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大理刀劍(1 / 2)

狄青見狀,忙扯過一條巾子,抬高他的手腕,幾下纏好。

“怎麼這麼不小心?”狄青低聲說,眼前瘦弱的男子,讓人有種一點兒傷都會要他性命的想法。

“一不小心,看‘朱苛’看入神了。”妃雪精左手拿著剛嗜過他血的刀,依舊好象在看一位久違的朋友,他瞥了一眼手腕上的布巾,“多謝狄元帥了。”不知道是不是情緒還沉浸在那把刀中,他居然沒有衝狄青冷言冷語。

“朱苛?”這個詞狄青覺得不像是中原漢語。

“朱苛是白族古語,也做鐸鞘的一種。大理盛產刀劍,其前身南詔時期就是‘有城郭村邑、弓矢矛鋋’。其中南詔時期最有名的就是鐸鞘、鬱刀、浪劍。”妃雪精說,“鐸鞘居最上,又稱“鐸槊”,十分鋒利,所指無不洞也。國王出巡時,不但禁衛軍人手一柄,王自己也常常隨身攜帶。禁衛軍拿的,就是這種最末一等的‘朱苛’。”

“其餘的呢?”狄青發現妃雪精沒有對他的出現做出強烈的反應,便靠他坐下,拿過刀鞘,把刀從妃雪精手中拿過收入鞘中。而且,妃雪精出奇地很乖的把刀給了他。既然之前他們在昆侖關的壯軍那裏已經證實,展昭兩人碰上的段廉輝是大理的一個王爺嗣子,他有這種刀並不奇怪。

“鐸鞘以此分為六種,名字為綠婆摩求、虧雲孚、鐸菆、鐸摩那、同鐸和朱苛。‘綠婆摩求’產量最少,隻有國王和太子才可以擁有佩帶;‘虧雲孚’供諸王子及嗣子;‘鐸菆’供此外宗親;‘鐸摩那’供三品以上武將,有大功者亦授;‘同鐸’和‘朱苛’供低級武將和禁衛軍佩帶,普通人不可攜帶以及買賣。”妃雪精說,神色中出現了一絲慵懶,“所以即使延續到後來大理的時候,鐸鞘依舊隻是官家的物品。而鬱刀的製作在朝代變更中幾近失傳,現在民間用的比較多的就是被你們稱為‘大理刀’的,其鐵青黑,沉沉不鋖,以象皮為鞘,朱之,上亦畫比花文。一鞘兩室,各函一刀。把以皮條纏束。貴人以金銀絲。”

“你知道的真是一清二楚。”狄青說,他抽了抽鼻子,剛才進來的時候沒有發現,帳內有淡淡的酒味,混合著一種古怪的香味,“你喝酒了?”

“沒關係,一點兒青露,”妃雪精晃頭,卻不自覺地靠在狄青身上,頭從他肩上往下滑,口中喃喃地說著什麼。把他撈起來的狄青隻聽到了最後一句,“雲鵬……”

“妃公子?”發覺他的聲音越來越小,狄青扭頭看過去,卻見妃雪精已經睡著了。

心裏想著展護衛說的還真沒錯,他輕輕地把妃雪精放到床上,給他蓋好被子。

終於完成了向各軍營傳達命令的展昭和白玉堂騎馬踏在回來的路上。

馬兒跑得輕快,似乎也在顯示著主人的心情不錯。

展昭的黑馬打了個響鼻,緊趕幾步追上了白玉堂的青煙馬。迎麵不遠,走來一隊馬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