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 德阿西斯,經紀人?(1 / 2)

“德阿西斯以前是和我一起踢球的一個朋友,他還住在巴西。這次請他托關係給你找到一個試訓的機會,你必須要成功。但是你得記住一點,你的未來,絕不僅僅是在巴西。”

…………

2008年1月19日

“姓名?”

“俞樂。”

“年齡?”

“16周歲。”

“國籍?”

“中國。”

也許是因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關係,登記的人略微頓了一頓,剛好讓俞樂看見了他帶有一點點不屑的詫異。

沒辦法,也難怪。

俞樂在心裏暗自歎了口氣。

站在一旁的德阿西斯輕輕拍了拍俞樂的肩膀,用一口流利的漢語說到:“沒關係,你的技術不弱於足球王國的少年。”

…………

德阿西斯絕不僅僅是在安慰俞樂,俞樂的技術的確很出眾。但與之相反的,是俞樂相對於職業運動員十分薄弱的身體,尤其是南美、歐洲的球員,對抗完完全全處於下風。

俞樂從4歲開始就接觸足球,因為他父親是一名退役的職業球員。從小就接受了較為專業的訓練,這使得俞樂的基礎非常踏實。

10歲的俞樂曾經短暫的在充滿足球天賦和想象的南美足球聖地之一的阿根廷鍛煉過,那不到一年的時間給俞樂的益處絕大部分不是在球技上,而是在於球商和球感,還有超越同齡人的想象力。

“踢球用的是腦子,絕非僅僅是身體。”這是當時俞樂在阿根廷的教練提的最多的一句話。

而少時的俞樂卻將這句話簡化成了,踢球隻用腦子。

所以不容置疑的是,俞樂閱讀比賽的能力、對局勢、節奏的把控和腳下技術,是相當出色的。但是正因為不注重身體,俞樂的體能從來都是一個極大的問題。還有,射門力量不足、部分動作心有餘而力不足……

就好像現在球場上選拔賽的情況一樣。

俞樂的位置是前腰,所以他經常需要麵對對方幾名防守人員的絞殺。開始的時候,俞樂憑借出色的腳下技術和敏銳的判斷能力,經常是抹過防守隊員或者傳出威脅球之後,防守隊員才做出防守動作。

俞樂一方的兩個進球都是來自於俞樂中場過掉兩三名隊員之後的直塞和挑傳,然而一個失球也是源自俞樂傳球失誤,補防沒有到位。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俞樂的體能漸漸不支,這時候想要防住俞樂就變得容易的多。知道自己體能不足的俞樂,也沒有再強行過人,隻是在中場附近進行盡量不被斷球的控球或者傳球。

“嘿,德阿西斯,這個中國小子腳下技術真細膩!”阿爾貝托看起來十分興奮。

其實在巴西,這樣的選拔賽不知道每天會有多少場,而所謂的球場天才也不知道會出現多少個。像阿爾貝托這樣的所謂球探、青年隊教練助理,也難以統計出真實人數。

事實上,阿爾貝托們的職業非常簡單。就是為真正的職業俱樂部的球探輸送球員信息,當然,是球探指定的人。或者阿爾貝托們也可以幫助球探記錄指定球員的比賽數據,不過這份任務就已經隻能是和球探熟悉,而且有著優秀的足球底子的人才能勝任。

而其他空閑的時候呢,阿爾貝托們就會弄一些選拔賽。人生在世,總得賭上一把。不僅是說阿爾貝托們,這些來參加選拔賽的十五六歲的少年更是在賭那一把運氣。反正輸,也輸不什麼;但萬一贏了,那就是無本萬利了。

選拔賽過後,阿爾貝托們會挑選幾個表現優秀的球員,帶他們去職業俱樂部青訓營找熟識的球探,也可能並不熟悉,讓他們參加試訓。或者,阿爾貝托們帶去的那些優秀的人都有付出一點金錢之類的東西吧。

帶去試訓之後呢?聽天由命唄。

被帶去的人,通過試訓的倒是不在少數。但是,想要真正進入青訓營並且留下來成為具有被培養資格的主力,幾年也不過出一兩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