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壁藏書這件事情孔鮒從來未曾和人說過,隻在他死後幾十年,才被人發現的,所以趙元也不會提這件事情,無端惹得孔鮒懷疑人生,畢竟那事情隻有他自己一個人知道。
趙元道:“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這樣的事情對於我等讀書人來說,都是一場噩夢,怎麼可能不記得?”
“我所願,天下大同。”孔鮒道。
趙元道:“我所願,大同盛世!”
孔鮒驚奇,問:“行儒家之道?”
“先生可知為何先祖推儒家治國理念,一直都沒有人遵從?”
“這?”孔鮒麵色微微發紅:“我不與你做宗門之爭。”他現在認定趙元就是縱橫家。
“自然。”趙元笑道:“儒家隻可以在天下大治的時候,方才推行,若是天下大亂,諸子百家,唯我縱橫稱雄,所以先生想要推行儒家,隻有等到天下大治方可。秦帝一統天下,依舊信奉法家思想,這是秦國崩壞的主要原因。”
“你縱橫家巧舌如簧,我不與你做這樣的爭辯。”孔鮒冷笑:“你隻說,若你為再統一時之主人,可否推行儒家為治國思想?”
“必然。”這不是趙元同意不同意的事情,幾千年的君主專製體製之下,都是以儒家為治國思想,片麵了解儒家文化的人,便隻會鄙薄它的愚昧故步自封,甚至有人完全不理解中庸為何物,把中庸之道視為昏庸愚昧之物。
倘若真的自以為聰明,且看兩千年華夏風花煙雨路,曆代帝王將相、智謀之士無數,為何卻都以儒家為治國思想?
武臣手腳冰涼,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這僅僅十五歲的小姐夫,居然又包舉天下,囊括八荒之心!
“唉——”孔鮒仰天長歎:“我遊說陳勝多日,卻不肯聽從我言,你小子有才,我輔你,你且不可負我。”
“儒門乃諸子百家中最強一門,先生言重了,我縱橫家勢單力薄,豈敢誆先生之言,若得儒門相助,天下十分氣運,已有兩分在我身。”趙元此言毫不誇張,自從周代以來,天下讀書人之中非儒即墨,足可見儒家是把持著文化基層的。
換言之讀書人之中,多以儒家人為主;從古到今以來,打戰打的是什麼?錢啊!錢又從什麼地方來?
收稅!
稅收是一個政權,一個國家主要的財政收入來源;那怎麼獲得更多的財政收入?
自然是依靠有為的官員治國,治國的官員出自於何處?貴族世家,舉薦、世代相傳的世官製。
但無一例外,這些人都是讀書人,識字的人!
儒家就已經壟斷了社會階層的文化教育權,趙元能得到儒家宗主孔鮒的支持,那對於今後的霸業來說,絕對是握有一張王牌在手中。
兩人語速交流極快,而且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武臣都還沒有回過神來的時候,兩人說的話就已經接近尾聲
“少主,已經到了!”車廂外,老秦帶著喜意的聲音傳來,武臣這才回過神來,周身上下都已經驚出一身冷汗,腦海中隻有一個念頭:忠心輔佐小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