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成立劇組(2 / 2)

關一齋歎道:“老實說,我這把老骨頭幫不上什麼忙。票房這種東西,我從來沒研究過,也不想迎合大眾。現在是你們年輕人的時代。年輕人喜歡看什麼,你比我更清楚……”

通話結束後,關一齋給李清歡彙款10萬塊錢作為電影的預算。

這筆錢用來拍電影實在不多,但李清歡沒有嫌少。他知道這10萬塊錢是從他養老的錢裏撥出來的。老爺子表麵很風光,其實算不得有錢人,屬於那種掙錢多花得更多的類型,存款剩沒多少,既沒有妻子,也沒有子女,一個貨真價實的老光棍。

10萬元資金有了,李清歡還需要一個好的劇本。

什麼題材能火?

關於這個問題,李清歡有過很多想法和思路,可始終沒有確切的答案。他打電話請教過馬大剛,得到的指點讓他更加迷茫。由於水平相差懸殊,李清歡越和專業導演對話,越感覺自己是個門外漢。

後來的幾天,李清歡一邊構思劇本,一邊著手電影前期籌備工作。他計劃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劇組,除了劇本和資金,還需要演員和拍攝設備。

設備是死的,可以從馬大剛那裏免費借用;演員是活的,活的就得吃飯,就要付片酬。

李清歡目前隻有10萬塊錢預算,根本請不起專業演員,連北影表演係的學生都請不起。

哪有便宜的演員?李清歡絞盡腦汁,最後想到自己母校裏有一個地方——話劇社!

說起話劇社,李清歡本來想找蘇老師搞一次納新活動,可蘇老師突然辭職了,後來事情不了了之。現在李清歡打算借話劇社這個平台,從表演專業招募一些廉價勞動力作為劇組的演員。雖然東城大學開設表演專業,但充其量算是一個“業餘專業”,不論教學水平,還是學苗素質都遠遠不及“三大藝校”,但好處是這個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很低。凡報考誌願填這個專業的學生,很多都不是真的想走演員這條路。有的隻想來玩玩,有的是看學校不錯,打算混個本科文憑,為了以後找工作。

不過,一個集體裏總有幾個好學生。東城大學表演班裏同樣存在一些想當演員的學生。有人說: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鳳尾”指的是三大藝校裏演技最差的學生,而“雞頭”是指東城大學表演專業最好的學生。那些被稱為“鳳尾”的藝校生在“鳳凰圈”內的心態通常不會太好,尤其自尊心這方麵會遭到打擊,而“雞頭”不同。

所謂“雞頭”是指“雞圈”的佼佼者。雖然東城大學的表演專業很不專業,但雞頭們依然是學校裏的“影帝(影後)”。他們是老師們眼中的寵兒,也是戲渣同學們望塵莫及的好榜樣,對表演抱有很高的熱情。可是,畢竟不是根正苗紅的藝校出身,並沒有專業人士認同這些雞頭的演技。

巧得很,李清歡接下來想招募的演員,正是這些表演欲強烈的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