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夜市是繁華的,一到12點以後,路上的那男男女女成一對一對的,在忙著昨天未完的事情。可是在這片繁華的深夜裏,在一間亂七八糟的小房間裏,一個頭染黃色、大約23歲左右的青年對這周圍的一切充耳未聞,兩眼看著眼前的一台老得不能再老的電腦,電腦正在播大唐雙龍傳的結局。從電腦麵前的青年的臉色上看,兩眼模糊想沒睡飽,麵色花黃花白像吸了毒,隻要是上網的高手,就知道眼前的青年肯定是通宵了幾夜了。
“靠,什麼爛結局呀,導演、主編、原著我詛咒你們,寇仲的女主角跟徐子陵的女主角沒得比呀,我靠。我要是寇仲,我一定要改變結局,一定要把徐子陵的女主角搶過來,亂費我的時間,靠,睡覺去。”青年說完就用手去拔插座,誰知腳一滑,把座上的水打反了,一陣電光火花過後,青年直接被電的外焦裏嫩。
第二天早間新聞頭一條新聞報道:“我市一青年在家中上網通宵,被電電死在家中,青年名叫{張峰}、父母雙亡。。。。。。。”
。。。。。。。。。。。。。。。。。。。。。。。。。。。。。。。。。。。。。。。。。。。。。。。。。
揚州城東一個雜草蔓生的廢棄莊園中,大部分建築物早因年久失修,風侵雨蝕、蟻蛀蟲齧下而頹敗傾塌,唯隻有一間小石屋孤零零瑟縮一角,穿了洞的瓦頂被木板封著,勉強可作棲身之作。
在屋內的暗黑裏,發出一聲呻呤,接著是身體轉動的摩擦的響聲。
一把乃帶有童音的聲音響起,低喚道:"小陵!小陵!還痛嗎?"
再一聲呻呤後,另一把少年的聲音應道:"他娘的言老大,拳拳都是要命的,唉!
下趟若有正貨,千萬不要再去算死草那處換錢了,既刻薄又壓價,還要告訴言老大那狗賊,想藏起半個子都要吃盡拳打腳踢的苦頭。"
說話的是住宿在這破屋的兩名小混混,他們的父母家人均在戰亂逃難中被盜賊殺了,變成無父無母的孤兒。
兩名小子湊巧碰在一起,意氣相投,就此相依為命,情逾兄弟。
年紀較大的寇仲今年十七歲,小的一個叫徐子陵,剛滿十六歲。不過現在的寇仲已經不是原來的寇仲了,他就是被電電死的現代青年張峰,當時張峰被電死,靈魂來到了大唐雙龍轉,並附身在逃命中的寇仲的身上,按著劇情的發展走過來,找到了大唐雙龍傳中的第二主角,在按照劇情的發展,就有了現在的一幕。
黑暗中張峰在地席上爬了起來,到了徐子陵旁,安慰地道:"隻要沒給他打得手足殘廢就成了,任他言老大其奸似鬼,也要喝我們,嘿!喝我們揚州雙龍的吸腳水,隻要我們再抓多兩把銀子,就可夠盤川去棄暗投明,參與義軍了。"
徐子陵頹然躺在地上,撫著仍火燒般痛楚的下顎,問道:"究竟還差多少呢?我真不想再見到言老賊的那副奸樣了。"
張峰有點尷尬地道:"嘿!還差二兩半共二十五個銖錢才行。"
徐子陵愕然坐了起來,失聲道:"你不是說過還差兩半嗎?為何突然變成二兩半?"
張峰唉聲歎氣道:"其實這銀兩欠多少還不算重要,最要命的是那彭孝不爭氣,隻兩三下就被官兵收拾了。"
接著又興奮起來,攬緊徐子陵的肩頭道:"不用擔心,我昨晚到春風樓偷東西吃時,聽到人說現在勢力最大的是李子通,他手下猛將如雲,其中的白信和秦超文均是武林中的頂尖高手,最近又收服了由左孝友率領的另一支起義軍,聲勢更盛。"
徐子陵懷疑地道:"你以前不是說最厲害的是彭孝才,接著便輪到那曾突襲楊廣軍隊的楊公卿嗎?為何突然又鑽了個李子通出來。其它你說過的還有什麼李弘芝、胡劉苗、王德仁等等,他們又算什麼腳色呢?"
張峰顯然答不了他的問題,支支吾吾一番後,賠笑道:"一世人兩兄弟,你不信我信誰?我怎會指一條黑路你走呢,以我的眼光,定可揀得最有前途的起義軍,異日得了天下,憑我哥兒倆的德望才幹,我寇仲至小的都可當個丞相,而你則定是大將軍。"
徐子陵慘笑道;"隻是個言老大,就打得我們爬不起來,何來德能才幹當大將軍呢?"
張峰奮然道:"所以我才每天迫你去偷聽白老夫子講學教書,又到石龍的習武場旁的大樹下偷看和偷學功夫。德望才幹都是培養出來的,我們定會出人頭地,至少要回揚州當個州官,那時言老大就有難了。"
徐子陵眉頭大皺道:"我現在傷得那麼厲害,白老夫子那使人悶出鳥蛋來的早課明天可否勉了?"
張峰咕噤兩聲後,讓步道;"明天就放你一馬,但晨早那一餐卻得你去張羅,我想吃貞嫂那對秀手弄出來的菜包子呢。"
徐子陵呻呤了一聲,躺回地席上去。
張峰躺在一旁想著原著的劇情,嘴裏小聲嘀咕道:“現在石龍應該出場了吧!現在應該在上演一場好戲吧!宇文化。。。。嘿嘿。。。。。。。。”
。。。。。。。。。。。。。。。。。。。。。。。。。。。。。。。。。。。。。。。。。。。。。。
由於天下不靖,賊盜四起,人人自危,首先興旺前來就是城內的十多間武館和道場。
若論規模威望,則首推由揚州第一高手推山手石龍親自創辦的石龍武場。
近十年來,石龍已罕有到場館治事,一切業務全交由弟子打理,但因武場掛的是他的名字,所以遠近慕名而來者,仍是絡繹於途。
石龍的內外功均臻達第一流高手的境界,否則如何能數十年來盛名不衰。
此人天性好道,獨身不娶,一個人居住於城郊一所小莊院裏,足不出戶,由徒弟定期遣人送來所需生活用品,終日埋首研玩道家秘不可測的寶典《長生訣》。
據曆代口口相傳,此書來自上古黃帝之師廣成子,以甲骨文寫成,深奧難解,先賢中曾閱此書者,雖不乏智能通天之輩,但從沒有人能融會貫通,破譯全書。全書共七千四百種字形,但隻有三千多個字形算是被破譯了出來。
書內還密密麻麻的布滿了曾看過此書者的注譯,但往往比原文更使人模不著頭腦。
猶幸書內有七副人形圖,姿態無一相向,並以各項各樣的符號例如紅點,箭頭等指引,似在述說某種修煉的法門,但不諳其意者不練猶可,若勉強依其中某種符號催動內氣,立時氣血翻騰,隨著更會走火入魔,危險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