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宋江
表字:公明
尊稱:哥哥公明哥哥宋公明
籍貫:山東鄆城宋家村(今山東鄆城縣水堡)
綽號:及時雨,呼保義,孝義黑三郎
星宿:天魁星
梁山排名:第一位
上山前職務:鄆城縣押司
梁山職務:總督兵馬頭領
征方臘後:加授武德大夫,封為楚州安撫使
事跡:私放晁蓋怒殺閻婆惜三打祝家莊接受宋朝招安征田虎、王慶南征方臘
性格:穩重、仗義、忠於朝廷
外貌:眼如丹鳳,眉似臥蠶。滴溜溜兩耳垂珠,明皎皎雙睛點漆。唇方口正,髭須地閣輕盈;額闊頂平,皮肉天倉飽滿。坐定時渾如虎相,走動時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養濟萬人之度量;身軀六尺,情掃除四海之心機。上應星魁,感乾坤之秀氣;下臨凡世,聚山嶽之降靈。誌氣軒昂,胸襟秀麗。刀筆敢欺蕭相國,名不讓孟嚐君。
背景經曆
宋江自幼與同在鄆城縣東溪村的晁蓋相熟,“生辰綱”事發後,宋江私傳訊息,使晁蓋等人脫險。晁蓋上梁山後,為報宋江之恩,派劉唐攜禮物夜走鄆城縣答謝,宋江推辭不成,隻好留下書信和兩條黃金,不料被他那私通張文遠的小妾閻婆惜發現,並以此要挾,宋江怒殺閻婆惜,逃回家隱藏起來,後得好友朱仝私放,赴柴進莊上避難,並與武鬆相識。宋江後走往清風寨投靠好友花榮,並於清風山結識燕順、王英、鄭天壽三位山寨頭領。在清風寨觀燈時遭知寨劉高之妻陷害,便與花榮大鬧清風寨,收得秦明、黃信,勸眾人同上梁山,於路在對影山勸收呂方、郭盛。不期路遇石勇得宋江家書,宋江回家奔喪被擒,發配江州,沿途結識李立、李俊、童威、童猛、穆弘、穆春、薛勇、張橫等好漢,至江州經梁山軍師吳用書信介紹與戴宗相交,後得會李逵、張順;宋江又在酒醉之下於潯陽樓題反詩被判死罪,得梁山眾英雄法場相救,白龍廟聚會同上梁山。宋江在上梁山之前,是濟州府鄆城縣的一名押司,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更兼愛習槍棒,學得武藝多般”,深受領導的賞識和器重。宋江“生平隻好結識江湖上好漢”,加上他“端的揮金如土”,喜歡為他人“排難解紛”,樂於“周全人性命”,名聲傳遍山東、河北,在別人眼裏宋江就如同一場“能救萬物”的“及時雨”。
“生辰綱”事發後,宋江“擔那血海般幹係”為晁蓋通風報信,才使晁蓋等七人能夠僥幸躲過此劫,上了梁山,繼而奪得寨主之位,奠定了梁山事業最初的起義組織和領導機構。因為和梁山盜匪私下聯絡,宋江不僅丟了飯碗,還成為一名殺人犯,這是令宋江所始料不及的。從“春風得意”驟變為“一無所有”,從“救世主”淪落為“階下囚”,宋江遭受的損失是慘重的,甚至是毀滅性的。即便如此,宋江也沒有聽晁蓋的勸告上梁山落草為寇,相反他選擇了“刺配江州”,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重整旗鼓,東山再起。
皇帝的昏庸和朝廷的腐敗,沒有讓宋江在那次“大赦天下”的優惠政策中得到解脫,宋江企圖在宦海中東山再起的希望徹底破滅了,這讓宋江在心理上發生了重大轉變,要想名垂青史,出人頭地,隻有上梁山領導人馬與朝廷抗衡,打出梁山的威名,換取迫使“朝廷招安”的籌碼這一條路可走。他的這種心態從他在潯陽樓酒後題的反詩“他年若遂淩雲誌,敢笑黃巢不丈夫!”和反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巷口”中可以看的出來。晁蓋上梁山以後,對於占山為王、衣食無憂的現狀非常滿足,既沒有製定發展綱領,也沒有壯大革命隊伍;既沒有長遠的規劃,也沒有近期的打算;既沒有考慮梁山的前途,也沒有考慮兄弟們的歸宿,隻是“義氣用事”,整日裏與弟兄們“逐日宴樂”,大口喝酒,大塊吃肉,今朝有酒今朝醉似的“得過且過”,沒有遠慮,沒有近憂,沒有進取心,沒有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