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克服怒氣的幾種辦法

如果怒氣已經產生了,怎麼辦呢?這就要加強製怒,把它控製在一定的範圍內,努力做到不因太大的怒氣而造成太壞的後果。

(1)要在怒氣剛產生時及時地製怒,這是比較有效的。一般來說,怒氣在剛開始產生時是脆弱的,容易控製的。如果這時不能以理智來抑製怒氣,而聽憑它如脫韁野馬、決堤洪水,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一旦到了怒火像烈焰衝天的時候,任何人都難以使自己冷靜下來。因此,應當習慣於在怒氣剛開始產生時,就堅決抑製它,摧垮它,不要讓它膨脹起來。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怒火已經起來時,最好的辦法是強迫自己不要講話,采取靜默的方式,這樣會有助於我們冷靜思考。俄國文學家屠格涅夫曾勸告與人爭吵、情緒激動的人,“在開口之前,先把舌頭在嘴裏轉十個圈”。動怒之時少講話,確實是緩和激情、冷靜頭腦的一個有效辦法。

(2)在怒火中燒時,“逆情性思維”有助於我們冷靜下來。有的人在發怒時,會越想越氣,越想火越大。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憤怒的激情,對思維起了指向性的作用。人們在憤怒時,容易產生“順情性”的思維方式,即順著激情的指向性去考慮問題。一個內心充滿仇恨的人,全部心思盤算的是如何報仇泄恨,而對於後果,是不願意想,也很難冷靜地去想的。幾年前,新疆有個女青年,因為受到某領導者極不公正的對待,使她個人蒙冤受屈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以致於極端錯誤地走上了槍殺這個領導者的犯罪道路。一個柔弱的女青年,為什麼會暴怒到走上如此極端的道路呢?在這裏,“順情性思維”起了很壞的作用。她在激憤之中的思路是:某領導者極不公正地對待我、迫害我。——我現在的困境完全是他造成的。——他不讓我安寧,我也不能讓他好活。——要報複他,報複的手段越殘酷,我的仇恨才能發泄得越徹底。——殺掉他,徹底解我心頭之恨。她就是在這種激憤心情的指引下,越想越憤怒,一步一步把自己推上暴怒的頂峰,從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假如她在當初怒火中燒時,能夠及時采取“逆情性思維”,把思路從“恨”的方向抽步回頭,朝相反的方麵想想,看看自己恨得是否完全對頭。如果她想想,這個領導者即使迫害了自己,但是不是就成了自己不共戴天的仇敵?這個人即使在這件事情上迫害了自己,但是不是在所有問題上都是敵視自己的?即使迫害自己的人真的有罪,也該訴諸法庭,靠法律來解決,而不應當自己動手去槍殺他。若能這樣多從幾個方麵反複思考,一場慘禍本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在生活的道路上,每當我們的怒火像烈火一樣燃燒時,“回頭想”是十分重要的。“回頭想”,可以把自己的思維,從憤怒激情的指向中拉回來,使自己考慮到問題的其它方麵。這樣,我們的頭腦就會較為冷靜,較為理智,看問題就會比較客觀,從而避免作出過激的舉動和後悔莫及的蠢事。

(3)在怒氣已經產生時,要更加注意控製自己的行為,防止因對行為的失控而導致新的致怒因素。激烈的狂怒情緒,不是一下子陡長起來的。在一般的情況下,單項的致怒因素較少使人陷入狂怒,而連續不斷的多種致怒因素卻會使人陷入狂怒狀態。有的青年在火氣發作時,不加控製地到處發火,結果在既有衝突的基礎上,又可能造成新的衝突,這無異於火上澆油,隻會加劇怒火的膨脹。有一對青年夫婦小趙和小李,妻子小趙在單位受了委屈,窩著一肚子火回到家裏。跨進家門,她的氣更不打一處來:三歲的兒子爬在澡盆裏玩水,弄得滿臉、滿身、滿地都是水。椅子上,堆著一大堆換下來的髒衣服。丈夫小李伏在桌子上看書,又在鑽他的《自修大學》。小趙猛地衝到兒子身邊,對著屁股上就是兩巴掌。又撲到桌前,一把抓住小李的書本就撕,嘴裏還大罵:“你是死人?家裏弄成這副樣子!一天到晚,書,書,書,你這是過日子的樣子嗎?”小李先是一愣,繼而也是大怒:“你今天發神經病啦,啥地方受了氣,跑到家裏來抖威風?”小孩哭,大人吵,鬧得不可開交。在氣頭上,小兩口的話,也越說越絕情,小趙說:“嫁給你算我觸黴頭!”小李也不讓步:“觸黴頭你就滾!”一場風波,終於以小趙抱著孩子、哭回娘家而告一段落。這場家庭衝突,一方是在氣頭上不顧一切地亂發火,另一方則是在對方盛怒時火上澆油,結果雙方都達到了怒火的頂點,以暴怒對暴怒,弄得不可收拾。如果,小趙在氣頭上能夠控製言行,不隨便亂發火,小李能夠退避忍讓,這場衝突本來是不會發生的。經驗表明,在氣頭上任性地處理問題,沒有不出亂子的。因此,在怒氣萌發時,應當特別注意控製自己的言行,尤其要防止把怒火遷移於其他事和其他人。同時,要采取一切可能的辦法,使自己的怒火盡快平息下來。隻要情況許可,就應斷然脫離引起爭吵的場所,暫時離開惹你發怒的人,換換環境,使自己安靜下來,認真地思考一下問題的起因和解決的辦法,待心情平靜之後再來處理。不要急於在氣頭上立即處理問題,更不能在引起你發怒的現場決定重大問題。

