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事都如人願,簡單一點,平平淡淡才是真。陶醉於四季風景之中,靜心於高山流水之間,才能活得灑脫,活出真性情。在平凡的人生之旅默然前行,每一步都走得隨性,走得從容,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樂趣。
漆黑偏僻的公路上,沒什麼人,齊師傅的汽車一拋錨,輪胎竟然爆了!齊師傅下車翻遍了工具箱,找不到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齊師傅心想:怎麼辦?這條路半天都不會有車輛經過,他遠遠望見一座亮燈的房子,決定去找人幫忙。
齊師傅不停地想:要是沒有人來開門怎麼辦,要是沒有千斤頂這樣的工具怎麼辦?要是他有工具,卻不肯借我怎麼辦?順著這樣的思路想下去,齊師傅越想越急,走到那房子前,敲開門,主人剛出來,齊師傅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激動地說:“您行行好!快借我一些工具吧,我得早點趕回家,拜托了。”
主人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以為是哪裏來的精神病人,待齊師傅慌張地述說了一遍他的遭遇,主人才迎他進了裏屋。齊師傅越想越著急,額頭上的汗不停地往下冒。主人笑著問:“晚上回家可有事否?”齊師傅答道:“無事。”主人說:“車門鎖了嗎?安全吧?”齊師傅這才冷靜了下來:“安全。”主人說:“這樣,晚上就住在這兒,明早我打電話叫人幫你修。這大晚上,月色這麼好,咱倆喝喝茶,下下棋,豈不妙哉?”齊師傅一聽這話,也樂了,欣然答應,安心與主人喝茶、下起棋來。
生活就是這樣,焦躁與憂慮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遇事不慌張,平心靜氣,事情自然會朝著有利的一麵發展。在平時的生活中,人們總喜歡作出一些忙亂而悲觀的推想,到最後真的把自己置於不利的境地。沏一杯清茶,靜坐窗前,生活也許會簡單很多。
嘴角輕揚,享受那份久違的溫馨與寧靜,你會發覺生活竟是如此美妙!歲月如歌,一曲過後,許多人正漸漸淡忘,許多事會一笑而過,體味人生百態、人間冷暖,心底自然多了份甜美而快樂的回憶。
生活就是這樣,從心所向,每一份來之不易的幸福都去堅守,最後沉澱在心間的感覺,才會溫馨、才會真實。
7.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
人生,包蘊著快樂,也包藏著憂傷。無論如何,都要學會不卑不亢地生活,從容優雅地麵對。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覺的時候睡覺,用心去熱愛生活,用心去感悟幸福,才能真正享受到人生的美好。
生活中一切的喜怒哀樂,往往都是財富。無論個人的目標高遠還是卑微,先要去悉心地感受它,真正地接納它,最後再實現它。很多人在經受了磨礪之後,才明白了“翻山越嶺”的真正內涵,也體悟到了人生的真諦:翻過去了,越過去了,心中也就無所掛礙、無所畏懼了!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成長是一件快樂的事,因為它見證了蛻變之後的自己,見證了人生骨感之後的豐滿。其實,快樂與美好的生活不僅能回味,還可以被創造。擁有良好的心態和求索的心智,才能呈現出一個真實而獨特的自我。
生活中,雞毛蒜皮的事情永遠少不了,太多的牽涉與羈絆,讓人心力交瘁,曾經高昂的熱情早已一點點消散不見。可是,就這是人生,不願靜心體會從容的樂趣,就永遠也不會懂得生活中的真諦。
禪院裏,跑著幾隻雞,大概是多日不曾進食了,正“吱吱”地叫個不停。小和尚看在眼裏,對師父說:“師父,快撒點稻米吧!要不它們該餓死了。”師父說:“不著急!什麼時候有空了,我去買一些稻米。”中秋的時候,師父把稻米買回來,交給小和尚,對他說:“去吧,把稻米撒在地上,喂給雞吃。”起風了,小和尚一邊撒,稻米一邊飄。小和尚著急地說:“不好,許多稻米都被吹走了!”
師父說:“不慌!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到地上的稻米,多半吹不走。”稻米撒上了,雞還沒放出來,一群麻雀卻飛來了,還專挑飽滿的稻米吃。小和尚看見了,驚慌地說:“不好,稻米都被麻雀吃了!這下完了,您養的雞大概活不久了。”師父說:“沒關係,稻米多,麻雀吃不完的,一會兒再把雞放出來!”夜裏下起了大雨,小和尚一直不能入睡,他心裏暗暗擔心稻米被衝走。第二天早上,他早早跑出了禪房,果然地上的稻米都不見了。於是他馬上跑進師父的禪房說:“師父,昨晚一場大雨把地上的稻米都衝走了,怎麼辦呀?”師父不慌不忙地說:“不著急!別家的雞吃了也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