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3)

楔子

寶德元年,當朝天子周贇初登皇位。

是日,太和殿上,“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見近來春意料峭,正是出遊打獵的好時候,明日巳時,眾卿隨朕前往東郊狩獵,欽此。”

“皇上,恕微臣鬥膽,雖說近來已是入春,然天公之意難測,若是皇上為此有傷龍體,臣等惶恐啊”說話的乃是當朝輔政大學士蘇弘文。先帝因國事操勞,西疆北疆戰事憂心,積勞成疾,久臥龍榻難起,遂傳位於最有學識才幹的三子周贇,封文淵閣學士蘇弘文、太師吳徹為輔政大臣,輔佐皇帝,以保江山社稷。

“哼”隻見殿下一人冷哼道,“皇上,臣以為,蘇大學士乃文人典範,實在難懂騎射之雅興,說是什麼天公之意難測,吾皇便是天,皇命便是天意。既然蘇大人怕這怕那,明日不如在家中好生鑽研孔孟之道吧。”說話的正是當朝太師,兩大顧命大臣之一的吳徹,此二人向來不和,說這番話也是意料之中。

大殿之中,滿朝文武大臣都默不作聲,靜觀皇上定奪。

“嗯…蘇愛卿所言是有不妥,但朕又不是怎生嬌慣,這點風雨還怕作甚?然蘇大人不可不去,明日若是朕興起之時,無人賦詩豈不煞風景了。朕意已決,退朝”皇上雖說不過加冠年紀,那股威嚴卻無不彰顯帝王之氣。

東郊圍場,此圍場乃是皇室狩獵專用,由虎林軍把守,在京城東百裏之外,地勢尤為奇特,南北有數百丈高山,東部盡頭似是被硬生生用神兵利器截斷一般,莽莽草原叢林至此戛然而止,再一步便是陡峭的懸崖,崖下盡是鋒利礁石,深不可測的海水日夜衝刷。實乃風水寶地,氣勢恢宏。尋常百姓能遠遠瞧見,已是萬幸,若是想進入這圍場之中,絕對是癡人說夢一般。

翌日巳時,文武群臣聚與此處,三步一哨,五步一崗,隻見金黃的幡幔遮天蔽日,虎林軍、禦林軍護衛陣型嚴整,偌大的圍場似是要被這隊浩蕩的人馬填滿一般,往日除了巡查的士兵就是這圍場裏的飛禽走獸,哪裏見得如此多的人,雖說草木無情,但也似乎被這人氣帶動的生機盎然。

浩大的隊伍首端,皇帝和重臣們駕馬徐徐在草地上前行著,“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圍場雖不比那白沙堤,也是自成一道風景啊”皇上望著遠處連綿的群山,不由稱道,“真是好生豔羨先祖當年的眼光,尋得如此好地方,朕自問文才武德,雖不勝過列為祖宗,但是坐穩這江山,有生之年重振我朝雄威,讓那蒙古吐蕃番子們瞧瞧什麼才是天朝上國!”

“聖上英明神武,此等抱負不遠光景就可實現。”

“皇上如此英明遠見,實乃我朝萬幸,萬民之福啊。”皇上身邊重臣見由此大好時機,怎能放過,一時間讚美之詞滿溢,饒是皇上自小就在這種環境下長大,也不禁有些飄然。

蘇弘文在旁聽了,心中對皇上很是肯定:“先皇眼光獨到,皇上年輕,一腔熱血,定是治國明主。”

“好啦,眾卿也不必再恭維朕了,日後多為國效力便可。”

“臣等定當為國鞠躬盡瘁”百官其應道。

皇上笑看著,也不言語,夾馬馳騁起來。兩側武將自然不敢怠慢,立刻拍馬趕上。

“來人啊,拿朕的弓來。”皇上見前方四五十丈處的林子有一小鹿,於是停馬叫道。“是,皇上。”一護衛應著,呈上一張大弓。隻見此弓紫木金邊,一條真龍縱慣弓身,除了帝王家,誰用的了這物。皇上接過弓,屏氣凝神,左手持弓,右臂登的一拉,弓已如滿月。眾人見了,無不佩服。