(4)在製怒過程中,要把怒氣的自控和旁人的助控結合起來,樂於接受別人的勸告。憤怒者從輕微的不滿到極度的狂怒,它的進程有著幾十個梯級。在憤怒的初級階段,自控能夠發揮作用。古時候的西門豹性格急躁,就腰佩軟韌的皮帶,以隨時警戒自己;林則徐在同邪惡勢力的鬥爭中,高掛“製怒”的大匾,不讓因憤怒而迸發的火氣燒昏頭腦。這些都是自我控製怒氣的例子。但是,到了後來的盛怒階段,自控者已無能為力,此時隻好由旁人來勸阻製止了,因為盛怒使人的控製能力減弱,難以有效地控製自己。不過,別人的助控能否發揮作用,關鍵還是在於發怒者自己是否願意接受旁人的助控。越是在盛怒之際,越應聽從別人的勸告。如果一意孤行,拒絕別人的勸導,旁人助控也就很難發生作用了。

當然,要成功地克服怒氣,不但要有正確的方法,同時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克服怒氣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通過訓練得到增強。因此,我們平時可以有意識地進行一些消釋怒氣能力的訓練,比如設想一些可能會惹你生氣和發火的情況,隨後試一試運用自己的理智和幽默感來度過這一關。經常進行這樣的小訓練,有朝一日你真的碰到這些惹你發怒的情況時,你就能從容對待。

也有的時候,怒氣確實已經膨脹起來,一時控製不住,那也不要強行壓抑,以免因怒傷身。但一定要說了就算,事過心寧,切忌嘮嘮叨叨,餘怒不消。並應警告自己,在克服和消釋怒氣方麵已經打了一個敗仗,下不為例。當心情平靜以後,還應當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挽回損失。如果氣頭上出言不遜,傷害了同誌,更要馬上向人賠禮道歉,消除誤會和隔閡,求得別人的諒解。

有時候你發了脾氣後依然感到餘怒未消,心情難以平靜,那就應當設法把精力轉移到其它地方。不愉快的事情一經過去,就不要再去想它,要盡可能地把注意力轉移到工作中去,或者多做一些家務事,使自己手腳不停、腦子不閑,從而忘卻煩惱,擺脫因發怒帶來的思想負擔。也可多想一些愉快的事,進行自我排解、自我安慰。怒火發泄以後,如能從更高的境界看問題,姿態高些,心胸寬些,有時會發現自己的怒火本來是不應該有的,這也會加速自己餘怒的平息和心情的平靜。另外,看電影、聽音樂、打球、散步等能夠激發愉快情緒的活動,也能幫助我們把鬱積的餘怒排解開來。

三、克服急躁情緒

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青年:某件事情,一陣興頭來了,馬上動手去幹,既無認真準備,又無周密計劃;有時某項工作才開了個頭,就急於見成效。特別是當工作遇到困難時,更是急得不可開交,恨不得來個“快刀斬亂麻”,一下子就把所有問題解決掉。諸如此類的心情,我們把它叫作急躁情緒。

1、急躁情緒的種種弊端

有些青年認為急躁情緒有一定好處,說它體現了青年人雷厲風行的作風,和講速度、講效率的精神。

那麼,急躁情緒究竟好不好呢?讓我們先來說一則笑話。

據說,過去有位縣官,特意找了一個急性子和一個慢性子兩個人來當差,急性子跟班做隨從,慢性子給他哄孩子。頭一天,急性子去備馬,馬見了生人尥蹄子。急性子火了,拿刀就把馬腿砍斷了。慢性子哄孩子,孩子掉到井裏去了,他卻慢騰騰地幹完事才去救,孩子早淹死了。這雖屬笑話,但它告訴我們:無論是急性子還是慢性子,過了頭都不好。

