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二毛偷懶學書藝 離家漂泊遇奇人(1 / 3)

《八字奇緣》

作者:山高知寒

第一章、二毛偷懶學書藝,離家漂泊遇奇人

人世滄海霧茫茫,未知前途自彷徨。

點破紅塵告你知,八字斟酌費思量。

山高知寒回頭望,風凊雲淡暗神傷。

難脫風塵超環宇,雪芹衣單誰去想。

話說我們這裏有一個小老頭,為什麼叫他小老頭呢?他才五十多歲,以現在的生活條件五十多歲還年輕著呢,要是五、六十年代這歲數還真是個撅屁股老頭。

小老頭姓範叫範二毛,沒有老婆。年少時,父母死的早,有個姐姐相依為命,拉扯他大些可以自立了,後來也嫁人了。

年輕時,範二毛這人有點滑頭,不愛下田種地,怕累。人民公社時期不幹活是要挨批鬥的,剛好他們村上有個老說書藝人收關門弟子,於是他找到人家軟磨硬泡,好說孬說拜了師學了藝,也算是半個說書藝人了,於是生產隊不再找他下地勞動了。

那時農村文化落後封閉,哪象現在什麼都有,文化生活這麼豐富。

由於群眾的文化生活匱乏,農民喜愛以通俗的形式傳播娛樂文化的鼓兒辭,所以說書的是很吃香的。

範二毛先學會了打鼓,能給師父幫上手了,就跟著老師出門,到外鄉去了。那時說書的住到某個村裏說書,說完一部書,得一個多月。白天吃飯挨家輪,晚上牲口屋裏架子鼓一支說了起來,這正合範二毛的意,不要下地幹活了,每天還有現成飯吃,很愜意。於是就死心塌地的跟著老師學藝了。

也該生不逢時,眼看學藝有成,“四人邦”倒台了,生產隊沒有了,說書藝人沒有生存的空間了,這範二毛的愜意的日子也就過完了。

二十來歲的時候,跟師父學藝,加上家裏父母死後隻留下兩間土坯房,無產無業的哪有女孩願跟他的呢,於是婚姻耽擱了。

大集體沒有了,說書人沒地方賣藝,師父也年齡大了,甩下他回老家了,臨走把吃飯的家夥都留給了他,叮囑他好好說書養活自己。

上哪說書呢?學藝學個半吊子。師父走後隻好拿著家夥挨家唱著那半生不熟的鼓兒辭要飯。人說:車到山前必有路,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鳥。也是命不該絕,這天要飯要到天晚了,住到一戶人家,讓他撞上了算卦的小老婆。

這算卦的老女人也挺可憐的,五八年大.躍進,吃大鍋飯,上半年有吃的,到下半年沒吃的了,五九年就吃樹皮了。老女人的丈夫看孩子餓的要死,想出去掙點私錢,那時哪裏行呀,抓著是要以投機倒把論罪的。不出去的最後保了條命,出去的可拉著屍體回來了。討飯都沒有地方,隻有餓死。

三十幾歲死了男人,撇下一個孩子娘兒倆。寡婦帶著孩子大集體裏掙工分過生活,日子也還過得去。那時對男女關係抓的緊,發現亂搞男女關係的,是要掛著破鞋遊街的。所以老女人,拴緊了褲腰帶,沒讓一個眼饞的男人得乘過。眼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也就沒了再婚的念想。

寡婦的肚裏可有滿腹的學問,六行八道無所不通。經常給人看個邪病,小孩丟魂找她叫一叫準行,給人占卦卜課一算準靈,在鄉下是個半仙。很受人尊敬的。寡婦在娘家時是受過長輩真傳的,寡婦的娘家姑就是上輩傳的,姑姑年老時把一肚的東西都倒給了她。她也算真傳弟子了,不過那時是破四舊的,不讓迷信,她隻有背地裏幹。

寡婦的兒子是個爭氣的,七十年代末恢複高考時考上大學,不過這是後話。兒子對她這一套不喜歡。眼看著年歲大了找不到個傳人,心裏覺著可惜。可又找不到個合適的人,也一直是個心病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