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開始(1 / 2)

1.火車上

翻開日記本第一頁,清晰的的寫著時間:公元二零零一年九月六日,地點:由大同開往太原的火車上,故事就從這時候開始。

“我和你媽在臥鋪車廂,有事打電話吧,能睡睡會兒,走了……”,“知道啦爸,沒事,不用管了!”,那是我爸,一個在火車上摸爬滾打了近40年的老火車司機,在我看來任何時候都是那麼的不苟言笑,做事一板一眼的,從小就怕他。我家就在火車道邊上,周圍住的全部都是和鐵路和火車打交道的住戶,所以我們這片地區也就叫做鐵路地區。對火車、對鐵路說不上多喜歡多不喜歡,我隻知道小的時候沒有我沒上過的火車頭,現在我隻知道老爸老媽為了我以後盡量能回鐵路上班,所以讓我來上大學。

高考成績一下來,也就是讀個三本的樣子,說的好聽點叫二本c類。所有上過三本的都知道一個三本生的學費足夠養2~3個一本或二本的學生,而最後畢業的出路卻連人家的一半都沒有。對於我家這種工薪階層來說每年的學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老爸老媽商量了半天,最後決定還是讓我繼續讀書,為的是多長點本事。就這樣我在老爸老媽的陪同下上了去學校的火車車。為什麼我是坐票,他們是臥票?年輕人有些時候都有些任性和逆反,我就屬於其中典型中的另類,為什麼?因為買票的時候和父母解釋說坐車坐不了多長時間,自己能照顧自己,年輕能熬夜,省點錢。其實如果這句話滿分10分的話,隻有我知道最多給自己打6分,剩下的那4分就是給自己找的借口,因為晚上在車上要背著他們抽煙喝酒,隻有不在他們的視線範圍內才方便,現在想起以往那些在現在看來特別好笑但在當時覺得特爺們的事我不知道做了多少,和父母玩的這種障眼法似的遊戲就像是打遊擊戰一樣。

其實對於我來說最叛逆的時候也不是什麼都聽不進去,也知道他們說的都對,但最主要的是我老是認為如何做我才看起來像個大人,像個純爺們。那時的我隻有樣而沒有內在的東西,或許是熱血的電影看多了,或許是跟風,其實自己有的時候也知道那樣做不太適合自己當時的年齡,但就是內心那種我想快點離開束縛、自由自在的、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覺得自己已經是個大人的思想在作怪,在不停的左右著自己。幸好當年爸媽管的嚴,人們常說嚴是愛,溺是害。尤其在以前我媽常對我嘮叨一句“亂棍之下出孝子”,現在想來如果當年沒有那麼多的約束和管教,沒有那麼多的擀麵杖、雞毛撣子、笤帚對我“熱情”的招呼,我現在真不一定是個什麼樣。你也可以說我是“犯賤”,但人就得知道個規矩,就得知道個仁義禮智信,就得知道個什麼是百善孝為先,知道個什麼是尊敬……如果不知道該怎麼辦?難道讓家長一遍又一遍的去說,不是不行,但真的管用麼?人都有僥幸心理,更何況正是孩子的我們。就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強大的國防軍事實力,那對這個國家有想法的勢力不就可以長驅直入了麼,這就是為什麼會有侵略戰爭。但是一個國家孔有武力沒有外交也不行,你得既能硬著陸也得會軟著陸,更何況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燦爛文明的古老國度,知書達理,先禮後兵是我們古人常說的。所以說一千道一萬,現在經常看到有報道什麼覺得父母管的嚴,覺得有虐待,有孩子把父母告上法庭的,不能說沒有的確是做得過分的,但是我覺得老祖宗傳下來的家教家法就有它的道理,一定不能費,如果作為孩子的我們不用管教都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規矩的話那就不會有孩子和大人之分了,這是題外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