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進入21世紀,隨著國家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及各行業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速,社會對專業(非計算機專業)人才的信息技術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為了適應社會對專業人才的要求,全國各高校在重視專業知識培養的同時也非常注重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訓練,即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計算機應用水平已成為衡量高校畢業生綜合素質的突出標誌之一。
為此,各高校加大了使用計算機科學等現代科學技術提升、改造傳統學科專業的力度,從而實現傳統學科專業向現代信息社會學科專業的發展與轉變。在發揮傳統學科專業師資力量強、辦學經驗豐富、教學資源充裕等優勢的同時,不斷更新其教學內容、改革課程體係,使學科專業的教育與社會信息化發展趨勢相適應。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在改造傳統學科向現代信息社會學科轉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科專業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設置、內容體係和教學手段及方法等也具有不同於以前傳統學科的鮮明特點。
為了配合各高校現代學科專業(非計算機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急需出版一批內容新、體係新、方法新、手段新的高水平計算機基礎課程教材。但是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發展隻有短短的二十多年時間,其覆蓋的專業門類繁多,涉及的學校類型各異,不同的高校在開展計算機基礎教育時還存在各自的認識。目前,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課程教材的建設工作仍滯後於教學改革的實踐,如:現有的計算機課程教材中有不少內容陳舊,重理論、輕實踐,不能滿足教學計劃及課程設置的需要;一些課程的教材可供選擇的品種太少;一些基礎課的教材雖然品種較多,但低水平重複嚴重;有些教材內容龐雜,書越編越厚;專業課教材、教學輔助教材及教學參考書短缺;等等。這些都不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和全麵素質的培養。可見,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育和教材建設正麵臨新的形勢和任務。
重點大學的教學與科研氛圍是培養麵向信息社會一流專業人才的基礎,其中教材的使用和建設則是這種氛圍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批具有特色優勢的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教材作為各重點大學的重點建設項目成果得到肯定。為了展示和發揚各重點大學在非計算機專業上計算機教育的優勢,同時以教材展示各重點大學的優秀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等,在相關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的指導和建議下,我們規劃並組織出版了本係列教材,以滿足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課程教學的需要。
本係列教材在規劃過程中體現了如下一些基本組織原則和特點。
一、強調應用。本係列教材麵向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從應用目的出發,強調計算機在各專業中的應用。在教材內容上堅持基本理論適度,反映基本理論和原理的綜合應用,強調實踐和應用環節。
二、內容新穎。計算機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本係列教材力求介紹這一領域的新技術、新發展,放棄對一些過時的概念和使用價值較小的技術的介紹。教材涉及的計算機軟件應具有典型性,在保持通用性的前提下介紹最新版本的特點。
三、體現案例教學。在兼顧基礎性和係統性的前提下,重視教材內容的案例編排,力求從內容和結構上突出案例教學的要求,以適應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
四、實施精品戰略,突出重點,保證質量。本係列教材規劃的重點在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教材建設;特別注意選擇並安排了一部分原來基礎比較好的優秀教材或講義修訂出版,力求逐步形成精品教材;鼓勵教師編寫體現專業計算機教學內容和課程體係改革成果的教材。
五、依靠一線教師,擇優落實。本係列教材的作者全部來自全國各重點大學的一線授課教師。在落實選題和作者時,引入競爭機製,通過申報和進行嚴格評審後再進行確定。書稿完成後認真實行審稿程序,確保出書質量。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本係列教材也應動態發展。在教材使用過程中,希望廣大的讀者積極地向我們提出意見與建議,我們將及時改正和更新。
2005年7月
前言
數據庫係統是計算機科學的重要分支,由於數據庫具有數據結構化、較低的冗餘度、較高的程序與數據獨立性、易於擴充和易於編製應用程序等優點,大型的信息係統都是建立在數據庫設計之上的。數據庫技術成為目前最活躍、應用最廣泛的計算機領域之一,幾乎所有的應用係統都涉及數據庫,以數據庫方式存儲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