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融入新生活(1 / 3)

愛情詠歎調

人生是一個風風雨雨的過程,我們的生命之中,愛情和友誼。

一、要愛情,也要友情

李某,男,22歲,剛剛步入初戀,就覺得自己失去許多珍貴的友誼。由於開始了初戀,與同性朋友或同學們就很少接觸了,一些事情也沒時間去處理,所有閑暇時間都花在女朋友身上。更不能和異性同學或朋友接觸過多,以至他此時覺得孤立無援。以至有一天他向別人詢問:“難道友誼和愛情不能兼得嗎?我該如何處理呢?”

李某的現象是談戀愛者普遍存在的現象。友誼和愛情同樣是情的產物,我們既不能隻要友誼而不要愛情,也不能有了愛情而忘卻友誼。如果讓友情與愛情同在,那麼你就會在熱戀時擁有更多支持、協作者,來為你的人生增光添彩。

一個人走入大學校園或初涉社會就像雄鷹撲進廣闊的藍天,展翅高翔在人生旅途中,青年朋友熱切希望有一批誌同道合的良朋摯友,能互相砥礪、互相支持、攜手並進,這是十分自然的。古人雲:“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見友誼對人生的重要。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珍視友誼的民族,中國曆史上流傳著許多歌頌高尚、誠摯友誼的動人佳話。

翻開我國古代詩詞,熾熱的友情也是曆來被詩人熱情謳歌的主題。

那麼人為什麼需要友誼呢?

我們知道,在人類社會中,人們在改造社會、改造自然、以求得曆史進步的過程中,必然會結成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朋友關係。人們生活在社會上總是互相往來的,人們之間的各種社會關係就是在各種社會活動中建立起來的,朋友關係也是如此。我國許多關於朋友關係的詞彙可以很生動的說明這一點。你看:戰友、難友、工友、學友、校友、詩友、棋友等等,不都說明朋友關係是社會活動的產物嗎?

人是有感情需要的。在遠古時代合群是人類祖先存在和發展手段。久而久之,這種由目的派生出來的手段逐漸轉移出來,成為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會價值之一,成為人的一種獨立的精神需要。我們知道,動物之間是不會產生友誼的,而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一個人離開了社會,離開了人類,就會感到孤獨、寂寞。所以友誼是人們精神生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人們需要友誼、追求友誼,真誠的友誼可以使人奮發、使人欣慰、使人快樂、使人前進。朋友和同學彼此緊密團結、互相支持、互相鼓舞,可以使人振奮精神,產生巨大的力量去克服自我的狹隘和前進中的困難,去完成共同的事業,實現共同理想。所以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認為:“在智慧提供給整個人生的一切幸福中,以獲得友誼最為重要。”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故事大家都已經十分熟悉了,他們情同手足、親密無間、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他們共同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領導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他們所取得每一項成就,都是共同的艱苦勞動和崇高友誼的結晶。所以列寧說:“古老的傳說中有許多非常動人的友誼故事,歐洲的無產階級可以說:它的科學是由兩位學者兼戰士創造的,這兩個人的關係超過了一切古老的傳說中最動人的友誼故事。”

可見,友誼之可貴,那麼,當你涉入愛河的同時也不能丟棄真摯的友誼,這就需要從愛河中抽出一部分時間和精力來發展你的另一份情感,這樣既不會影響你的戀情,同樣卻會使你愛情、友情雙豐收。

愛情是兩個人的世界,而友誼卻是廣泛的。友誼之花可以向一切至誠者奉獻;愛情的明珠則不可分為兩半,它要求忠貞專一。願友誼之花永遠開放在你心中。

愛是靈魂的交彙,愛是無私的贈與,愛是情感的包容,讓愛生長。

二、給愛一片自己的天空

一天茜子收到她的男友的一封來信:茜子:

昨夜一陣梨花雨,噴著清香,使人別提有多爽快了。你猜,是誰來過了,是你先前交過的那位男友呀,他詳盡地向我講述了同你那段羅曼蒂克的經曆……原來,我就恍惚地覺得:“像你這樣一位嬌好的女性不可能沒有這番經曆,你的男友的光臨證明了我的判斷,他還說了有關的另一件事……不過,這都已經成為曆史。當然,這隻會加深我們之間的了解,我不會因此而……”茜子讀著來信,心靈好象被似暖卻寒的風兒吹著,漸漸冷縮在一起。盡管信中接下去寫的是他不會因此而這樣、而那樣,他保證今後同茜子的關係會這樣、會那樣,但是,他那種窮盡姑娘心理秘密和生活隱私的努力與興趣,卻早已躍然紙上。使他窺到了她很不情願窺到的東西——那隱藏在堂堂男子漢儀表下的婆婆媽媽的心理嗜好,近似於不識大體的生活格調。

於是,第二天,茜子給他回信時,提出了分手。他十分困惑,弄不明白哪兒得罪了茜子。

初戀,並非是初次結交男女或初次選擇意中人的同義語。從嚴格的婚戀倫理的科學角度來說,它應該是指初次成功地實現互愛的追求。至於成功之前,一位年輕人出於嚴肅的擇偶動機,無論有過多少次失敗的嚐試,因為都並未實現互愛這個帶有根本性的和定性意義的指標,因此都不算是初戀的經曆,充其量是愛的追求的落空罷了。這樣理解不僅是尊重了客觀事實的本來麵目,也有助於保持愛情心理的潔麗和自尊。因此,進入初戀的情人們,大可不必去追索對方過去有無追求愛情的經曆,尤其不能把這些經曆當作奚落對方的把柄,以致斷送相互的純情依托,埋下滋生心理障礙的禍根。

有個俊俏的少女曾被“愛情”欺騙過。後來,另一位青年愛上了她,他完全清楚她的遭遇,但是,也正是從這裏,他發現了她的可愛和善良。但他並不是抱著寬恕的心情、憐憫的態度接近這位姑娘,他誠心誠意地追求著她。他想盡一些辦法,自然而又得體地讓姑娘相信,他要獲得的是愛情,是世界上最純真的愛情;他如得到姑娘的青睞,將是他終生的福氣。這種執著的追求重新喚醒了姑娘的純情,她深深地愛上了他,並為他創造一切良好的條件,使他在事業上和愛情生活中都獲得了成功。直到他們定情之後,姑娘才從朋友那裏獲悉,原來他的這位意中人非常清楚她的過去,這使她尤為感動。在她對他愛得更加深摯的同時,油然生發出一種敬仰的心情。他對她的愛,使她認識了什麼是真正的男子漢,什麼是對人格的尊重,什麼是愛情的純情。她曉得她應該怎樣效法心上人的榜樣,以回報對方的愛,她絕口不向心上人提及過去的事,也從不點破他已知悉這件事,而是以更加摯情的愛,把幸福推向更高的層次。後來,他不幸患了重病,需要高能營養的補給,她幾乎變賣了自己所喜愛的一切衣物,直到悄悄地多次去賣血。在她的忠誠和精心照顧下,他終於恢複了健康,在事業上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朦朧的愛情視野所形成的不求全責備、不追索隱私的君子之風,就這樣挽救了一位少女的純情,就這樣成就了人世間一樁美好的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