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男睡眠衛生
一、要講究睡眠衛生
睡眠是使人腦休息的最好形式,一個人可以7天不進食但若3天不睡眠則有生命危險。
睡眠是維持生命的必要條件,在睡眠時,神經細胞不再接受外界對器官的刺激。呼吸中樞、心髒活動中樞、血管運動中樞、消化中樞、新陳代謝中樞和調節中樞,由於它們是自動工作的中樞,雖然在睡眠中仍繼續維持興奮狀態,但也都相應地放慢放低了活動。因此,睡眠可以使人恢複體力,減少腦細胞的損耗,醒後會精神振作,體力充沛。
如果睡眠不足,會對中樞神經係統產生不良的影響,能導致體弱疲憊、智力減退,甚至發生疾病。所以中學生應當注意睡眠衛生,保持充足的睡眠,並應遵守規則的作息時間。
那麼青少年到底需要多少時間睡眠呢?為了保持大腦皮層的正常活動,中學生每天應睡眠8~10小時,如此方能達到休息的目的。在休息日,睡眠時間稍許延長些,也是適宜的。
然而,過多的睡眠和長時間的臥床,對於身體健康也無益處。因為過多的睡眠,會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功能,出現精神萎靡不振,頭昏腦脹,思維和記憶遲鈍,影響學習效果。此外,還可以使腸胃的功能日益變弱,引起便秘、肌肉鬆弛、身體發胖,抗病能力也隨之降低。
為了能睡得好,睡得踏實,有幾件事值得注意:如果白天體力活動較多或參加了體育鍛煉,晚上就能沉沉熟睡。所以晚間適當做些體力活動,如慢跑、散步、作操等,有助於深睡。但睡前不宜進行強度較大的體育運動,因為劇烈的運動可使呼吸增加,脈搏加快,許久不能平靜,大腦也處於興奮狀態,故不利於睡眠。
此外,晚上不要飲用濃茶。有許多中學生為了晚間複習而飲茶提神、驅倦,然而複習完了後,茶堿的興奮作用仍持續存在,以至到睡覺時久久不能入睡,次日學習時頭腦也不清醒,打瞌睡,影響聽課。當然,晚間也不宜飲用其他一些興奮刺激的飲料,例如咖啡、酒類(飲酒後可能有助入睡,但幾小時卻可使人醒來而失眠)、可樂之類的飲料。
在臨睡前不應有情緒波動或鬱悶。精神情誌不暢也可以妨礙入睡或促使早醒。另外,有些人喜歡開著燈睡覺,這樣不僅浪費電力,也不合於睡眠衛生。因為燈光是一種興奮刺激,能使體內的“生物鍾”被擾亂,導致心跳、脈搏、血壓等變得不協調,日久就會生病。
睡眠時頭腳方向也很重要,因為地球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磁力線,形成磁力線圈,對人體產生影響和製約。當睡眠方向為南北方位時,從大腦皮層發出的睡眠電波經脊髓傳遍全身的主要途徑與磁力線的方向一致,能提高睡眠的質量。
二、睡眠姿勢很重要
在人的一生中,睡眠大約占去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時間裏,神經係統的興奮過程為抑製過程所取代,呼吸和心率變慢,新陳代謝降低,全身肌肉放鬆,在沉沉的甜睡中,人們得到充分的休息。
睡眠雖然是最好的休息,但是必須采取合適的睡眠姿勢,否則不但休息不好,反而會引起不舒服的感覺,甚至引起病痛。例如有的同學困了,就隨便的趴在書桌上睡覺,醒來時常會感到頭暈、耳鳴、腿軟、視物模糊,以及麵色蒼白,需要一段時間後才能逐漸恢複。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症狀呢?這是因為睡眠時,心率減慢,血管擴張,流經各髒器的血流速度相對減少;如果坐著睡眠,流入腦子的血液就更加減少,從而導致腦貧血的緣故。
此外,坐著睡眠,由於頸部過於屈曲或歪斜,還容易得“落枕”症。趴在桌上睡覺,容易壓迫眼球,使眼壓增高,角膜變形,醒後會出現視力模糊,長期下來會損害視力。所以中學生應避免坐位睡眠。那麼躺著睡眠應采取怎樣的姿勢為好呢?通常躺臥睡眠有三種姿勢,即俯臥睡眠、’仰臥睡眠和側臥睡眠。
