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待業青年(1 / 2)

浩瀚天空和一望無際的大海之間一艘輪船在疾馳的航行著,仿佛一把利劍在把藍色的大海辟出一道長長白色疤痕。一陣海風吹過,不僅吹亂了發絲,也打來了一股巨浪。輪船的一層前甲板傳來一陣的尖叫聲。聲音中帶著一絲恐懼,但更多的是興奮。

依靠在二層甲板護欄上的青年,無語的看著與海浪戲耍的同齡人。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幼稚與無聊。一方麵作為從海邊出生的孩子,早就對大海失去了興趣與好奇,另一方便此時他的心情是悲痛的。隨即,青年用雙手托著臉,愁眉緊皺的望向了天海的交際支出。也許那裏可以容下自己的悲憤痛苦的心情。

失業,雖然作為一位應屆大學生在這個畢業即失業的時代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可是趙康怎麼也不能釋懷自己的遭遇,幾經周折,作為一個三無的應屆大學生,無技能、無經驗、無資質的新人終於把老板忽悠住了,成功入職。可是剛幹了三個月,正當趙康興奮著向領導申請職位轉正的美好訴求中時,一條悲劇的消息迎頭撞來。公司因市場份額下降,以無力繼續經營,於是員工被老板解散了。而趙康隨之失業,經過一個月的四處奔波麵試無果並且受盡了各種無情的嘲諷和秀技能後,趙康對畢業後投入社會,建設美好祖國的滿腔熱情被社會生存的無奈與冷酷壓榨的一點不剩。此時,正好收到父親的來電。趙康準備回家一趟,放鬆一下自己受傷的心靈。

“年輕人怎麼了,是不是丟東西了,怎麼看起來愁眉苦臉的啊!”

趙康回過神對著旁邊一位中年大叔笑著說道:“謝謝!沒事,想起了一些事情!您是去SY旅遊嗎!這個時候正是到南海旅遊的高峰期遊?”對於陌生人的搭訕,趙康願意相信,每一個關懷你的路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對於社會上人與人的隔閡與冷酷,道德底線的無限下降,趙康認為這是少數人的,畢竟林子大什麼鳥都有的。

兩三天的海上航行似乎把這位大叔給憋壞了,看到一位願意暢談的年輕人,這位大叔打開了話匣子。在物質追求被滿足的情況下,很多人開始追求精神層麵的上的滿足。這位大叔就是其中之一,談了一筆大生意於是決定帶著妻兒出來放鬆一下,隻不過是由於對大海的向往,選擇了做客輪前往SY,除了第一天的亢奮,接下來隻剩無聊了。

實際在這艘萬噸的客輪上,大多數都是去HN旅遊觀光的北方內陸人,因為,如果不是為了體驗一下大海中航行了樂趣。就算選擇火車也隻需要一天半的時間,如果選擇飛機那就更快。旅遊就是一個過程,享受其中發生的點點滴滴。

趙康的家在離三亞十幾公離的一個濱海小村落,以漁業為生,之前的近海打漁,現在的遠洋漁業。不過最多也就到達中國南海邊疆的邊緣。漁船的噸位太小經不起風浪,如果不是近海資源的逐漸枯竭,他們也不會跑到那裏。

不平靜的邊疆,那裏充滿著意外。在與南海諸國發生領海糾紛的海域,經常會遭到他國武裝船隻的扣押,要付出高額的贖金人和船才會被放回國內。

男人之間,無論老少都有一個相同的愛好,議論國家大事。談到近期又有漁船被菲傭國家扣押,兩者都是義憤填膺,恨不得一支導彈把菲傭的島國給沉沒。

是啊!祖國的海疆太大也太遠,隻靠軍事力量根本不行。何況軍艦是用來進行戰爭,也不能把所有的軍艦都派去巡邏吧。另外,軍艦的每次出動無論是油料補給還是維修保養,代價都是不菲。估計,現在也隻有美帝能玩得起這項運動。

“如果,政府能像西沙一樣,在南沙群島也建立起基礎的政權,估計以後情況會好一點。但是南沙現在好多島礁還被菲傭等國家占據,何況那裏的島礁太少也不適合人居住。”趙康對南海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這幾年國家也在加強南海的邊防建設,現在國家更是打出要在南海打造中國馬爾代夫。通過民間的資本拉動南海的經濟建設,從而達到建設邊防工程的目的。等我再積蓄幾年,也出國買個島玩玩,再不濟在近海租個島。”大叔滿臉憧憬的說道。

嘀嘀嘀,汽笛聲間接響起。船已經靠上碼頭,停好。聽到廣播,趙康才從客輪的房間出來,此時走廊隻有少數的幾個人拉著行李走向一層甲板。大多數遊客已經在甲板的上排隊下船了。不想和遊客們擠著排隊,所以趙康選擇了晚出去一會兒。