族、人的行為及其所構成的各種社會事件、各種物質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等;藝術美則是自然美與社會美的反映,包括客觀事物的形象和藝術家的主觀意識,是主觀與客觀的有機統一體。
自然美基本上是形式美,是比較單純的美的形式,如一朵鮮花,我們欣賞它的美就在於它的色彩鮮豔,花瓣嬌嫩,形狀舒展,……等等;社會美不僅包括事物的形式,而且涉及事物的內容,社會美主要是內容美,因此,它比自然美更為豐富,更為深刻,更為動人。
因此人的美是社會美的核心,是社會美的最高體現。
人的美主要由外在美和內在美組成,外在美又包括形體美和姿態美,內在美則表現在心靈美、氣質美和性格美。
人們對人的美學價值的認識首先是從人的外在美即人體美開始的。
早在遠古時代,人體就成為審美對象,此後,對人體美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人們的審美觀念。
至今發現的最早人體造型是奧瑞納文化階段(約三萬年前)的出土雕像,如出土於列斯比尤格的維納斯裸體女雕像、出土於捷克的多爾尼·威斯托尼茨的裸體女雕像、維倫多夫的維納斯圓雕裸女像以及布拉森普的裸體軀幹雕像等,這些雕像都誇張地強調了女性性部位的特征:豐滿的乳房、臀部和陰阜,這種不成比例的人體結構看似造型的幼稚,其實是體現了當時的審美觀念,即揭示了母係社會階段對母性生命的追求和對人類繁衍生息需求而體現出的生殖崇拜。我國近年出土的被稱為世界文化史一大奇跡的紅山文化積石塚基地和女神廟遺址(距今五千年)的兩尊泥質紅陶女裸立像也體現了這一點:女身體態肥碩,線條流暢,特別是乳房豐滿細膩,肉感很強,女性特征一望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