1.俯臥睡眠:這種睡眠姿勢不好。因為在俯臥時胸部直接受壓,胸廓不能展開,肺髒的氣體交換和心髒的收縮舒張都會受到限製;為了呼吸,頭部要偏向一側,麵頰受到壓迫;由於頸部過度偏轉,頸肌得不到放鬆;俯臥時兩下肢必定要直伸,致使肌肉不能全部放鬆休息。
2.仰臥睡眠:采取這種睡眠姿勢的人不少。有人認為仰臥能使人感到全身舒展、輕鬆自如,實際上在仰臥時,上下肢體是處於直伸緊張狀態,肌肉並沒有得到滿意的鬆弛。仰臥時容易將手放置於胸前,心髒和肺部受到手的壓力,會引起呼吸不暢,促使大腦作惡夢,嚇醒後還會感到胸口發悶。
3.側臥睡眠;這種睡眠姿勢較好。側臥時,身體脊柱略向前彎,肩部向前傾,四肢可以自由彎曲,放在比較舒適的位置,全身肌肉都可得到充分放鬆,容易消除疲勞。一般來說,向右側臥的睡眠更為可取,右側臥時心髒在上,受不到壓迫,有利於血液的搏出。由於胃髒的四分之三在左上腹,十二指腸在右上腹,所以,右側臥時,便於胃中食物向十二指腸移送。
當然,以上所提的睡眠姿勢都是相對而言,很難想象采取一種姿勢睡7至8小時,人們在睡眠中會有多次不自覺的翻身來改變睡姿,使睡眠舒適,特別是在入睡時或淺睡眠時,可以采取合適的睡眠姿勢,以便能夠睡得香甜,休息得好。
三、蒙頭睡覺不可取
有些中學生在睡覺時有一種不良習慣,喜歡蒙頭睡覺。他們常在剛入睡時或睡眠中將被拉得很高,有時將頭全部蓋住,有時將被子蓋住鼻子和嘴,隻露出頭的上半部分。為什麼會采取蒙頭睡覺呢?常見的原因有兩點:其一是家裏人(父母兄妹)有晚睡習慣,當他們已經上床就寢時,仍然燈光明亮,有人說話做事,妨礙入睡,因此需要將被子拉起蓋住頭部,遮擋光線,這樣,時間一長就形成了習慣;其二是家中人晚間看電視很晚,鄰裏也嘈雜、喧嘩,妨礙入睡,不得不拉起被頭,擋住耳朵,以減小噪聲,這樣,長此以往也就形成了習慣。
事實上,隻是在入睡時或睡眠的朦朧狀態中拉起被子蒙住頭部,而在整夜的睡眠過程中,不可能始終蒙頭睡覺。因為,當過熱出汗,呼吸不暢,翻身改換睡眠姿勢時,就會將頭露出被外。然而,即使是短時間的蒙頭睡覺,對身體也是有害無益,這是不可采取的睡眠方式。
大家都知道,人維持生命和進行各種活動,都需要能量,每日攝取的養料,例如糖、蛋白質和脂肪,都可產生能量,但是需要在體內和氧氣發生氧化作用才行。進行氧化作用所需的氧氣,是我們通過呼吸從空氣中攝取的;氧化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由血液帶到呼吸器官,在呼氣時排出體外。
在蒙頭睡覺時,被窩裏的空氣不流通。由於不斷地呼吸,被窩裏的氧氣量逐漸減少,吸入體內的氧氣也就明顯減少,這樣,體內新陳代謝和產生能量所需要的氧氣就不充足,體內營養物質的氧化作用進行得也不完全,代謝紊亂就會引起不舒服的感覺。此外,被窩裏存在的二氧化碳不容易擴散到空氣中去,含量逐漸增多,人就會把二氧化碳又吸入體內,致使血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進而刺激腦的呼吸中樞,發出指令,使呼吸加深加快。
醫學研究證明,空氣裏如果含有20%以上的氧氣,人就會感到呼吸舒暢,精神爽快,即使含有5%的二氧化碳,也不至於產生有害的作用。相反,如果氧氣下降到17%,即使吸入4%的二氧化碳,也可產生喘息、窒息感,甚至發生生命危險。
蒙頭睡覺使氧氣吸入減少,二氧化碳在體內蓄積,這樣就會產生憋悶、透不過氣的感覺,這種異常情況上報給大腦,就引起一些皮層區域的興奮活動,睡眠中就會作惡夢,如夢到被什麼重物壓得喘不出氣來,或是夢到在浴室裏洗澡,被熱氣熏得出不來氣,而突然驚醒,推開蒙頭的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