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第4-035章 鍛神行醫(1 / 2)

杜醫師名士林,原本是皇家禦醫,因一個皇子夭折受到牽連,被逐出皇城,才到元西城廣濟醫館行醫坐診。

杜醫師最拿手的醫術是剖腹療傷,在元西城十數年,聲名遠播,救人無數,被稱作神醫。

廣濟醫館原東家對杜醫師的待遇也不錯,除了一份基本傭金之外,凡是經杜醫師診治過的所得盈利都與醫館五五分帳,而杜醫師隻懂醫術不懂經營之道,便長年在醫館坐診。

無長向杜醫師求教醫術,杜醫師傾囊相授,毫不隱瞞,他希望他的醫術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杜醫師癡迷醫術,對人體各個部分的結構和功能都了如指掌,這讓無長獲益匪淺,為此他讓彩翼給杜醫師多加了一份工錢。

無長日夜不綴,修煉鍛神術。

鍛神術上說,人之所以能感應靈氣,並不是真的能感知靈氣,而是通過想象與靈氣發生共鳴,而之所以能引導和驅使靈氣,也是通過想象之力,也可以說是通過意誌之力,這種能力便被稱為神識,因為神識可以被靈氣增強和激發,又被稱為靈識。

不是所有人都能感應靈氣,隻有很少數人有靈識,也就是擁有資質。

資質的高低,也就是感應靈氣的敏感程度,之所以會有這種區別,是因為腦部的活躍方式和活躍程度不同,活躍方式是感應靈氣的根本,也是感應世界的根本,隻能常年累月地不斷積累經驗,是修士提高靈識的主要方式,而活躍程度可以通過靈氣的浸潤來激發。

其實,活躍程度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激發,這就是鍛神術的主要作用。

人的腦部有很多的區域,功能各不相同,就算同一區域,功能也有區別,鍛神術就是在感應靈氣的同時,內視自己的腦域,探查哪一部分最活躍,然後有意識地刺激這一部分,增強這部分的功能,主要的方式還是通過用自己的靈識,感應和調整這部分腦域的狀態。

鍛神術寫得很詳細,如何感應,如何調整。

盡管如此,鍛神術修煉起來也異常的緩慢,成效不顯,直到半年後,無長才把感應到的區域按書上所說調整了一遍,之後才靈識大漲,感應更加精細,然後按書上所述繼續重新調整。

鍛神術就是這樣,一遍遍地調整自我狀態。

無長就是這樣,在元西城過起了隱居的生活。

彩翼倒很悠閑,整天擺起一幅大老板的架式,無所事事,不思進取,無長訓的時候就修煉兩天,過後照舊,無長也拿他沒辦法。

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無長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十八個年頭。

他已經長成一個清秀的青年,因為家世和跟杜士林學習醫術,還帶著文雅的氣質,不像個修士,倒像個書生。

經過三年多的修煉,無長的靈識又增長一倍,最重要的是,精準而清晰。

他現在已經非常精細地內視自己體內的精細結構,與杜醫師的醫術對照,對人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現在,他的鍛神術修煉到了第二階段,煉神成絲。

就是要把靈識鍛煉的更加精細,以感應更精細的深層次結構。

經過第一階段的修煉,無長學會了兩個有用的法術,靈識衝擊和驅物術。

驅物術就是用靈識驅動普通的物品,是一個附加的法術。

靈識一般隻能驅動靈物,驅不動凡物,但靈識入微之後,就可以驅動較小的物品,驅物術是調整腦部精細結構的基礎法術。

靈識衝擊就是聚集靈識對敵人發動突然衝擊,以擾亂敵人的神智。

這是一個實用的攻擊法術。

隻是此法術發動後,靈識會有不小的消耗。

學了三年多醫術,無長偶爾也會偷偷地小露一手。

有一日,突然遠遠地跑來一個婦人,懷裏抱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兒,口裏大喊:“神醫救命,神醫救命啊!”

隻見那小兒臉色青紫,胸膛不住地抽搐,那婦人急急向杜醫師說了一個情況,原來這小兒調皮,爬到樹上摘棗吃,腳下一滑,摔了下來,不巧口中正有一顆棗子,情急之間被吸進喉嚨,塞住了氣道。

小兒眼看就要不行了,杜醫師急忙讓小廝取來刀具以及一應物品,讓婦人將小兒放在病床上,用清潔的白紗浸沾著熬製好的藥漿,將小兒脖頸處細細擦拭,又將刀具在藥漿裏浸泡,就要去切開小兒的喉嚨。

這時小兒突然一聲大咳,一顆半青半紅的棗子被噴了出來,急喘了幾下,紫醬色的臉迅速紅潤下來,然後小兒大聲哭喊起來。

“你兒命大,自己咳了出來,連我都沒有把握能治好他,就算救活他,隻怕也會落下殘疾。”杜醫師擦了把汗,慶幸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