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布袋
從前有一個農民,他把收獲來的大米和黃豆拿到市場上去賣。他先把大米倒進袋裏,用繩子捆牢,然後又倒入黃豆,紮好袋口,便上路了。
半路上,他遇到了一個商人。商人有意刁難他,說願以較高的價錢買他的大米,但有一個條件:既不交換布袋,又不能把黃豆倒在地上,要把大米倒入商人的布袋裏,但不能把布袋剪破。這個農民想了一想,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既把大米倒進了商人的布袋,又符合了商人提出的要求。請你想想,農民用的是什麼辦法?
一個偽慈善家
有位慈善家很得意地說:“在上星期,我把50枚銀元施舍給10個可憐的人,我不是平分給他們的,而是根據他們的困難的情況給的。因此,他們每個人得到的銀元的數目都不相同。”一個聰明的青年人聽了後很生氣地說:“你是一個偽慈善家,你說的全是謊話!”這個青年人為什麼這樣說?根據什麼?
一位雜技演員和兩個鐵球
有位雜技演員,帶著兩個大鐵球,來到一座快要塌的舊橋前麵,這座橋隻能承受雜技演員再加一個鐵球的重量,這位雜技演員利用雜技技巧,把兩個鐵球輪流地拋起來,這位,在同一時間內,他的手中就隻有一個鐵球,他安全地過了橋。
這個故事聽起來好像是可信的,但是再從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麵去思考,把一個大鐵球拋起來需要加一個作用力吧,而落下來的球又有一個加速度……這事可信嗎?
一把牛角梳子
遊藝室裏一張桌子上放著一把精製的牛角梳子,要求猜謎者做一個動作,打一成語。猜中者即以此梳子相贈。這謎語好久都沒有人猜中,這時,有一個女同學走到桌前,拿起梳子梳起頭來。工作人員見了說:“這個女同學射中了謎麵,這把牛角梳子就送給你吧。”
聰明的讀者,你能說出這個謎底嗎?
一點點氧氣
冬天裏,車間接到了大量的緊急焊接的任務,但幹到最後一件活的時候,氧氣沒了。這時候,怎樣才能弄到一點氧氣,以便把活幹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