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王朝一百五十二年,平宗駕崩,傳位於中宮所出嫡長子慕容瑄。舉國大哀,青樓、賭坊、戲院等地閉門三月,酒樓中不準大肆宴客,街道上嚴禁大聲喧嘩。直至平宗入葬,京城各處依然一片安靜蕭索。
儲君慕容瑄主持國喪,喪畢,擇良辰吉日登基。大赦天下,尊其母為皇太後,平宗嬪妃各按品加尊,準遷入宜安殿寡居。二皇子慕容琰在先帝時已被封為莊親王,三皇子慕容珣加封清郡王。
是年,慕容瑄十七歲,剛娶了二個月的十五歲太子妃、當朝太師商毅次女商婉蘭順理成章做了母儀天下的皇後。商毅初為國丈,身份已是貴無可貴,一時間風頭無二,商府更是門庭若市,往來之人絡繹不絕。
說起商家,真乃羨煞旁人,商毅本身自不必說,國之棟梁、君之所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然而帝王將相的君臣之道,聽聽也就過去了,真正能讓人津津樂道的,乃是一些流傳於街頭巷尾的奇聞軼事。
傳言商家四女,分取梅蘭竹菊為名,中間一個婉字,可謂文雅而不失風流,溫婉而不失風骨。其中大小姐才藝最佳,二小姐姿容最豔,三小姐智計最絕,四小姐性情最妙,各有千秋,難分勝負。
京中無論貴族、重臣、巨賈,皆爭相求娶商家之女,然而商老爺眼界甚高,********撲向帝王家,瞄準了下任皇後的寶座。他還不信了,憑自己家中的四個女兒,難道還放不倒皇帝的三個兒子嗎?!
遙想去年中秋,先帝舉行的夜宴上,商家大小姐在桂花飄香的宴會廳,一舞“縈塵”動天下。其曼妙的身姿、眼裏流轉的波光以及對舞中意境的完美詮釋,一時間成為京中流傳的佳話。
彼時慕容瑄已被封了太子,中秋夜宴坐在先帝左首,是觀舞的好位置。商毅極看重自己的嫡長女商婉梅,因此獻舞實為獻女。那支“縈塵”,商婉梅便是在父親的督促下,著意練習了好久。
夜宴過後,英明的先帝果然召見了太師商毅,稱有意為太子求娶商家長女商婉梅。讚婉梅乃重臣之女,身份高貴,難得的是其兼具絕代姿容、溫婉性情,聽說還頗通詩書,讓他老人家甚為滿意。
商毅意氣風發地回了府,隱秘地將先帝之命通曉內宅,並令婉梅做好嫁入帝王家的準備,隻等皇宮下聘,此事便十拿九穩。貪心不足蛇吞象,他認為順便再促成二女和二皇子的婚事會更完滿。
天公作美,不足月餘,二皇子之母貴妃悅夫人仙逝,先帝痛徹心扉,喪儀空前盛大。商夫人帶著婉蘭,至宮中吊唁。婉蘭之麗,猶在婉梅之上,一襲素服麻衣,略略斂去她過豔的容光,更顯惹人憐愛。
商毅的主意很妙,時機把握得也好,隻是對於這個四夫人所出的二小姐,略略有些遺憾。無奈他的另一位嫡女,四小姐婉菊,時年隻有十一歲,委實難當大任,少不得隻有用婉蘭將就將就。
官家小姐不宜拋頭露麵,讓婉蘭進宮,乃出於商毅的另一番打算。他深恐此女為庶女,攀不上帝王家這個高枝,因此先行一步,設下美人計,若二皇子對婉蘭青眼,料定皇上也得賣他商家一個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