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史上,對於諸葛孔明的評論褒貶不一,但是盛讚他是一個奇才的人則占據了主流。
有不少人說諸葛孔明沒有這麼神奇,就是《三國演義》把他身化了,但是真正看過《三國誌》的人就會知道,其實諸葛孔明真的是一個奇才。
諸葛孔明最厲害的是治理國家而不是行軍打仗。
在這個世界裏,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這一點,曆史上文人騷客都一度讚揚他文能治國,武能安邦。這個武是指的他的軍事才能,為此在唐玄宗的時候還為他設立了“武廟”,這就肯定了他的軍事才能。
而在治國方麵,諸葛孔明被諸多的文人所認可,所以得以進入“孔廟”,被封為先儒,這是不得了的大事。
而在這個世界裏的諸葛孔明因為一心一意輔導蜀國,抱住蜀國兩百年不倒,功高蓋世,所以每年的科舉之中都會考到他。
對於諸葛孔明的文治武功在這個世界都是得到了肯定和中肯的評價的,所以這裏的考試就不會再考他這些事情,而是考了他的書畫和音樂。以此來突顯他的學識淵博。
這題就考諸葛亮在書法、繪畫和音樂方麵的成就。
一看到這題,在腦中的竹簡就再次發生變化,上麵的金光流轉,變化間就變成了其他內容。
隻見上麵寫著《諸葛亮本紀》,獨孤棄想不到這竹簡包羅了地球和這個世界的所有書籍,似乎就沒有它不能變成的書籍一般。
“既然它這麼厲害,包羅萬象,那麼就叫它萬象奇書好了。”
獨孤棄打開了萬象奇書,就看到上麵記載了諸葛孔明在書法、繪畫和音樂方麵的成就。
在書法方麵,陶弘景在《刀劍錄》裏麵記載:蜀章武元年辛醜(公元221年),采金牛山鐵,鑄八鐵劍,各長三尺六寸,……並是孔明書作風角處所。
虞荔《古鼎錄》記載:諸葛亮殺王雙,還定軍山,鑄一鼎,埋於漢川,其文曰:定軍鼎。又作八陣鼎,沉永安水中,皆大篆書。”“先主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於漢川鑄一鼎,名克漢鼎,置丙穴中,八分書……又鑄一鼎於成都武擔山,名受禪鼎;又鑄一鼎於劍山口,名劍山鼎。並小篆書,皆武侯跡。
周越所著《古今法書苑》也記載:蜀先主嚐作三鼎,皆武侯篆隸八分,極其工妙。
宋徽宗宣和內府的《宣和書譜》卷13記載:諸葛亮善畫,亦喜作草字,雖不以書稱,世得其遺跡,必珍玩之。
陳思《書小史》記載:諸葛亮善其篆隸八分,今法帖中有‘玄漠太極,混合陰陽’等字,殊工。
這些都說明了諸葛孔明在書法方麵的成就斐然。
在繪畫方麵,張彥遠在《曆代名畫記》中寫道:諸葛武侯父子皆長於畫。他還在其《論畫》一書中,記載了當時繪畫收藏與銷售的情況。他說:今分為三古以定貴賤,以漢、魏三國為上古,則趙岐、劉褻、蔡中郎、張衡、曹髦、楊修、桓範、徐邈、曹不興、諸葛亮之流是也。
東晉常璩的《華陽國誌》記載:南中,其俗征巫鬼,好詛盟,投石結草,官常以詛盟要之。諸葛亮乃為夷作圖譜,先畫天地日月君長城府,次畫神龍,龍生夷及牛馬駝羊。後畫部主吏,乘馬幡蓋,巡行安恤。又畫夷牽牛負酒齎金寶詣之之象,以賜夷,夷甚重之。
從上麵記載看來,諸葛亮在繪畫方麵有非凡的才能,而且他還取材於生活,依靠豐富的想象力作畫。構圖宏偉,場麵博大!
在音樂方麵,《三國誌》中記載: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中興書目》記載:《琴經》一卷,諸葛亮撰述製琴之始及七弦之音,十三徽取象之意。《輿地誌》記載:定軍山武侯廟內有石琴一,拂之,聲甚清越,相傳武侯所遺。
諸葛亮製七弦琴和石琴。還寫有一部音樂理論專著——《琴經》。
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諸葛亮在音樂上麵的造詣極高,有著很全麵的音樂修養和藝術成就。
看到這裏,獨孤棄直接奮筆疾書,很快就把這些寫下來,然後看下一題。在以後的題目裏也出現了其他的本地聖人事跡,而獨孤棄都依靠萬象奇書把它給寫了出來。
終於是把聖人事跡給寫完了,接著就到了眾聖的詩詞歌賦,再之後就是填空和經義、策論。但是這些都難不倒獨孤棄。
花了大概一天的時間,獨孤棄終於是把這些都給寫完了。
看著卷子,獨孤棄再三檢查,發現沒有任何的錯誤之後,才暗暗的點點頭。
“按照我的字和內容來看,這次應該能夠獲得甲等了,嘿嘿,隻要明天的考試能夠再次獲得甲等,就是後天的考試過不了也能夠成為秀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