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未雨綢繆(1 / 2)

李晨在處理完天機閣一眾事務後,天機閣就高速運轉起來,而李晨則終於得以清閑下來,考慮其他的事情。

除了每日不得間斷的習文練武,李晨可以有比較多的時間開始考慮如何布局未來的問題。

自從李晨修煉三卷天書,築基成功後,李晨所要做的就是利用天地元氣和萬物之精華進一步淬煉造化神爐和混沌之心,使其根基牢固。據南鬥老頭估計,這需要約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所以李晨可以在家待至少半年以上。

這可把劉氏高興壞了,巴不得兒子在家多待。大抵天下父母皆有此心,孩子就是他們的心頭肉,掌上寶,每個父母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愛去護吧。

這日,李晨閑來無事,帶著陳雲和卞秉二人,準備外出到市集逛逛。

如今,時間已經到了一七八年,十一歲的李晨已經漸漸長成一個美如冠玉的翩翩佳少年,劍眉星目,卓爾逸群。

一身白袍如雪,發如潑墨,彷如未經塵世的璞玉,一塵不染,可嘴角蕩起的輕輕弧度,又拉近了其與俗世的距離,星亮的雙目,清澈無瑕,仿若能撫慰人心靈,溫暖至極。

所以李晨一出門,馬上引起了轟動,周圍的人群都不住的打量這個出塵的少年,讚歎不已。

而李晨眼中,看見的就是熙熙攘攘的人流,耳中聽到的是嘹亮的吆喝叫賣聲。

一張張淳樸的笑臉,讓李晨心情不由自主的高興起來。這些百姓,很多都是這五年來從外地流浪過來的難民,剛剛在良鄉安家過日。

他們的要求從來都不高,隻要吃飽穿暖、也就安居樂業,可就是這樣簡單的要求,往往都難以實現。正如後世文豪魯迅先生所言:“中國曆史上,隻有兩個時代,就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亂世來臨,這些個同胞,這一張張純真的笑臉,還能有多少得以幸存?動亂年代,確實是無辜百姓“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李晨心中不由開始盤算自己能做的是什麼?當前急需做的是什麼?

亂世將至,首先必須要尋一地作為根基,使其成為戰亂中的一塊淨土,以收納流浪的百姓,保存大漢的元氣,這才是當下的重重之重!

而後改革圖強,外鎮蠻夷、內掃亂臣,如此,方能不重蹈曆史上緊隨而來的五胡亂華的悲劇。

曆史上,漢末諸侯混戰,長達近百年之久,而後司馬氏立晉。可中原僅僅過了十六年的太平時光,就迎來了西晉有名的八王之亂,而後就是北方遊牧民族紛紛鐵騎踐踏中原,短短的一百三十年間,中原就經曆了五胡十六國,而後南北朝,幾百年的混亂,這是漢民族最黑暗的時光。

五胡亂華,是華夏文明遭受遊牧文明踐踏的開始。魏晉南北朝的分裂、隋唐以後的五代十國等等,都是中原文明遭受苦難的體現。中原的華夏文明一次次發展前進,而後又一次次的被打斷,而後再複興,再打斷。

這一切,都是從五胡亂華開始,而五胡亂華的重要原因便是漢末長達近百年的割據戰爭,中原漢人十不存一,正如曹操在《蒿裏行》所說:“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所以,李晨要做的就是先立下一塊根基之地,盡力保存中原的元氣。

而恰恰漢靈帝劉宏搞第二次黨錮,又西邸賣官,讓李晨的謀劃有了進行下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