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卷
虛白堂前牡丹相傳雲太傅手植在錢塘
羅隱
欲詢往事奈無言,六十年來托此根。香暖幾飄袁虎扇,
格高長對孔融樽。曾憂世亂陰難合,且喜春殘色上存。
莫背闌幹便相笑,與君俱受主人恩。
縣齋秋晚酬友人朱瓚見寄
羅隱
中和節後捧瓊瑰,坐讀行吟數月來。隻歎雕龍方擅價,
不知赬尾竟空回。千枝白露陶潛柳,百尺黃金郭隗台。
惆悵報君無玉案,水天東望一裴回。
第五將軍於餘杭天柱宮入道因題寄
羅隱
交梨火棗味何如,聞說苕川已下車。瓦榼尚攜京口酒,
草堂應寫潁陽書。亦知得意須乘鶴,未必忘機便釣魚。
卻恐武皇還望祀,軟輪征入問玄虛。
寄無相禪師
羅隱
老住西峰第幾層,為師回首憶南能。有緣有相應非佛,
無我無人始是僧。爛椹作袍名複利,鑠金為講愛兼憎。
何如一衲塵埃外,日日香煙夜夜燈。
秋日有寄
羅隱
丹青未合便回頭,見盡人間事始休。隻有百神朝寶鏡,
永無纖浪犯虛舟。曾臨鐵甕雖分職,近得金陵亦偶遊。
東去西來人不會,上卿蹤跡本玄洲。
送前南昌崔令替任映攝新城縣(一作崔令映替任)
羅隱
五年苛政甚蟲螟,深喜夫君已戴星。大族不唯專禮樂,
上才終是惜生靈。亦知單父琴猶在,莫厭東歸酒未醒。
二月春風何處好,亞夫營畔柳青青。
下第作
羅隱
年年模樣一般般,何似東歸把釣竿。岩穀謾勞思雨露,
彩雲終是逐鵷鸞。塵迷魏闕身應老,水到吳門葉欲殘。
至竟窮途也須達,不能長與世人看。
丁亥歲作(中元甲子)
羅隱
病想醫門渴望梅,十年心地僅成灰。早知世事長如此,
自是孤寒不合來。穀畔氣濃高蔽日,蟄邊聲暖乍聞雷。
滿城桃李君看取,一一還從舊處開。
北邙山
羅隱
一種山前路入秦,嵩山堪愛此傷神。魏明未死虛留意,
莊叟雖生酌滿巾。何必更尋無主骨,也知曾有弄權人。
羨他緱嶺吹簫客,閑訪雲頭看俗塵。
重過三衢哭孫員外
羅隱
爛柯山下忍重到,雙檜樓前日欲殘。華屋未移春照灼,
故侯何在淚汍瀾。不唯濟物工夫大,長憶容才尺度寬。
一慟旁人莫相笑,知音衰盡路行難。
送蘄州裴員外
羅隱
六枝仙桂最先春,蕭灑高辭九陌塵。兩晉家聲須有主,
六朝文雅別無人。榮驅豹尾拋同輩,貴上螭頭見近臣。
蘄水蒼生莫相羨,早看歸去掌絲綸。
重九日廣陵道中
羅隱
秋山抱病何處登,前時韋曲今廣陵。廣陵大醉不解悶,
韋曲舊遊堪拊膺。佳節縱饒隨分過,流年無奈得人憎。
卻驅羸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
東歸別所知
羅隱
芙蓉宮闕二妃壇,兩處因依五歲寒。鄒律有風吹不變,
郤枝無分住應難。愁心似火還燒鬢,別淚非珠謾落盤。
卻羨淮南好雞犬,也能終始逐劉安。
旅舍書懷寄所知二首(後首一作漢東秋思)
羅隱
思量前事不堪尋,牢落餘情滿素琴。四海豈無騰躍路,
一家長有別離心。道從汩沒甘雌伏,跡恐因循更陸沈。
寂寞誰應吊空館,異鄉時節獨沾襟。
簟卷兩床琴瑟秋,暫憑前計奈相尤。塵飄馬尾甘蓬轉,
酒憶江邊有夢留。隋帝舊祠雖寂寞,楚妃清唱亦風流。
可憐別恨無人見,獨背殘陽下寺樓。
西京道中
羅隱
半夜秋聲觸斷蓬,百年身事算成空。禰生詞賦拋江夏,
漢祖精神憶沛中。未必他時能富貴,隻應從此見窮通。
邊禽隴水休相笑,自有滄洲一棹風。
粉
羅隱
每持纖白助君時,霜自無憀雪自疑。郎若姓何應解傅,
女能窺宋不勞施。妝成麗色唯花妒,落盡啼痕隻鏡知。
最好玉京仙署裏,更和秋月照瓊枝。
贈漁翁
羅隱
葉艇悠揚鶴發垂,生涯空托一綸絲。是非不向眼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