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楚之地,位於龍水之南,土地肥沃,民生豐腴。多良田沃丘,不似西北之地俱山巒疊嶂。不過,這也隻是大致上的話兒,所謂萬事無絕對,就在這本應該沃野千裏的地界上,卻偏偏有著幾處溝壑陡生的地方,洛秋山就是其中之一。
洛秋山,山高千仞,雖然和北地那些縱橫千裏的山脈相比顯得有些小家子氣,不過在江楚來說,卻也算是首屈一指的高山了。
而洛秋山最獨特的地方,還在於它享譽天下的奇景——那圍繞著半山腰的雲海。這雲海終年不散,將洛秋山的十三座山峰遮擋得嚴嚴實實。
即使是陽光燦爛的大晴天,其他地方一絲兒煙雲也無,雲海也不會消散一星半點,時日一長,各種傳言也就紛至而來。
有人說,這山上的煙雲乃是瘴氣,隻要有人越過了這山腰,必死無疑;又有人說,這洛秋山上,住著神仙,為了不讓凡人窺見真貌,所以布下了這雲海迷陣;更有人說,這根本就是妖孽之地,這雲海就是妖孽所化,擇人而噬……
以上種種,不一而足,不過,似乎是為了驗證這種種的說法,凡是曾經想要越過那雲海想要攀上洛秋山頂峰的人,居然真的就那麼一去無回,再無音訊了。
開始還有人為了找回那些失蹤親人的屍骸冒險上山,但是連他們也一去無回以後,再敢以身犯險的人就越來越少……最終,洛秋山的山腰之上就成了真正的禁區,山下村落的人們往往談山色變,不寒而栗。
山腰之下,山花紛繁,百獸滋長,成了獵戶山農的聚寶盆,而山腰之上,則神秘莫測,無人敢越雷池半步……
***八月的天,總是異常悶熱,才過雞鳴時分,日頭就已經發散出陣陣熱浪,熏得早起的農人有些頭暈目眩。
洛秋山下有一小村,名喚“北往”,有南來北往之意。隻因為這個小村是通往北地的必經之路。村中隻有一家小客棧,此刻,客棧的掌櫃正站在自家客棧門口,苦口婆心地勸著一位書生。
“承公子,不是我貪圖那兩個小錢,故意讓你在我這破落的小店多住幾日,實在是這洛秋山過不得!”
他的身前是一位年輕的書生,身著粗布長衫,頭頂一襲書生巾,身材修長,樣貌卻黝黑而普通。
“趙掌櫃,小生此行是去京城趕考的,誤不得考期,豈能因為山路難行就畏縮呢?”
趙掌櫃不依不饒的拉著承書生的袖子道:“承公子,你不是此地人,自然不知道這洛秋山的凶險,聽小老兒一句話,再等上一兩天,合著過往的商旅繞過洛秋山北上京城,自然不會有什麼凶險,小老兒自然不會攔你。”
承公子皺眉道:“趙掌櫃如此說,莫非這洛秋山上有劫道的強人不成?”
趙掌櫃連忙搖頭道:“如果是些落草打劫的強人也就罷了。”
“哦?不是強人?難道是傷人的猛獸?”
“承公子啊,洛秋山上一沒有強盜,二沒有猛獸,隻是那終年不散的半腰雲海,卻比那強人猛獸厲害上千倍萬倍啊!”
承公子臉色一變,問道:“趙掌櫃,這又是為何?”
趙掌櫃一年之中,這些話也不知道要說上幾百遍,當下就把洛秋山那些傳說軼事無一缺漏地說了個遍。
按照以往的慣例,隻要趙掌櫃把這些話說完,聽者無不臉色巨變,更有甚者會嚇得瑟瑟發抖,可麵前的這位貌不驚人的承公子卻偏偏是個異類,不光沒有被嚇到,反而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趙掌櫃,你當承某是三歲幼童嗎?這等荒誕不經的事體,怎麼可能發生。我一飽學之士,自小就熟讀聖賢之言,聖賢曰:君子不語怪力亂神之事,這世上又哪來的神仙鬼怪?當真是荒唐。”
“你……”趙掌櫃被承公子反譏得啞口無言,連連搖頭道:“你這書生真是迂腐得緊,枉了我一番好意。”
承姓公子昂首道:“我承奕天堂堂解元,聖賢門生,這山上既無強人,我又怕什麼?那鬼怪傷人之事,隻怕是爾等胡謅之語,如果真有鬼怪,那你讓他們現在就來找我承某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