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1日。
藍花市明月縣高家村,夜深人靜,萬籟俱寂。
臨近子時,原本高高掛在天上的月亮,突然隱藏了起來。
“轟隆隆!轟隆隆!……”
一通電閃雷鳴之後,下起了傾盆暴雨。
“啊……真險哪!”雷雨聲中,一個赤腳醫生站在簡陋的鄉下臥房裏,雙手邊在背後,眼睛望著身邊的一個中年男人。看到那男人沒有反應,就接著說道:
“高文韜,你看這雷雨……都說貴人出行風雨多,你孩子出生真會選天氣呢……”
這個叫高文韜的男人坐在床側,看見自已的愛人痛得大喊大叫,滿頭大汗,在床上滾來滾去,兩支手死死地掐著自己的手臂,都掐出血來了,心痛如刀割。
“大姐,農村的娃兒,還貴人呢,你就別說笑了。”
他抬眼一看,赤腳醫生還站在床旁袖手旁觀,就提醒道:
“大姐,你可要專下心來,讓孩子快點生出來,你看玉玲痛的……”
“你看你,急得像什麼似的。你一個大男人,哪裏知道呢。女人生孩子都這樣,不痛不叫,那還叫生孩子啊……”
赤腳醫生很老道,看看痛的時間差不多了,這才伸了雙手,向下擠壓著劉玉玲的腹部。
“憋氣,用力,向下用力……”
……
突然,天上又一聲霹靂,仿佛就打在高家的房頂。高家房屋西側的一棵大樹,被劈成了兩半,斷掉的一半,砸爛了高文韜臥房的一角。
高文韜隻當沒有聽見,管都不管,還是一門心思在旁邊盯著產婆接生,生怕她不用心,不盡力,把愛人和小孩耽誤了。村子裏就這麼個接生婆,之前已有幾家的孩子,就是在出生時沒了的,都是由她接生。
高家的住房是農村中家家戶戶都相同的那種三房一廳的土屋。可能房瓦都砸爛了,房頂的一側開始漏雨,高文韜的母親找到一個大腳盆接著。幸好不在產床的上方。
子時一到。
“轟,轟,轟……”
“哇,哇,哇……”
一通大噪門的嬰啼聲,忽然從高家傳出,伴著天上的驚雷,相互應聲著。
不一會,外麵的雷雨聲又忽然莫名其妙地停下來了,連月亮星星都出來了,夜空晴了。
這孩子出世時,雖說還算溫柔,手腳沒有大揮大舞,但也差不多是憑著自己的兩隻小手,自母親的產道爬了出來。
一個碩大的頭顱,比尋常嬰兒多了幾十倍的力道,幾乎摧毀了母親的身體。
“高文韜,是個兒子呢!”產婆抱起孩子說道。
“兒子!……”
高文韜喜不自勝。他一把從產婆的手上搶奪過不停哇哇啼哭的兒子。這可是他苦盼八年才得來的兒子,他仔仔細細地看了又看,笑了又笑。
卻是說也奇怪,這小家夥一到父親手上,哭聲嘎然而止,兩隻眼睛大大的,目不轉睛地望著父親,小臉蛋上一直浮著微笑。
見到這微笑,高文韜渾身的骨頭都酥了。
“小崽子,老子跟你媽結婚都八年了,天天盼著,夜夜等著,直到今天你才來,可把老子等急了……”
兒子身上的血,早就弄了他一身,卻也不顧。
產婆在一旁發急了,“哪有你這樣做父親,快把孩子給我,得趕緊給孩子清洗、包裹呢。”
高文韜這才把兒子遞還給產婆。
“文韜,你給我出去,別在這兒礙手礙腳!”
高文韜聽到七十歲老母親的嗬斥,還是不忘看一眼自己的妻子。這是他深深眷戀的妻子。這才往外走去。
“好老婆,終於幫高家續上香火了,了了我的心願了……”
高文韜走到客廳裏坐下,不敢抽煙,腦海就浮現出一些往事……
三歲那年,在父親的一個朋友引薦下,讓他拜在金剛門第一百四十七代掌門陳武誌手下學武功。十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怕兒子受繼父虐待,立誌不改嫁。初中畢業後,高文韜也回到生產隊當社員,母子二人相依為命。
改革開放後,藍花市是全國第一批開始實行分田到戶聯產承包責任製的地級市,高文韜母子二人每人分得一畝六分地。雖然一身好武功,卻是有勁也使不上種地,五十多歲的老母親隻得費神打點,常常請親戚們幫忙種地。
隻是這金剛門的武功有一個規矩,必須將內功練到三層以上方可結婚。等到高文韜到了男婚女嫁的年齡,他母親才知道金剛門的規矩,自是常常埋怨早死的丈夫,說他害了兒子。
這期間有一個十分出色的女青年,家裏有關係,高中畢業後就進了藍花市一所學校教書,二人一見傾心。她父親知道他是農村戶口,年紀差距又大,心裏本來就不樂意,後來聽說是金剛門的弟子,又有那樣的臭規矩,不能馬上結婚,便百般阻攔,最後,她隻好嫁給了別人。高文韜心裏十分失落。
這麼大年齡還不能談對象娶媳婦,高文韜焉能不急?故此,便每日抓緊時間練功。後來,索性住在師傅家,跟著師傅日夜苦練。
住在師傅家,也有幸認識了師兄劉鎮武。劉鎮武比他大了十歲,他常來看師傅,一來二去,二人在師兄弟的情份上,又增添了幾分朋友之義,遂成了知心知肺的好兄弟。
在師傅悉心指點下,又得劉鎮武師兄傳授經驗,半年不到,內功也很快就練到了三層,隻是這時已將近四十歲了。
劉鎮武見高文韜人品端正,武功也不弱,不久就給他介紹了個對象。姑娘是劉鎮武住在偏遠山村一個遠房親戚家的孩子,名叫劉玉玲。雖說姑娘家裏窮點,但姑娘才二十一歲,長得很漂亮,又不嫌棄高文韜年紀大,二人一見如故,高文韜自是十分喜愛,便抓緊完婚。
這劉玉玲原本就是一個身體健壯的女青年,初中畢業後就一直幫父母種地,幹活兒甚至不亞於兩個哥哥,是家裏種地的一把好手。
自嫁給丈夫後,看到丈夫練得一身好武功,遠近鄉村有名,鄰近惡霸都怕,雖然力大無窮,奈何天生就不是種地的料,卻也無怨無悔,就自覺挑起了家裏種地的擔子。丈夫打打下手,婆婆在家頤養天年。
家裏有了這麼個能幹的媳婦,裏裏外外都拾掇應付得恰到好處,一家人自是幸幸福福,心滿意足。
隻是好景不長。幾年過去了,劉玉玲的肚子卻一直沒有動靜。二人好好的身體,可就偏偏懷不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