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聽了陳雍所說的,李坤內心又聚滿了疑惑。
“黑,黑靈戒?”
“我從沒聽過一本名字這麼怪異的書,”
陳雍解開了他的疑惑:“其實,在那位教授給我推薦這本書之前,我也不知道世上有這本書。”
“呃。不過,書裏都講的什麼內容呢,萬一……對咱沒什麼幫助,豈不是空撈一場?”
“我看不會,這本書上記載著四個古代神秘宗派,這些宗派有各自內部的特定文字,或多或少,四個之中總有幾個文體和紙片上的相接近的。”陳雍解釋道。
“那,還去找這本書嗎?”林煥攤開雙手,等著兩位的安排。
“找,肯定要找。”李坤很果斷的說。
“我們需要找個時間去壽鏡苑,那兒是深山,離這兒偏遠,一時半會無法到達的。”陳雍從口袋中掏出張白紙。
原來,這是記載著壽鏡苑的地理位置和路程的,從字跡上來看,隻能是陳雍寫的。
“好,好。那個我們選什麼時間去?”
“如果可以,下個星期六。”
陳雍又加上一句:“但,去的人不必太多,兩三個人去就行。不然容易暴露位置。”
“行,按你說的做。”李坤抿了抿嘴,最終同意陳雍做法。
(二)
壽鏡苑,始建於民國初。最開始那兒原來是一座寺廟,由於一年台風大作,引來了暴雨頻頻,寺廟本體遭到難以估量的損失,一直就這樣荒廢了很久。到了民國初期,開始恢複它原有的規模,擴大原有的占地麵積,改為博物苑的性質。
上邊已提過,壽鏡苑以收藏古藉,古畫,古瓷而遠近聞名,其不少隻做陳列,不作出售。另外,壽鏡苑所在於羊腸山,風景優美,重巒疊嶂,也是理想的旅遊和宿營地點。另壽鏡苑中有一銀杏樹,其樹粗甚至4個人攤開雙手也無法合攏,據當地的長輩所言,這顆銀杏,已有600多年曆史了。因此,也給壽鏡苑添一份古老的色彩和風韻。
今天11月3日,正是星期六,六個人互相討論一下,決定選李坤、陳雍和林煥一起去。
三個人在中心廣場集合。
由於是禮拜天,因此廣場上不僅僅是喧雜和熱鬧那麼簡單,一不留神,人也可能會走丟,這一點也不誇張。
李坤帶著兩位來到乒乓球館門口,有一輛紅色的出租車正在候客。
“師傅,認識壽鏡苑嗎?”
司機笑了笑,擺了擺手:“哪有我不認識的,若是連這個都不知道,也沒臉來外麵拉客。”
“好,去一趟幾塊?”
“一人25,不砍價。”
陳雍就二話不說將一張百元大鈔遞了過去,等司機找了錢,三個人才上車。
車子開得飛快,沒一會兒功夫就拐入了中心大道,而三個人,趁此機會可以閑扯一下。
林煥用肘子碰了李坤:“那個什麼壽鏡苑的本質好像是博物館哦。”
陳雍:“是,沒有錯,經營至今也近百年曆史了。”
“博物館裏麵的文物不是隻做陳列麼?我們怎麼碰?”
“怕是你沒有去細致了解一下,這個壽鏡苑,分為三個部分,前部分是展廊,在這裏主要是陳列文物,中間部分呢,是存放一些古畫和古瓷,以及有著當年為壽鏡苑做捐款的人士的名字的留芳榜,後部分,才是存放古藉的。”陳雍很有耐心的給林煥解釋。
“你怎麼知道這麼多?”林煥很是吃驚。
“正常不?平時我經常挑空子來了解這個。積少成多嘛。”
“真是滿腹經綸。”李坤隻有一個勁拍手稱好。
車子開始轉入一條泥濘又布滿沆窪的黃泥小路,這也意味著,目的地離這兒不遠了,因為壽鏡苑位於羊腸山,明顯是山區。
羊腸山山勢高高峻,路又極險。在這裏,曾有過幾起車禍,都是因為路況不好,栽下山崖去。
出於安全問題,李坤囑托司機在山腳下停車,自己以及陳雍、林煥,就徒步上山,在這種路段,步行往往比機車更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