性子過慢,弊端是顯而易見的。懈怠者難成大事,那些疲疲塌塌、鬆鬆垮垮、慢慢騰騰、拖拖拉拉的人,是不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我們青年人,做事應該雷厲風行,以隻爭朝夕的精神抓緊工作。但是,這並不等於辦事急躁。性子過急也會給人們帶來許多弊端。

急躁會使人心神不寧,經常在惴惴不安中生活。因為急躁是神經係統的一種興奮和衝動。急躁的人每受領一項任務,都會很快進入興奮和衝動的狀態,他等不及工作開始的那一天來到,就急不可耐地恨不能馬上就動手幹。如果這項工作需要等幾天才能開始,那麼這幾天他肯定會焦躁不安的。他也往往不能平心靜氣地等候某個消息,而是顯得格外著急,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如果工作的進程受到意外的阻礙,則更會引起他的急躁和不安。長期受急躁情緒折磨的人,內心的和諧和寧靜常常被打破,甚至會出現情緒上的紊亂狀態。

急躁的人會打亂辦事的正常秩序,不能有條不紊地工作。他常常事前顧不得進行周密思考,習慣於倉促上陣。他也不能循序漸進地穩紮穩打,而是恨不能一下子把事情全部幹完,抓起這樣又想那樣,這件事還沒有做好,又去做另一件,陷入匆促和忙亂之中。表麵看來,他有很強的時間觀念,但在實際上,他往往會耽誤和浪費時間,因為他不善於掌握工作本身的規律性,不善於統籌安排工作,結果把本來很簡單的事弄得很複雜,本來兩三個步驟就可以完成的事,他卻翻來覆去,弄成了五六個步驟。至於在忙亂中把事情辦錯,或不符合質量要求而不得不返工重來,造成的耽誤和浪費,就更為明顯了。

急躁的人業務技術常常不精,工作質量也常常不高。因為他辦起事來隻是圖快、隻要能勉強過得去,就不想再努力了。要把一項技術鑽深鑽精,是需要韌性和耐心的,這對於性格急躁的人來說是難以做到的。當某項工作剛開始時,他可能比較認真。但是越幹越圖快,越幹越馬虎。虎頭蛇尾,可以說是急躁者辦事的一個規律。即使沒有任何人催促他,他也常常如此。因為他之圖快,一般並不是時間緊迫所致,而是急躁的個性使之所然。

急躁的人生活上很少是整潔的人。他們通常不修邊幅,不講究自己的衣著打扮,也無意於整理、美化自己的室內外環境。整天匆匆促促,忙忙碌碌,但常常自己也說不清到底比別人多忙了些啥。

急躁的人易怒。在生活中,愛發脾氣的人通常都是性子很急的人。有一則笑話說,有個急性子的人吃雞蛋,第一下沒剝開,大怒,竟然張嘴去硬啃。啃不開,便摔到地下用腳踩。顯然,這樣的急性子,如果碰到使他生氣的事,是很容易發雷霆之怒,很少能夠冷靜和克製的。有的人氣起來時,把鍋、碗、瓢、盆都給摔了。有的人急起來時,頓足捶胸,揍自己的腦袋。這些在盛怒之下失去理智的自我傷害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急躁情緒的推波助瀾所致。

急躁的人又容易灰心。在急於求成的情緒支配下,他往往操之過急,不等深思熟慮,也不等條件成熟便馬上開始工作,這樣當然很難取得圓滿的結果。而當事情遭到挫折時,他又不能冷靜地分析原因,而是帶著更加急躁的情緒,賭氣般地以更大的蠻勁去對待困難,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向困難猛攻一頓。如果仍然不能奏效,他很快就會像泄了氣的皮球,灰心了,退卻了,再也鼓不起同困難作鬥爭的勇氣。

2、以冷靜製急躁

我們知道,急躁和冷靜是相對立的。一個人愈能冷靜,急躁情緒便愈是不易產生。因此,培養冷靜和鎮定的態度,對於幫助我們克服急躁情緒有著重要的意義。古人提倡“每臨大事有靜氣”,推崇“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人物,認為這樣的人才稱得起“大丈夫”。對於今天的青年來說,努力培養遇事不慌,處變不驚,麵臨大事能夠冷靜、鎮定和從容地加以處理的素質,是十分重要的。

