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幹是個混混,一個非常合格的混混。可以這樣說,隻要是混混應該會的東西他都會。和很多的年輕人一樣,他也喜歡看玄幻小說,小說中的主人動輒資產過億,名車豪宅,美女一大堆,那日子過得似乎連放出的每一個屁都透著滋潤。
他想過這樣的生活,確切的說是渴望。他認為人生隻有一次,如果不能轟轟烈烈地幹一番事業,不能讓家人過上好日子,那就白活了,是一個天大的遺憾。
蔣幹對於自己在結束本次生命曆程之前,能否過上像小說中一樣的生活持不樂觀態度,但他想努力試試。
想過上小說中美好的生活需要物質基礎作保障,直白點就是錢。阻礙蔣幹有錢的最大障礙是他沒有文憑。蔣幹小學時休了一年學,初中時被開除了兩次,高中上了一年就偷偷把父母給的學費回報了社會——和一群小混混吃喝玩樂花掉了。唯一的收獲是,就像進入混混速成班學習一樣,他迅速成為一名合格的混混。
第二個造成蔣幹沒錢的原因是他的大方。他隻要手頭有點錢,就會被一群狐朋狗友瞄上,吃喝找上他,玩樂找上他,隨便找個理由就向他借錢。在蔣幹的字典裏,根本沒有“借錢”這兩個字,隻有白送。他的經濟原則是,朋友“出了事”急需錢,他會白送給人家,朋友向他借錢幹錦上添花的事,沒門。
蔣幹和父母一起住在臨淮市郊的村子裏,村子前麵不遠就是城市的馬路和街道,村子後就是果園和莊稼地。蔣幹和父母一起住在臨淮市郊的村子裏,村子前麵不遠就是城市的馬路和街道,村子後就是果園和莊稼地。平時他除了出去胡混,偶而也去父親的小店麵幫幫忙。
村子後還有點田地,但麵積卻小得可憐,母親說她隻用一隻手,半個月去一次就可把田裏的活做完。無所事事的他在臨淮一直找不到一份有前途的工作,於是便買了張火車票,坐上了去省城天廬市的火車,打算到大城市去碰碰運氣。
蔣幹無聊的看完了一份《環球時報》後,又從包裏拿出一本書慢慢的翻著。這時,火車在中途的一個車站停下,他身邊的座位空了出來。
“叔叔,你身邊的位子沒人坐吧?”正在看《十萬個為什麼》的蔣幹,突然被這句嬌滴滴的問話聲打斷了。
蔣幹抬起頭看清了問話者的相貌。麵前站著一位十分漂亮的女孩,看年齡大約有二十二、三歲的樣子。她一頭淡黃色卷發,鼻梁上架著一副黑邊眼鏡,可是絲毫遮不住她大眼睛裏的靈動。臉上有淺淺的酒窩,在主人笑的時候,這對酒窩就會變深,男人在這時總會懷疑這對深深的酒窩裏裝滿了蜜糖,不然,她怎麼會笑得那麼甜?她天生就有一般女人用大筆金錢買來名貴化妝品、都仿造不出來的好臉色,仿佛像水果一樣鮮嫩多汁,讓人一見就會忘記口渴,卻又忽然會覺得嘴饞,想上去咬上兩口。
“叔叔!你這一聲叔叔不要緊,卻叫的我仿佛變成了山頂洞人的遺骸了,也似乎在提醒我已經是老大過時的人了。我有這麼老嗎?”看到叫他叔叔的人是位美女,蔣幹一臉委屈的抗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