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愛國主義
**思路領航
愛國主義,古而有之。我們在寫這種文章時,主要要把自己一腔愛國之情傾注在文章之中。我們可以使用舉事例來論證的論證方法,可舉古代的、現代的、中國的、外國的愛國名士的不朽事跡;也可以使用對比論證的方法來論證觀點,表達自己愛憎分明的立場。總之,可以使用的論證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在《拿出民族的骨氣來》一文中,使用了大量的事例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論證時層層遞進。
**例文精解
拿出民族的骨氣來
——由徐悲鴻的奔馬想到的
徐悲鴻筆下的奔馬堪稱舉世無雙,它不僅給人一種藝術美的享受,更使人感受到一股不願屈服、不甘落後的精神力量,催人進取,激人奮發。
畫如其人。徐悲鴻的駿馬就是他自己的生動寫照。他早年留學法國,當時國家貧弱,政府腐敗無能,遊子在外常遭白眼。一個洋學生曾狂妄地向徐悲鴻挑釁:“中國人愚昧無知,即使送到天堂裏去深造,也成不了才!”被激怒了的徐悲鴻凜然答複:“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讓我們比試比試,等學業結束時,看誰是人才,誰是蠢才!”
為了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為了給中國人爭氣,他廢寢忘食,潛心治學,拚命作畫,在一次次競賽、考試中名列第一。1924年,他的《遠聞》《琴課》等作品在巴黎展出,引起轟動。學業結束時,他榮獲金質獎章,讓世人刮目相看,使那個洋學生啞口無言。徐悲鴻以自己的奔馬抒發了熱愛中華的情愫,畫出了中國人的不可侵犯的骨氣。
我們的民族就需要這種骨氣。有了這種骨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能在敵人麵前不彎腰,在困難麵前不低頭,就能盡心竭力,為國爭光。抗戰期間,日本特務機關曾要北平梨園公會出麵組織京劇界捐獻飛機的義演,著名表演藝術家程硯秋斷然拒絕:“我不能給日本人唱義務戲,叫他們買飛機去炸中國人。我程某人寧死在槍下,也決不從命。”1948年夏季的一天,一身重病的清華大學教授朱自清,寧可餓死,絕不屈服,用顫抖的手拿起筆來,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和拒絕領取“美援”麵粉的宣言上簽了名。被毛主席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先鋒”的陳嘉庚先生,寧願拋棄經營半生的一片橡膠園,也不放棄中國國籍,欣然回國,投資辦學。同徐悲鴻一樣,程硯秋、朱自清、陳嘉庚都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他們都是有骨氣的中國人,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沒有他們,中華民族何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我代表我的祖國”,這話說得多好啊!正因為心係祖國,無數優秀的炎黃子孫演出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動人活劇,譜寫出滿腔熱情為中華的光輝篇章,他們拿出了我們民族的骨氣!
然而今天,在我們周圍不時會出現一些叫人不舒服的現象。例如常有人以“全套進口設備”炫耀。難道“進口”也值得自豪嗎?當然,為了使祖國早日擺脫落後,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和設備,這是必要的;但是,“進口”決不應成為自詡的資本,我們必須正視自己的落後,拿出中華民族不甘人後的骨氣來,奮起直追。
可喜的是,今天我們民族不乏徐悲鴻這樣有骨氣的中國人。浙江大學校長路甬祥在德國進修期間連創五項發明。有個美國商人願以八萬馬克年薪聘請他去工作,他卻婉言推辭:“對不起,我的祖國是中國,我的事業在中國。”對祖國的一片丹心,別說八萬馬克,就是金山一座也是買不動的!洛杉磯奧運會上,中華體育健兒不負祖國和人民的重托。舉槍射擊,將中華民族的曆史恥辱擊個粉碎!舉起杠鈴,“力拔山兮氣蓋世”!國人振奮,世界震驚。揚國威,振民心,健兒們拿出了中華民族的骨氣!
昨天,我們國家靠民族的骨氣,曆盡劫難,巋然不動;今天,我們國家靠民族的骨氣,將建成“四化”,屹立東方。
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為振興中華,讓我們拿出民族的骨氣來!