遇事冷靜,就是要在重大行動前,能夠克服急躁心情,耐心地做好行動前的周密準備,心情平靜地進入工作。一個小孩子,大人告訴他過幾天帶他到一個熱鬧好玩的地方去,這個小孩會立刻興奮起來,迫不及待地希望這一天早日到來,這就是小孩子心理。我們有些青年對待某些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情,也很有點像這種小孩子心理,具有一種“等不及”的心情,計劃和準備工作還沒做好,就迫不及待地希望早點行動。青年人還處於個性不很成熟的階段,越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情,對青年就越具有吸引力和誘惑力,容易心血來潮,感情衝動,躍躍欲試。在這種情況下,怎樣才能使自己冷靜下來呢?有的青年采取強行壓抑的方法,這樣效果不好,因為它會加劇心理衝突。急躁情緒猶如江河中奔騰的急流,強行阻抑它,反而會激起它更強有力的衝擊。比較好的辦法是進行疏導,給自己提出一些問題,比如,你不妨問問自己:“對於這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我已經很有把握了嗎?”“準備工作已經很周密了嗎?”“這項工作將會遇到一些什麼困難,已經有了恰當的對策了嗎?”這樣多提幾個問題,多潑幾瓢冷水,有助於使自己因急躁而興奮起來的頭腦冷靜下來,心情平靜地做好行動前的準備工作,從而避免倉促上陣,造成紊亂和損失。

遇事冷靜,還要求我們行動前能夠謹慎地分析各種情況,理智地處理問題。有的青年在處理一些比較重要的問題,或者將要開始做某項重要的事情時,心跳加劇,好像懷揣十八隻小兔,這也很容易造成急躁和衝動,難以冷靜處理問題。春秋時期,齊魯兩國戰於長勺,魯莊公帶著一種拚命的心情上戰場,因而很急躁,一聽齊軍擂起戰鼓,就要麾軍出擊。曹劌力勸魯莊公不要率先發動進攻,不為齊軍一鼓、二鼓所動。至三鼓擂響、齊軍士氣鬆懈時,曹劌方才吐出價值千金的兩個字:“可矣”。齊師被打敗了,魯莊公又急急忙忙要揮兵窮追,又是曹劌勸阻曰:“未可”。直到經過觀察,“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才說:“可矣”,“遂逐齊師”。曹劌之勝,就是因為他能克製衝動,善於冷靜分析。從魯莊公的急躁和曹劌的冷靜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急躁是頭腦簡單的表現,而冷靜則包含著聰明和智慧。我們處理工作,分析問題,都應當像曹劌那樣頭腦冷靜,多分析,細思考,三思而後行。不能像魯莊公那樣,感情衝動,頭腦簡單,性情魯莽,光知道“衝”。

遇事冷靜,尤其是在不順利的情況之下,顯得更為重要。有的青年在正常情況下,往往比較能夠冷靜,但一遇到不順利的情況,就容易急躁起來。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首先應當借助於自製力,提醒自己盡快地冷靜下來,控製急躁情緒的進一步發展。其次,在冷靜的基礎上,對自己所處的不利情況進行理智分析。比如,遇到了挫折,那就應當冷靜地分析引起挫折的原因。工作落後於別人時,就應當查一查落後在什麼地方,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等等。第三,在理智分析、找到原因的基礎上,采取恰當的對策和行動,來改變和消除不利情境。在已經陷於不利局麵時,切忌不冷靜,不分析,在急躁中來個“快刀斬亂麻”,不顧一切地蠻幹一通,這樣隻能把事情辦得更糟。

3、培養行為的計劃性和條理性

所謂急性子,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平時工作和生活中放鬆對自己的克製,逐步形成的一種不良行為習慣。積習難移,一個一向就很急躁的人,要想克服急躁,當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長期形成的習慣,隻有在長期的生活和工作中去逐步克服。因此,一個容易急躁的人,應當作好持久不懈地克服急躁情緒的精神準備,從點滴的日常生活、工作開始,克服急躁情緒,培養心境的寧靜和穩定,建立一套新的行為規則,督促自己過有秩序的生活,進行有秩序的工作。如此長期堅持,新的行為習慣逐步形成並鞏固,急躁情緒才會得到克服和消除。

首先,要培養行為的計劃性。我們提倡辦事應有緊張快幹的作風,但是這種緊張快幹並不等於倉促忙亂。我們的行動要有很強的計劃性,按照計劃一步一步、有條不紊地進行工作。事前的周密計劃,是避免工作中急躁情緒的必要條件之一。許多工作中的急躁情緒,都是在事前準備不足或計劃不周的情況下發生的。比如,出現事先沒有料想到或沒有考慮好對策的困難時容易急躁,步驟混亂、工作亂套時容易急躁,等等。如果事前有比較周密的計劃,這些急躁大都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