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街頭賣藝(1 / 2)

太陽辣辣的烤著大地,天上沒有一朵雲彩,地上沒有一絲風,熱得人們透不過氣來,但這絲毫阻擋不了人們趕集的興頭。近郊而來的山民挑著新鮮的菜蔬高聲叫賣,趕早的男男女女挑選著自己要買的東西,各色店鋪門前都人頭攢動,甚是熱鬧……

這裏是塞外山城張家口,連接長城內外的旱碼頭。這兒雖沒有江南名府的繁華富麗,但是飽經滄桑的青磚灰瓦卻更顯出一種別樣的豪邁壯觀……

今天是一個趕集的日子,喧鬧中,幾個孩子從遠處跑來,邊跑邊叫:“耍玩藝兒咯,耍玩藝兒咯……”

順著孩子們的腳步過去,在不遠處的一塊空地上,已經密密麻麻圍了幾十個人。

場地中央站著一男一女,看上去大約五十多歲年紀,都是緊身穿戴,幹淨簡單,一看就是江湖賣藝的。

見周圍的人漸漸多了,那男的抱拳說道:“各位父老大家好!老漢夫婦前來山城投親,不料多年未見失散難尋,眼看盤纏將盡,幸得當年習得三腳貓功夫些許,今日借貴寶地拿來獻醜,權當給各位解悶。各位若是看得高興,就隨意施舍幾個,如若不甚滿意,就當是什麼事都沒有。老漢這裏先行謝過了!”

說完,又是深深地抱拳且鞠了一躬。

隻見場中有一掛小推車,車上躺著一根高過兩丈的木樁,木樁上簡單地係了幾根彩色布條,算是裝飾。

言語完畢,老漢忽的轉身一躍,一步已至小推車前,腳尖伸出一抬,原本躺著的木樁竟被他用腳尖立了起來,要知道,這樣的木樁少說也有近百斤的分量,老漢隻用腳尖輕輕一抬就立了起來,可見力氣之大。

就在人們三三兩兩的議論之中,老漢已經把木樁端於掌中,開始了表演。

木樁上下翻飛,在老漢手腳間轉移騰挪甚是靈巧,老漢間或用膝蓋或手肘頂起直立,彩條隨木樁四散飄開,風聲隨樁影倏倏入耳。

看著粗笨的木樁在老漢手裏這麼聽話,人們不禁鼓起掌來。

在人們的喝彩聲中,老漢把木樁立穩在單掌上,然後走到車前,又是腳尖一抬,輕輕把木樁放於車上,人們又是一陣掌聲。

老漢抱拳向大家致意:“獻醜了,獻醜了,謝謝!”

那位婦人雙手端著銅鑼,繞場收錢。人們大多都欣然掏錢,還有一個賣饅頭的,拿著兩個饅頭,說:“不錯,不錯,好功夫,好功夫!先將就著吃一口,墊補墊補。”婦人連忙道謝。

當的一聲,人們都朝鑼中望去。隻見鑼麵上多了一錠銀子。

婦人顯然也沒有料到,急忙說道:“不敢不敢,這位大爺,您賞重了!”

麵前站著的是一位年近四十的男人,方麵闊口,衣著整齊,麵帶笑容。一麵按著鑼一麵說著:“無妨無妨,都是江湖中人,理應互相幫襯,不必客氣!”

“謝謝,多謝!”婦人一邊道謝,一邊扭頭回望老漢。

老漢也已疾步走近道謝。

人們又是一陣喝彩。

“敢問兄台是哪裏人氏?做個朋友如何?”中年男人道。

“按道理說,四海之內皆兄弟,隻是老漢乃一野遊莽漢,怎敢高攀?還請恕罪。”老漢答道。

“既然這樣,在下也不強求。那好,暫且別過,再會!”中年男子抱拳道。

“再會,再會。”老漢也抱拳行禮。

中年男子轉身走出人群,上馬離去。

人們也都四散著離去。

老漢夫婦望著中年男人的背影消失在路的盡頭,互相望了一下,推車走開。

這是一家小客棧,沒有招牌,門口插著一麵小小的旗子,上麵繡著:如家客棧。

房中,老漢夫婦已經回來歇息。

老漢坐在一張凳子上,麵對鏡子,他慢慢地從臉上撕下一張人皮麵具來,鏡子裏照出來的是一張可怕的臉龐。

“唉,十年了。我們還是沒有一點兒收獲,還得戴著這人皮麵具……”老漢看著自己的醜臉說道。

“是啊,海哥,我們的寶兒也不知道在不在人世……”說著說著,老婦人也撕下自己的人皮麵具,露出一張秀美的臉龐,看上去不過四十歲。她一麵說著一麵開始哽咽起來。

“不要著急,隻要我們還活著,就還有希望。蓮妹,你不覺得白天那個男人有些奇怪嗎?”老漢說。

“嗯,我覺得他好像是還有話要說,另外,看著他也挺親切的。”老婦人道。

“嗯,不過還是要小心為好!”老漢說過,緩緩戴上人皮麵具。

“那咱們就歇息吧。”老婦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