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誤再誤
北宋初,宋太祖趙匡胤之母昭憲太後臨死前立了一條皇位繼承的規定。她要太祖將來把皇位傳給他的兄弟太宗,而太宗死後也必須傳給自己的弟弟廷美,待廷美死後才能傳給太祖之子德昭。太後對當時在場的趙普說:“ 你也把我的話記下來,切不可違背之!”趙普當即在太後臥榻之前立誓:一定照辦。
後來,趙匡胤死後,果然遵其母之命,將皇位傳給了其弟太宗。太宗繼位後,太祖之子德昭和德芳相繼夭折。有人密告太宗,廷美陰謀篡權。太宗便想改傳皇位於弟為傳子。
他把趙普找來,試探道:“我母親要我日後將皇位傳給廷美,可廷美現在就等不得了,想陰謀篡權,你說我該怎麼辦?”趙普心裏十分明白太宗的意思。全然不顧自己在太後麵前立過的誓言,回答說:“太祖已誤,陛下豈容再誤邪?”意思是,當年太祖就已經錯了,不該將皇位傳其弟,而應該傳給自己的兒子,你現在可不能再錯了,不能再把皇位傳給廷美。
宋太祖聽了趙普的話,便放心地把其弟廷美貶為涪陵縣公。
不久,廷美死了。宋太宗之子元佩就被立為太子。
後來,人們便用“一誤再誤”來形容屢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