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劍聖老矣,承繼推新(1 / 1)

古之江湖,武林各派,長聚於華山之巔,比武鬥劍,終極勝者,眾推之為“劍聖”。後來,使劍大家淩霄創得“幽靈劍法”,招式玄妙,變幻莫測,加以深厚功力,遂技壓群雄,奪得劍聖之名。得名之後,淩霄威望甚高,若有紛爭,其定能以武功和名望解之,由此江湖平和,各派皆相安無事數十年。

為後繼有人,淩霄收得四位弟子。大弟子名曰木流沙,身材魁梧,七尺有餘,外相略露愚鈍;二弟子徐乘風,濃眉秀麵,纖細修長,好似書生,機靈聰慧,悟性極高;三弟子葛秋雨,布衣破鞋,頭發蓬鬆,常有木棒在手,頗有乞丐之嫌;四弟子水飛花,雖相貌堂堂,五官精致,卻天生啞疾,平日隻得以手為口,交流不便。四位弟子各有所長,得淩霄日夜指點授教,武功造詣,皆有所成。其後,四位弟子各開門派,廣收弟子,是為青龍門,白虎門,朱雀門及玄武門。四位弟子雖各有門派,分而治理,然皆奉淩霄為尊,師徒名分,涇渭分明。

仗以淩霄劍聖之名,四位弟子所立門派皆有俊傑來投,規模漸廣,多至萬餘人,少也有七八千之眾。由於四門皆同出一脈,武林各派莫不敬而懼之,乃至民謠四起,“大俠淩霄,劍未出鞘,弟子眾多,嚇退群豪。”

江湖歲月,流如飛矢。轉眼之間,淩霄已六十有餘,兩鬢斑白,雙頰已有紋理深入。然,其日夜閉關修煉,領悟至深,“幽靈劍法”越發純熟,武功以至無人匹敵之境。惜,天難遂人願,淩霄老矣,自當為後事思慮,遂有意再收一弟子,以授“幽靈劍法”。後,此念傳至弟子四人,皆難以苟同,相約密談。

“師父為何不將幽靈劍法傳授給我們師兄弟四人?”未等大師兄發話,二弟子徐乘風先吐為快,言辭中頗有不滿。

大弟子木流沙雖心有疑惑,約三位師弟麵談,也未有抱怨師傅之意,“二師弟稍安勿躁,師父此舉隻怕另有用意。”

葛秋雨不以為然,“大師兄,我們四人皆為師父親收弟子,雖得師父教授武功,但師父對我們四人並未全然信之。如今,師父又想另招弟子,必是想傳授衣缽,以求幽靈劍法後繼有人。”

木流沙思忖片刻,也覺得三師弟所言非虛,他們四人雖師承淩霄,也各有所成,然淩霄的絕學“幽靈劍法”卻從未染指,不是不信任又當作何解釋呢?如今淩霄已經年逾花甲,卻有再收弟子之念,已然是想傳授此弟子武功,使“幽靈劍法”流傳後世。

“師父如此為之,卻有令人不解之處。四師弟,你對此事如何看待?”

水飛花啞疾纏身,平日很少交流,其他三人皆難以看透其心思,木流沙此問有窺探之意。對於師父所為,水飛花搖頭擺手,又指向自己的胸口,旁人或難以讀之,但三位師兄已知曉他的意思。

“四師弟相信師父斷不會如此,不知你有何根據?”木流沙雖得其意,卻難知其由。

水飛花隻管搖頭擺手,弄得其他三人越發糊塗。

“大師兄,算了,四師弟一向少與他人交流,再追問也恐難有結果。”葛秋雨不耐煩道。

見三位師兄弟難測其意,水飛花便止住動作,靜坐一旁。

“我上山去找師父問個明白。”徐乘風言辭愈發激動。

“切莫魯莽。二師弟,你這般前去,斷然不會有結果,反而會招致師父責罵。”木流沙急忙勸道。

淩霄既然已有打算,必然經過深思熟慮,且此事尚未得其本人親口宣稱,徐乘風若前去詢問,有冒犯之嫌。這一點木流沙倒是看得透徹。

葛秋雨問到:“大師兄,你認為我們該當如何?”

木流沙捋了捋胡須,定氣閑神,“我們靜待師父指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