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夜旦夕指尖過,溪水林間流。
念生和司徒摘星自隨了紫陽真人修行後,隻覺時日如細沙,不覺一月又一月。
這期間,紫陽真人隻是起初傳了一套道家養生的《長生秘術》與二人,便又出遊去了,這長生術非是玄功心法,而是一套養氣長命之術,念生和司徒摘星兩人一個神魂受損,一個先天體寒,正好修此養氣長命之術以補身體虧損。
這部《長生秘術》傳說乃是道家仙祖廣成子所著,要旨盡在悟心修性、天人化生八字。按紫陽真人講解的這本《長生秘術》,長生可概為十一境,初三境名守心、悟心、通明。此三境為道家法理根基,道家講究天人合一,無欲無為,所謂一境守心便是這個道理,守住本心純淨如初,方能無欲則剛。
司徒摘星本就非常聰慧,道理一點就通,按照紫陽真人所傳抱懷守心之法,早晚靜坐從不間斷,數月下來漸入了一境守心之境,心情平和如古井不波,之前的種種苦痛情愫也漸漸消失。每日研讀參悟道觀中的古籍,同時也教習念生習字讀書。
這道觀雖是小觀,藏書倒是不少,多為道家古籍與世理之書,至於玄功心法則一本沒有。道家古籍上所記載之事幾乎都為神靈鬼怪之談,從神靈創世之初到三教你爭我奪再到渭熊仙尊封神榜定三界大帝八部天龍三百六十五正神,另如《左天》上所記載數十萬年前上仙界發生一起大混亂,起因是三十三卷上古凶書《天圖鑒》禍亂仙界橫掃六合,後幸得二尊西母如來聯手鎮壓,才最終將其打散,但仍遺落了三卷不知其蹤。
司徒摘星本就深諳道門教義,自然看得入迷,念生跟隨司徒摘星身後,也是朝晚靜修《長生秘術》,但卻遲遲入不了守心之境,心中時刻忘不了爺爺的血海深仇。
兩人每日裏摘野果,開荒園,有時還打野味,在司徒摘星的耐心教學下,念生也學會了很多字,雖然仍不能單獨看書,但起碼不再是一字不識了。
兩人自此結下深厚的感情,這日,念生和司徒摘星照例來道觀偏屋的藏書架尋書看,司徒摘星隨手翻了幾個架子,發現一個架子最底下的那一堆灰塵之中似乎也藏有一本書,他抽出一看,又是一本深黃褶皺的古書,也不知是過了多少個年代了,古書封麵上用古文寫著幾個字:藏鬼兵。
司徒摘星翻開一看,這本《藏鬼兵》居然是一本兵書,上麵所記載的是各種兵法布陣和用兵之術,從如何練兵控兵,如何排玄門陣法,到如何計算天時,如何逆轉氣運等等,所記載之術皆讓司徒摘星震驚不已。
司徒摘星越看越是震驚,這本《藏鬼兵》後麵還記載了如何借引地府鬼兵,如何轉風借雨,這等如同神話傳說般的本領讓司徒摘星都不禁懷疑這書的作者是否在消遣他人。
這世上怎麼可能有借鬼兵之事,真有這種本事的將領那豈不是天下無敵?
司徒摘星大搖其頭,心中自然是不可置信,再往後翻,發現這書後麵居然被撕掉了好多,竟是一本殘本。
司徒摘星小心的收起了這本《藏鬼兵》,又陪念生翻尋其他書籍起來。
紫陽真人再次回來時,已過了半年,這半年裏,司徒摘星和念生兩人一直住在道觀中沒有離開,紫陽真人一回來便尋問兩人《長生秘術》修煉的怎樣了。
司徒摘星早已入了一重守心境,而念生通過這半年山中修行,似乎也開始有所突破了。
紫陽真人也沒有為難念生,直道長生秘術修煉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隻叫他安心修煉便可,不必強求。
大青山山深多穀,有穀便有崖,三人所在之無名道觀便是建在一山穀山崖之上,這山崖高約數百米,在這深山之中並不算顯眼,山崖前緩後陡,最高處有一處方圓百餘米的平整的空曠之地,零星堆著亂石,從崖頂上眺望而去,深林無盡起伏,時有驚鳥蕩響空穀聲如天籟,偶然幾點白色之處亦見瀑布垂落,每日日出之時,司徒摘星和念生二人便會來此盤坐修行,風雨無阻。
紫陽真人回了道觀後,便開始悉心教導兩人修行《長生秘術》,之前兩人靜坐之時想不通的道理和發現的問題,紫陽真人也盡數為其解答。
說來也是奇怪,念生自從來到這道觀之後,那噩夢便再沒有發過,念生一直認為這是修煉了長生秘術的功勞,這困擾了念生多年的魔障沒了,倒是讓他心神振奮。
這日傍晚,司徒摘星二人隨紫陽真人一道慣例參拜真武大帝神像,司徒摘星突然想起他此前看的那本《藏鬼兵》兵書,便問道紫陽真人:“祖師爺爺,星兒有一事困擾已久,還請祖師爺爺指點迷津。”
紫陽真人一臉虔誠地看著神像,少許才轉頭道:“你且說來。”
司徒摘星眉間微皺,想了一會才道:“祖師爺爺,其實星兒這大半年心中一直有一個疑惑,這世上真的會有神靈鬼怪嗎?”
紫陽真人微笑,反問道:“為何突有此問?”
司徒摘星微轉過頭看了看念生,頓而道:“星兒隻是突然想起平日裏看的那些書,才故有此問。”
紫陽真人拜完神像,轉頭走到念生身邊,突又長歎了一口氣道:“浩瀚宇宙,乾坤無極,非我等凡人所能盡知,神靈鬼怪隻是世人之談,其實神靈鬼怪亦不過是凡人罷了。”
司徒摘星驚訝道:“祖師所言,是指真有神靈之說了?祖師爺爺,卻又為何言他們亦不過是凡人罷了?”
紫陽真人微微點頭,接著道:“凡人有凡人的煩惱,神靈亦有神靈的煩惱,凡人所謂的天地不過是乾坤大世界中的一方小世界,你們以後便會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