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下山(1 / 2)

2008年冬,中國南方普降百年罕見的大雪,積雪成災。在這冰天雪地的寒冬裏,鎮江句容境內的茅山後山,一座頗為破敗的小道觀裏。一個年約二十的年輕小道士跪在一張床前聲嘶力竭:“師傅、師傅你醒醒啊,嗚嗚……”

床上躺著一個麵容枯槁的年老道士,雙目緊閉,毫無聲息,看來已是駕鶴去見三清道祖了。

這座道觀建在後山半山腰上,一圈低矮的圍牆把三間木結構的屋子圍在其中。中間是一間大殿,說是大殿,其實也就五十個平方左右,兩邊是廂房,院子裏還有一間明顯是後來用石塊壘成的小屋,從矮矮的屋頂冒出的煙囪可以看出這是個廚房。大殿的門楣上掛著一塊匾,上題‘清風觀’三個字,大殿內供奉著三清道尊太上老君的塑像,塑像外麵的漆皮已斑駁脫落,露出裏麵泛白的泥胎,但卻很幹淨,顯然是有人經常擦拭。塑像前的供桌上也沒有什麼貢品,隻插著三支青煙嫋嫋的線香。

‘吱丫’院門被人推開,走進來三個身穿白大褂的醫生。其中一個手提藥箱的年輕醫生嘀咕了一句:“這樣的鬼天氣,還要走這難走的山路,真是倒黴”噴出了一口白氣張嘴喊道:“有人嗎?是你們這裏打120的嗎?”

小道士一下子從廂房裏竄了出來:“是、是,醫生你們快來看看我師傅吧。”

雖然進來時抱怨了一句,但醫生的職責還是讓他們快步走進老道士躺著的房間。年輕醫生低下頭摸了摸胸部,又翻開眼瞼用小手電照著看了看,一番忙碌下來,回頭對焦急的小道士搖了搖頭,麵無表情的說道:“已經去世了,打電話通知殯儀館吧”說完領著另外兩個醫生走了出去,身後傳來小道士撕心裂肺的哭聲。

這個小道士名叫金戈,今年二十歲,二十年前還在繈褓中的他被人遺棄在茅山後山的清風觀前,被觀內唯一的一個老道士玄明道士收養,八歲時,玄明把他送到山下的學校去讀書,至十六歲初中畢業,因玄明老道年老體衰,整日臥病在床,再加現在人們都去信耶穌了,誰還來這破道觀捐獻香火錢,道觀沒有收入來源,隻得靠政府那點可憐的救濟金勉強度日,金戈隻好輟學一邊照顧玄明老道,一邊打點零工賺錢。

雖說金戈隻有十幾歲,並且體格單薄,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但金戈從小就隨玄明老道練習道家養生氣功和一些神秘的茅山道術,力氣還是有一把的,再加人也生的眉清目秀,雙目有神,能吃苦,嘴又甜,所以還是有很多人用他的。

就這樣老少兩人相依為命到現在,不想今年一場特大雪災突然降臨,天氣驟冷,玄明沒支持住,在這年關將至,萬家團圓的時候,終於撒手人寰、嗚呼哀哉了。除夕這天,金戈捧著玄明老道的骨灰,頂著刺骨寒風把骨灰放在清風觀後麵自己親手挖的土坑裏。看了骨灰盒最後一眼,複上泥土堆起了一座墳丘,在墳前插上一塊寫著:師傅玄明道長、徒金戈敬立的木牌。

金戈默默地在墳前跪下磕了三個響頭,站起身來喃喃說道:“師傅,徒兒今天就要下山了,您說過人一定要靠自己,您走了,徒兒也不能再要政府養著了,我一定要靠自己闖出一番事業,每年我都會回來看您的”說完鞠了一個躬,甩下幾滴淚水毅然的轉身離去。金戈到前麵清風觀裏簡單的收拾了一下,打起一個包裹,拿上清風觀最後的一筆財產人民幣一千三百元錢,轉身走出了清風觀,隨手把院門鎖上,最後看了一眼這個他生活了二十年的地方,毅然決然的轉身大踏步而去。

在這個寒風料峭,大地一片銀裝素裹,遠處鞭炮聲陣陣的除夕夜,金戈孑然一身離開了他熟悉的茅山,走向他未知的未來,他的目的地是二百五十公裏外的國際大都市s市。

s市,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端,是長三角經濟圈的發動機,國際金融中心,是中國經濟最發達、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從十九世紀末期開始,這裏就是投資者、淘金者、冒險家的樂園,十裏洋場聞名大江南北,進入新世紀,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世界各地、各色人等紛紛湧入這個淘金樂園,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不免見不得光的事就多了起來,在這幾千萬人的大都市,就算政府的管理再得當有效,也不可能完全肅清那些假醜惡的黑色現象,人一多就亂,這是從古就有的現象,誰也沒辦法,所以到這裏來發了財的當然大有人在,但變為失蹤人口也不乏其人,這其中的複雜、黑暗、鬥爭、血腥也不是其他地方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