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先蠻之體(1 / 2)

照見五蘊皆空。

此乃佛門奧義,怎會引動命盤?

昔日妖墓內,龍首老者曾言,六字真經可衍萬法,可容萬法,實乃無上神功。佛宗,本自高人參研真經而創,從真經中來,自然回真經中去,其諸般經典,皆為真經所容、所用。

念及往事,寵渡明了,深窺其妙,大笑呼曰:“好個五蘊皆空!”將漫天金符,盡納入體,振臂輕嘯。符光自周身毛竅散出,描個人形,倏忽大漲,連天接地。

那金芒人形,散有十二回。不是佛光,勝似佛光,本自邪氣克星,天上鬼霧哪裏幹得過?跑也跑不及,早被掃蕩幹淨。識海天地,霎時澄明無比,複有山清水秀。

就說這金人,符光散射,散在天上,散落地下,更散出識海,散遍肉身。寵渡飄於半空,光氣氤氳,身裹青芒,眼泛金光,望天笑道:“醜鬼!小爺回來矣!”

卻說幡界之內,鬼武撿了儲物袋,見有避水珠、遁地術諸般,樂得很,不停念叨:“噫!這回大發!不單破境結丹,更得許多寶貝,這小賊,原是爺爺的福星耶!”

正自歡喜,怎料得腳下幹屍,靈台乍亮,猛而懸空盤坐。鬼武大駭,兔子一般跳開,橫劍喝道:“小賊妖孽!死俅咯,還嚇唬爺爺!”

倒是天上萬鬼先有靈感,曉得克星將至,一時躁動難安,倒忘了自家就是鬼,反跟見了鬼似的,爭相遁回霧中,飄往深處。

鬼武惱極,心想:“打人不過先下手!管他耍何花樣,斬了再說!”將木劍舞起,拚盡全力斬下。不料光輝大盛,顯出道十二丈莊嚴妙相。怎個妙相?有讚為證。讚曰:

明霞幌幌,玉煙蒙蒙。明霞晃晃,金光萬道吐白虹;玉煙蒙蒙,瑞氣千條噴紫霧。羽衣霓裳,流蘇飛揚;佛道相生,本無參商。妙相初生遇鴻蒙,開天辟地有大能。暗合先天十二數,再遇少年早已定。正是自此修得先蠻體,比肩盤古日可期。

說此妙相,頭暈光輪,不見五官,也盤膝而坐,將寵渡罩住。頂上飄個金符,乃佛門“卍”字符;身下也有個符,青色,乃道家太極圖。

兩符反向旋轉,霎時靈芒綻放,光耀幡界,四處透亮。又有各色星雲,環繞四周,隻把寵渡襯得似個得道老僧,又似大羅真仙,好不威嚴。

於此妙境,似回初習真經之時,寵渡對那兩道玄異氣息,又有感應。

一者向上,很美好,恰似他在識海內,所悟的“正氣”,給予萬物“生”之意。一者往下,很醜,透著“死”意,要滅眾生。想幡界之內,彼等戾氣與怨念,便屬此類。

到底何物?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共存於天地,萬物生而有之,無可避免。

寵渡想堪破,奈何境界太低,始終捉摸不透,暗想:“二氣非常,他日我道行夠了,或可得解。”半晌無果,隻得作罷。

話說鬼武揮有三丈劍芒,還沒斬到,已被震得稀碎,駭得目瞪口呆。想招鬼來,遍覓不見鬼霧,不曉得躲哪個旮旯去了,急忙忙獻祭五祿。

萬鬼怕得要死,來了才怪!

那匹夫不甘心,又行獻祭。

僅見五色靈絲飄散,仍無有鬼來。

好害怕!鬼武察覺不妙,扯身就走,要遁出幡界,早被妙相大手抓住。體內鬼元,頓似見貓老鼠,流速驟減,幾乎不動。一時鬼元遲滯,鬼武使不出半點手段,隻能哇哇大叫,待宰如羔羊。

但見妙相又有變化,身後現出造化命盤。盤與妙相等大,虛虛實實,亦幻亦真,分金青兩色。青光左轉,收了身下太極圖。金芒右轉,收了頂上卍字符。刹那間,幡界之內,響起陣陣經誦。初起時,吟吟淺唱;次後來,清音嘹亮。

此妙相,本自邪祟克星,又有這等經誦,眾鬼怪頭痛欲裂,身子要炸,早跑出鬼霧,都來拜寵渡,伏地討饒,將幡界跪得滿滿當當。

經誦不減,反而愈烈。妙相散出靈光,掃蕩四野。但聞砰砰聲響,萬鬼盡作煙雲。唯獒夫人,被妙相護在手中,煉去戾氣與怨念,返還本性,複作玉白魂體。

那等鬼煙怪雲,被妙相盡數煉化,流入寵渡體內。戾性盡除,化作靈氣,滋養真湖。怨念再無怨意,便是純粹念力,拓展識海。更有氣血之力、生機、壽元、氣運諸般,都歸寵渡。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

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

一時肉身盡複,道行大進,神識爆漲,遠逾往昔。寵渡目運金光,睜眼看鬼武,隻把這匹夫看得心下發毛。與獒夫人道:“好狗狗!委屈你獨守此界,他日我結成玄丹,再來看你。”狗子飛在半空,叫一聲,——本汪曉得了。

到底在歸元境,寵渡耍不轉招魂幡,要出此界,還得用鬼武。複望那匹夫喝道:“醜鬼,還不隨我出幡!”鬼武道:“我、我真元運轉不開,爺爺且將手鬆開!”

寵渡笑曰:“好鬼頭!小爺鬆開,你不自己跑了?”鬆了些許,隻夠鬼武略用鬼元,仍將他牢困掌中。鬼武道:“還是太緊,真元不夠用耶!爺爺再鬆鬆?”寵渡喝道:“少打馬虎眼!再不出幡,碎了你。大不了,小爺就在幡內,待結玄丹,自可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