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楊氏遺孤(1 / 2)

足輕點地,幾個飛躍,他便上了崖頂。

西側臨淵,奇絕,奇險。俯視之,他的臉上閃現一絲滿意的神色,旋即卻又似浸透了萬千愁緒。

他麵容清臒,兩鬢微霜,而立之年卻似飽經了千年的滄桑,軒昂的氣度裏是百轉柔腸。夕日餘暉裏的淒涼與悲傷,仿佛都皺在了眉宇間。

他苦笑:“生亦何歡,死亦何悲,塵世浮華,又與我何幹?不如縱身一躍,粉碎我這顆滿是惆悵的心,那倒可往生極樂。”

“十年前一別,何曾想,那會是永別。彼此約好再會,何曾想,重逢時竟是對著你的墳。”

“玲兒,我必要下了黃泉,向你問個明白,為何違背當初諾言。”

他前行幾步,臨淵而立,決意了結此生。正欲起躍,卻似募地想起了什麼,猛然轉身,對著一麵石壁。

寶劍出鞘隻在刹那間,揮向那石壁,靈動得如同光在閃爍,哪似他沉重而灰冷的心?”

一陣火花閃濺之後,石壁上赫然兩行字:“春秋十回,天涯萬裏,芳華既萎,唯清淚揮,言生何以,絕命於斯!”其後落款:“李墨竹”,遒勁有力。

劍尖觸底,他輕歎一聲:“想我李墨竹一身絕藝,卻有何用,到頭來還是為命運捉弄。”言罷,憤而舉臂,長劍甩出,倏然穿石,轉瞬即沒,隻在石壁上留下一道三寸來寬的口子。

複轉身,忽聞喧嚷之聲由石壁後方傳來。聞之,盡是喊打喊殺之聲。墨竹心痛之至,已然麻木,本不欲理會。未幾,卻聞得一聲淒厲的慘叫。此猶鳴鍾點醒,墨竹本就是俠義心腸,聞此,便足頂石壁,躍上岩頂,一切盡收眼底。但見山道之上,刀光劍影,搏命廝殺,幾十號人,亂作一團,血光映眼,慘叫連連。

看情勢,必是哪戶富貴人家,途經此地,遭遇強盜。兩輛華麗的大馬車停在了道中。幾個家丁模樣的男子正與黑衣強盜殊死相搏。

忽見一小婦人懷抱嬰孩,踉蹌奔走,躲避黑衣強盜之砍殺。然而,身上卻已是傷痕累累。隻是盡力護著自己的孩子。

見此情景,墨竹於心不忍,遂施輕功,飛奔而下,迅疾如風,其勢如鷹撲。一瞬之間便及婦人身旁,幾個周旋,但見人群之中一黑影飄忽閃爍,未及分辨,墨竹已複立於小婦人身前,而黑衣人已盡皆倒地。

此刻,小婦人已是唇白麵慘,殘喘之際,雙臂一鬆軟,嬰兒竟欲從其手中滑落,墨竹立即近身,接過嬰兒。隨即,小婦人已癱在了地上,視其眼神,似有話要說,但氣若遊絲,墨竹附耳傾聽。隻聽得那婦人言道:“懇……懇求恩公……撫養我孩兒,感……感激……”言未盡,已氣絕。

環顧周遭,這戶人家一家上下,盡皆喪命。墨竹隻覺都怨自己遲來一步,心中懊悔難當。

左右巡尋,忽見一口木箱,約二尺來長,其上雕一個“楊”字。墨竹上前,掀開箱蓋,但見幾件瓷器,瓷器之下壓幾匹綢緞,並無甚珍貴之處。再細翻之,見幾副卷軸,一一展開,盡是畫作。一幅曰:“蘇堤春曉”;一幅曰:“雷峰夕照”;一幅曰:“三潭印月”。皆為西湖景致。落款又均見“楊文妙”三字。

墨竹心道:“想必此家乃杭州楊氏,但不知何以舉家遷至於此,又途徑這般荒山野嶺,遭此不測。”念及於此,又不禁神色黯然。

所幸嬰兒並無大礙,隻是受了驚嚇,啼哭不止。墨竹細細審視之,倒是個極漂亮的孩子,約一兩個月大。墨竹心道:“待其成人,也必是個英俊的公子,隻是莫要像我這般為情所困才好啊。”

墨竹更加細致地端詳起來,忽地被什麼所吸引似的,目光異常專注,若有所思。隻因他看到嬰孩胸前的一枚玉墜子,形如葫蘆,乍看並不見得有何特殊之處,然細細視之,其上紋絡卻似有萬般玄妙,猶如一本曠世秘笈,深不可測。

之後,墨竹尋得一處地方,將楊氏一家上下亡者盡皆安葬。便抱了嬰兒順山道而下,朝西北方向去了,其時,山林之間已是夜幕深深。

次日清晨,墨竹行至一戶人家。此家雖仍處郊野,卻是距離縣城也不甚遠了。

屋子不大,卻頗顯雅致,全由竹子構建。屋前花草鮮妍,晨露凝香,四周鳥鳴清悅,從那宛如輕紗薄霧般的晨霧裏傳來,真可謂是鳥語花香的“桃源之地”了。

屋子竹門虛掩,門上懸著一個酒葫蘆。舉目時,正見幾縷炊煙嫋然而升,更映襯得此處仙境般的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