皇上心想,朕來給你們眾臣看看朕的武藝。也不曾怕驚得走那鹿,皇上大喝一聲“中!”,隻見一道白影飛掠而過,長了眼一樣,正中那鹿腹部要害,弓箭已然沒入鹿身近一半。

“皇上好箭法,臣雖在軍中多年,卻也少見如此精準的箭術。”出言的乃是當朝兵馬元帥龔榮軒,此人行軍多年,性情忠厚,向來不善阿諛奉承,眾人見他如此說道,更是對這個新帝敬畏有加。

“嗯”皇上欣然應道“來人啊,把那鹿抬上來。”

禦林軍將士正要接近,那鹿竟然從地上躍起,向林中奔竄而去。皇上“咦”了一聲,轉而大笑道,“這畜生好大的膽,竟敢戲弄朕,看朕如何收拾它。”說著就要拍馬追去。一人擋在前麵,正是那龔老都尉。

“皇上萬萬不可魯莽了啊,這林深山高,怕有猛獸,臣以為還是繼續前行。”

“龔老將軍憂慮了,退開吧”皇上淡然道。

龔將軍見勸皇上不得,隻好退在一旁,吩咐護衛們護好皇上安危。皇上見此,也放了一個心,隨即在眾人的護衛下,駕馬追去。

但是誰曾想這林間行馬競如此困難,灌木叢生,樹林又生的枝繁葉茂,這先頭隊伍不一會就被林子分割的七零八落的。忽的聽見一聲低吼,像是林間虎嘯,眾人提高警惕,更是護緊皇上。

隻聽得有人叫道“媽呀”一聲,眾人之間一頭猛虎向皇上徑直撲來,這聲喊叫正是太師吳徹,竟然給他嚇翻在地。他倒下不要緊,把皇上空了出來。皇上的座駕駿馬見了猛虎,猛地一驚,嘶鳴一聲帶著皇上朝林子裏奔去。

眾人驚詫的功夫,馬蹄聲已開始漸遠,這才有人想起,大喊道“速去護駕!皇上若有什麼閃失,你們一個個都難逃一死!”於是一幹護衛救駕的救駕,鬥虎的鬥虎,好不熱鬧。

一刻功夫之後,才見得從林間行出一隊人馬,為首的一身黃袍,發髻散亂,正是當今皇上,隻見他麵色蒼白,右側鬢角有絲絲血跡。眾臣見皇上沒有性命安危,一齊跪倒在地“臣等護駕不力,傷的皇上龍體,實在罪該萬死。”

“我…朕…朕無大礙,看眾..眾卿一片…一片忠君愛國之情,朕…甚是欣慰…都..都起來吧。”皇上似是受了不少驚嚇,說話斷斷續續。

“謝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今日狩獵,就到這裏吧”皇上有氣無力的說道。

旁邊的太監尖聲道“起駕~~~回宮~~~~”

第一章

時光荏苒,轉眼已是一十八年後的寶德十九年。作為近兩朝代的都城,北京城繁華自是不用說,適逢又是這年春天,少了凜冬那份刺骨的寒意,正所謂萬物複蘇,城內一時也又熱鬧起來。

要說這京城內最熱鬧的地方,不是集市,而是一個名叫致遠閣的地方。“致遠”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可見這閣子的主人也是位有學識涵養的人。

“老兄,敢問一下,這致遠閣怎的如此熱鬧?”一路人不解的問道。

“嘿,這位老弟一瞧便是外地來的吧,這致遠閣老板早日乃是先帝欽點的狀元,官至吏部尚書,可謂盛極一時。據說後來因家中變故,這大人也就萌生退隱之意,可又不甘寂寞,於是便辭官在此處經營這個致遠閣,和才子學士們把酒論詩,揮灑文章,生活好不愜意。這名聲也就由此傳開了”致遠閣對麵一個字畫店老板答道。要說這老板也是有心,將字畫店開在此處,那些文人出入致遠閣,也就看到此店,一來二去,生意甚好。

隻見那致遠閣二樓大堂,一塊偌大的牌匾上書“寧靜致遠”,堂中央幾張八仙桌,上有筆墨紙硯,又有梅子黃酒,幾個書生模樣的人在此處舉杯闊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