總評:這篇議論文脈落十分清晰,先由徐悲鴻畫馬提出論點,然後從正反兩個方麵進行論證,論據確鑿。進而提到了當今社會中的有識之士,有骨氣的中國人,文章的結論部分號召“為振興中華,讓我們拿出民族骨氣來!”。整個文章大長民族誌氣,傾注了作者對祖國的一片深情。
**寫作訓練
訓練一
構思提示
①引論:由下麵給出的小短文,引出你自己所要闡發的觀點。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4月上旬,我家中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這一天,一位同誌將一位日本富商領到我家,日商自我介紹:“我叫吉村勇智,是日本北海道劄幌吉村冶鐵株式會社幹事長。”客套了一番後,他話鋒一轉:“先父名曰吉村謙三,聽說您老人家收藏有先父戰刀,懇請一觀。”說完連連鞠躬。
聽完這番話,看著這位連連鞠躬的日本商人,50多年前震驚世界的盧溝橋事變立刻在我的腦子裏出現。1937年盧溝橋事變時,我在二十九軍某營任營長,專守盧溝橋。在守橋激戰中,我營斃敵80餘人,並擊斃日軍中隊長吉村謙三。當時,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到我營視察,親手將吉村的戰刀贈給我以示獎勵。這把戰刀鋼口極好,直背彎刃,刀柄上刻有幾個漢字:大和武士吉村謙三。
真沒有想到過了50多個春秋,吉村的兒子前來“拜訪”。我叫家人將戰刀遞給他,勇智觀看許久,淚流不止。他拿出一摞厚厚的日元說:“這是600萬日元,約合貴國貨幣60餘萬元,隨著日元增值,兌換的人民幣會更多,懇乞贖買先父戰刀!”
我對日商說:“老漢雖然很窮,但這把刀是中國軍人用生命繳獲的,是日軍侵略中國的見證,那上麵有二十九軍將士的鮮血,我怎麼能用它換錢呢?!”
勇智說:“鄙人的企業每年都要向中國出口30億日元的鋼板,希望不要因區區一把刀而影響中日經貿往來!”
我說:“既然您說‘區區’,又何必這麼上心呢?!”
勇智說:“我自己不要這把刀,回國後,我準備將它獻給靖國神社!”
我有些發怒:“靖國神社,那是供奉東條英機等戰犯的地方,你想給這些戰犯塗脂沫粉?!”
勇智一怔,隨後又掏出一把日元:“我用800萬日元買這把刀!”見我不語,他又掏出一把日元:“我用1000萬日元買這把刀!”
我義正辭嚴地對勇智說:“請把您的日元拿回去!我不反對您的企業同中國做生意,但幾張紙幣收買不了一個抗日老戰士的心!我要將這把刀捐獻給盧溝橋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叫後人別好了傷疤忘了疼!”
勇智見達不到目的,收起錢,默默向我深鞠一躬,走了出去。
——作者:閻耕
②本論:
A 我們要牢記住五十年前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牢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國魂。在那個年代,中國人民用八年頑強的鬥爭,趕走了侵略者,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正直,不屈的民族精神(事實論據);
B麵對裹著成千上萬日元的日本人,我們更要擁有不卑不亢的國魂,(事實論據);
C閻耕老人麵對千百萬日元,拒絕出售軍刀,是我們民族氣節的體現(事實論據)。
③結論:我們應永遠銘記老人的話,讓中華之魂和民族精神永遠發揚下去!
**可供參考的精彩片斷
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門必修課,那就是愛國主義教育課。古往今來,有多少愛國誌士為中華民族而拋頭顱、灑熱血,貢獻出自己的一切。當代中國青年應該繼承發揚這一光榮的傳統,使之成為衡量每個人的道德水平的最高標準。
五十年前日本侵略者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麵侵華的第一槍,侵略者的鐵蹄再次踏上了我們這片美麗富饒卻又多災多難的國土。但中國人民並沒有屈服也沒有妥協,而是奮起反抗,用生命和鮮血來保衛祖國的山河,捍衛祖國的尊嚴。我們用小米加步槍這樣落後的武器裝備,用千百萬中國軍民的生命,用八年的頑強鬥爭,趕走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徹底的勝利。這是一段屈辱的曆史,卻更是一段不屈的曆史,它在曆史的車輪上永遠刻下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刻下了我們的國魂。作為後人的我們要記住這段曆史,更要牢記我們中華民族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