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內氣(1 / 2)

第一章內氣

燕京,華國古都。

在這座充滿文化底蘊的都市裏,人們不自覺就會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然而此刻卻出現一個截然不同的人。

人們都向一個方向看過去,隻見一個清秀的少年出現在麵前,說他特殊,但他卻和常人沒啥不同,一身平常的運動裝,背著個雙肩包。任何人看見他都會有好一種陽光少年的念頭,但是此人卻有一副種懶洋洋氣質,讓人忍不住多看倆眼……

劉古此刻卻是一身困意。按理說剛剛在家過了幾天中秋國慶小長假,應該是精氣神飽滿吧,而他卻給人感覺像是打了一場大戰一般。突然,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衝向路邊,在人們詫異的眼神中坐上公交。舒服的坐在公交後麵,想著終於清淨了。回想剛剛在火車上的情節,就是一副節後餘生的感覺。好不容易趁著這個小長假回家看看父母,然後再拜祭一下師傅了,結果卻沒想到火車上人難麼多,還那麼吵,尤其是那幾個大媽,不知道哪來的那麼大的嗓門,感覺自己在地獄走了一圈……

一晃,就到了學校。走在校園裏,人還沒來多少,冷冷清清,讓人心裏一片寧靜。

享受著這一特有的文化氣息,劉古不自覺得就想起那老頭了,自從自己六歲在山裏玩,碰到采藥的老道,說自己和他有緣,要收他為徒。說來也怪,當時也不知自己怎麼了,也沒多想,就跟著老道士學起了他的道法,從小到大一有空就跑到山裏找他,練功,看書。

當時由於年齡小,就也沒多想。到現在看來就有點驚奇,一個老道士哪來的那麼多書,亂七八糟的,什麼書都有,許多在外麵已經絕版的書都有!

胡思亂想一番,便到了宿舍。由於假期比較長,所以宿舍其他人都還沒回來。收拾好東西,躺在床上便昏昏沉沉的睡了過去……

在夢中,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在道觀中看書,聽老道講故事,又在老道士的指導下練功,好想不知不覺自己明白了以前不懂的東西。

“咯吱”一聲,劉古便醒了過來,由於從小練功,雖說不能像小說裏那樣飛簷走壁,但是身體各個反應能力都比常人強上太多。

“誰來這麼早就來了?”進來一個長相普通的青年,但身上的一身裝扮卻顯示他的不平凡。

“二哥你怎麼舍得來學校了?”

一聽是舍友王博的聲音,劉古便坐起來。

剛來學校報道的那天,301宿舍就按照年齡大小分出了兄弟。老大李華,燕京本地人,聽說家裏從政。老二就是王博了,津門人,一個富二代。老三裴元錦,南方人,家裏普通的工人家庭。老四就是劉古自己了。

“明天琉璃廠可是這個月的大集會,正好明天也是假期,我得去淘淘寶貝。老四,你明天有沒有事,要不要一起去?”

“好啊,正好我也去好好的欣賞欣賞咱華夏古文化!”劉古邊起床邊說到。

別看王博是一個富二代,但是一點也沒有那些紈絝的壞習慣。麵對劉古這個農村出來的窮人,一點都沒有高高在上的感覺,按照王博的說法:自己的爺爺就是一個農民,父親也就是一個爆發戶,自己也就是一個混吃等死的人,沒啥可驕傲的。

其實能考上燕京大學的人都不會是一個笨蛋。也都會搞好人際關係,更不用說會和自己在一個宿舍住四年的兄弟了,而且還是華國最頂級的高等學府的才子了。

琉璃廠雖然是一個廠子的名字,但凡是對古玩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琉璃廠是全國著名的古玩街。它起源於清代,當時各地來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集中住在這一帶,因此在這裏出售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較多,形成了較濃的文化氛圍。再加上這裏還生產琉璃瓦,還有一些官窯。遍慢慢的行成了聞名中外的京城琉璃廠文化街。

所以現在琉璃廠發展成了一條八百多米的古玩街,凡是與古玩沾邊的在這都能找到。由於一條街都是中華古文化特色,所以現在也成為了一個著名景點,許多人來京旅遊都會去。

天黑後,王博懶得不想出去,想叫外賣的。劉古一句國慶長假,交通堵,人多,外賣來了就一百年了。

這下喚醒了王博的黑暗記憶,打消了他的想法。原來有一次也是小長假期間,父母都出去旅遊去了,而王博缺嫌人多,沒出去。結果一次叫外賣的時候由於堵,所以外賣來的遲了兩個小時,等的差點餓死他。好不容易等來,結果拆開的時候飯已經涼不能吃了。想發火,但看著外賣小哥的一身汗水,沒發出來。隻能憋著出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